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习近平扶贫攻坚论述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主义贫困和反贫困经典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其深深根植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习近平扶贫攻坚论述以"精准扶贫"作为基本方略,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内源扶贫与外部扶贫相结合,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坚持国内扶贫与国际减贫相结合。习近平扶贫攻坚论述为新时代我国扶贫和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扶贫攻坚论述有利于促进新时代我国主要社会矛盾的解决,有利于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习近平扶贫攻坚论述蕴含着丰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际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
对贫困内涵的认识目前已经由传统的收入低下的一维视角扩展到基于可行能力不足的多维度和缺失维度视角。相应地,在对贫困的成因和减贫措施的研究上面,也经历了从人口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最后到权利和可行能力的视角的转换。基于对现有的关于贫困方面的基本理论的提炼和梳理,本文得出了现有理论对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西藏农牧民贫困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一方面农牧民贫困是由于农牧业增长受到制约,非正式约束不适应市场化要求,人力资本低下,不能有效流转;另一方面,政府扶贫效率不高,各参与集团存在利益冲突,贫困人口处于弱势无权地位。据此,开展农牧区扶贫工作必须将重点放在提高人力资本、建立符合实际的扶贫裁体以及建立激励机制协调各参与主体的利益,来加快西藏农牧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4.
产业扶贫是行之有效的反贫困扶贫模式。本文从产业扶贫的运行机制、成功模式、效果评价、问题化解和比较研究等方面对产业扶贫的研究进行分析,指出产业扶贫与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其它扶贫模式相互配合,减贫效果非常显著;提出应当创新扶贫模式,构建主要由产业风险识别与防控、产业扶贫具体实施和问题反馈与纠正组成的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实现扶贫开发由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促进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和不返贫。 相似文献
5.
吉正芬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9):190-195
十三五是中国实现阶段性战略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扶贫攻坚,带动贫穷地区和贫困人口共同迈进小康社会,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凉山州是四川省脱贫攻坚任务最为艰巨的地区,也是整个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为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十三五期间,凉山州要实现全面脱贫,必须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致贫原因制订扶贫攻坚的战略和原则,全面解决好扶贫脱贫这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而凉山州脱贫攻坚战略的选择和实施,也将对其他地区的长期扶贫和防范返贫现象出现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5,(4)
武陵山片区涉及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的11个地(市、州)、71个县(区、市),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为积累以跨省片区为单元组织大规模扶贫攻坚的经验,党中央决定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并决定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为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试点工作的联系单位,为全国其他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对遵义市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完成情况的调研,梳理目前已采取的扶贫措施和存在的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旨在探讨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区脱贫致富,加快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雷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11
自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也形成了习近平扶贫攻坚战略思想。在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十八大以来有关扶贫攻坚系列讲话,特别是在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的基础上,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扶贫实践,对习近平扶贫攻坚战略思想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总结。认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扶贫攻坚战略思想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五个基本点。一个核心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下的精准扶贫,五个基本点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相似文献
8.
肖湘愚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3):40-45
湖南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坚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此战略研究可分为两个层次:在宏观总体战略上,首先应有“三位一体”的战略意识,其次应放在“四化两型”和“四个湖南”建设视域下实施,第三应坚持协同发展;具体实践战略上,应落实在五个方面,即空间结构优化发展战略、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发展战略、人才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战略以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战略。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我国,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往往是共生的。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在连片特困地区,因而,片区扶贫攻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连片特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从优化空间格局、调整产业结构、改进生产方式、完善生活方式等四个方面论述了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战略选择,为该地区推进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艾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50-53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内蒙古地区的反贫困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目前依然存在贫困人口分布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等问题。与以往相比,内蒙古地区的贫困问题呈现出贫困人口分布的“民族性”、贫困成因的“文化性”、东西部地区贫困要素的“差异性”等特点。在当前“扶贫攻坚”时代背景下,合理架构内蒙古地区扶贫增收政策体系、科学设计脱贫应对措施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向梅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6):149-152
以诗咏物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李清照的咏物词,在咏物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为咏物词走向成熟和高度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具体来说,李清照咏物词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移情于物,以物寓人,借物托情;用典自然无痕,雅中显清;铺叙咏物,不即不离;结句住而未住,尽而不尽。 相似文献
12.
闵冬梅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10,(6):77-79
藏族果卓这种民间歌舞形式已有千年历史。甘肃省舟曲藏族果卓,以其独具特色的原生形态被完整地继承、保留下来,它独有的魅力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引起了专业艺术创作者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王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4):221-224
文章从互联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基于互联网络的教学成果的研究,基于互联网络的教学成果管理和推广几个方面,对"基于互联网络的教学成果"研究提出了一些基本建议和看法,旨在引起人们更加重视,思考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西藏黄教四大寺建筑历史的追溯,探讨了寺庙布局发展的历程,总结分析了每座寺庙的布局特征:甘丹寺沿山坳呈扇形的发散模式;哲蚌寺建筑群以高等级建筑为中心,形成了由内向外的发展趋势;色拉寺以道路为中轴,新旧区域划分明确;连续七座的金顶建筑构成了扎什伦布寺的序列中心。在相同的历史背景和宗教背景下,四大寺的建筑布局有一定的共性,以一种类似细胞组织自然发展的方式向外扩张;同时,由于每座寺庙所处的地理条件的差异,建筑布局又各有不同,但总的来看,都是因地制宜,顺应环境,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5.
袁新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2):11-15,24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主要路径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科学发展轨道上推进跨越式发展;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和反分裂工作为重点,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推动西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以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载体,构建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学成果简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安邦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1,20(4):72-74
优秀教学成果的不断涌现是高校实施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举措的标志,也为建立科学评价和奖励制度提供了可靠的保证。高校教师在实践中正确理解教学成果的含义,探讨创造优秀教学成果的措施办法,为创造优秀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准备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王爱成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9-12
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 ,一代伟人邓小平以其杰出贡献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在邓小平的直接领导下 ,中国社会实现了由乱到治的历史性转折 ,开辟出了一条实现国富民强的通衢大路。同时 ,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设计师 ,其人格魅力又感召后人投身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 相似文献
18.
姚晓菲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1):125-128
琅邪王氏的核心人物王俭,是宋齐学术文化中值得特别关注和研究的人物,他在当时学术文化的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不但推动了齐初儒学的复兴和发展,而且影响远播北朝,具有一代“儒宗”之称。他还首开私人编撰书目的先例,在目录学和谱牒学方面也成绩卓著。同时,他还是齐初文坛的领袖,集齐初文学之大成。 相似文献
19.
刘洋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4-57,53
苏轼是一代文宗,才华横溢,对各种文学技巧运用纯熟.比喻是苏轼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本文认为,苏轼作品中的比喻手法有三大特点:擅长以人喻物;善用博喻;比喻中蕴含哲理. 相似文献
20.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18-120
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和当前教育政绩观的异化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认识教育本质,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克服地方政府和学校各自为政的局面,才能做到有教无类,实现全社会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