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孟子的人格自由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格的独立性是孟子"人格自由论"的立论前提,这也是孟子以及有骨气的知识分子与无道的统治者尖锐对立的必然结果。"诚"既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体实在,又是人道与天道彼此摩荡的本体基础。因此,"诚身"、"明善"既是形而下的工夫也是宗教性的提升,由此而与天相接,焕发出了人性中美、大、圣、神的创造性。《孟子》的"知言养气章"由以言养勇、以气养勇、以志养勇三个阶梯构成,在比较中显发"浩然之气"的主体人格。三者彼此激发,富有内在的张力。  相似文献   

2.
人格的独立性是孟子“人格自由论”的立论前提,这也是孟子以及有骨气的知识分子与无道的统治者尖锐对立的必然结果。“诚”既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体实在,又是人道与天道彼此摩荡的本体基础。因此,“诚身”、“明善”既是形而下的工夫也是宗教性的提升,由此而与天相接,焕发出了人性中美、大、圣、神的创造性。《孟子》的“知言养气章”由以言养勇、以气养勇、以志养勇三个阶梯构成,在比较中显发“浩然之气”的主体人格。三者彼此激发,富有内在的张力。  相似文献   

3.
孟子的“性善论”与人格修养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的人性论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 ,认为人性本善但同时又离不开人自身的修养以保持和发展这种天生的善。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孟子修养学人性论或人性论的修养学及其修养美学。孟子的这种修养美学表现在人格完善论、养气修性论、充实为美论、政治修养善论和文艺批评论等方面 ,并对中国古代美学理论和文艺理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孟子美学中最突出倡导的是一种强大和独立自主的主体人格美思想,他提出"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人皆可以为尧舜","万物皆备于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等一系列独立自主的高扬主体人格和自主精神的话语,表现出强烈的主体人格意识、人性色彩和人格自主的悦乐感,创造了传统文化史、伦理人格史和美学史上的一个个奇迹,对后世塑造中国人崇高的文化心灵、强大的主体人格精神和阳刚型的审美个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物欲洪流、道德价值沦丧、主体人格精神失落、大众文化泛滥以及审美低俗恶搞的文化语境下,重提这一话题,也许对这一切不无疗救和补偏作用。  相似文献   

5.
孟子的人格特征主要体现在:自尊无畏的文人骨气;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反求诸己的坦荡胸怀;光明磊落的求仕原则。孟子人格特征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价值理念;舍生取义、义以为上的价值追求;性善良贵、坚持为"道"的价值标准;修身养性、自强不息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6.
孟子的学说作为儒家思想中的一部分 ,其人生哲学对当时和后世都有重大影响。孟子从性善论这一理论前提出发提出了理想人格和人生价值的学说 ,对民族心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也有消极的影响。对这份历史遗产进行评估 ,对我们建构一种新的人生哲学具有深远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孟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文章从理论基础、教育的目的与作用、教学方法论三个方面对孟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而人格思想教育尤为重要。孟子关于性善论、舍生取义、与人为善等思想,深刻影响了千百年来的中华民族,其思想对当今大学生人格道德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孟子的性善论。认为孟子的“性善”之“性”,是指人之为人的特性──人内在具有的能动主体性;孟子性善论具有内在连续的两个层面:向善表明人的本体自觉,为善表明人的工夫自觉;孟子性善论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解析其理想人格理论的基础,重点分析其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1.
曾巩是宋代道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北宋孟子升格的思想运动中,受欧阳修等人影响,推尊孟子,借鉴孟子排斥杨墨之学的方法,提出"放而绝之"的辟佛思想。从孟子"浩然之气"的心性修养入手,以"豪杰"作为其人格精神的基本模式,升华了北宋前期道学人格的建构,又从孟子"求放心"的为学宗旨出发,对宋代学者的为学方法和宗旨进行了反思,形成了简易自得,博学尽精微的治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虽然<孟子>蕴含着许多现代意义上的宪政法治思想萌芽,但是受历史条件限制,<孟子>中不可能产生成熟的、完整的宪法思想体系,但是其中毕竟产生了价值极高的宪法思想萌芽,即: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并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关于政权更替的思想;权力制约思想和宪法基本精神.这些宪法思想萌芽是中华思想文明的重要的有机的部分,是中华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积极有利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探索有中国特色宪政制度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3.
孔子开创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并开启了儒家美学中的生命诗性乐境论,即个体生命完满实现“仁”时所生成的诗性境界。孟子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他继承孔子的生命诗性乐境理论,从“善、信、美、大、圣、神”六个层面,层层递进地进行论述和深化,从而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人格理论是历代思想家关怀人生、追求理想、完善成人之道的理想结晶.孟子以大丈夫为培养目标,以居仁由义为核心内容,以性善论为基石,创设了理想的人格理论.为了成就理想人格,孟子提出了从心内求、持志养气、意志磨砺、反求诸己等一系列的实现途径.认识和把握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对当代的人格教育和人格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韦伯在对宗教社会学的研究中,探讨了非西方宗教当中所隐含的失范思想。韦伯在对东方印度教的阐述中,将失范视为终极道德标准的总体缺失,并强调了失范在跨文化背景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失范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建构了一种失范的理想类型。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中既强调了某些非西方宗教教义里失范的可能性,同时也通过东西方宗教的比较,阐明了西方失范概念的特性,即西方社会规范和文化价值的总体缺失的困难性。韦伯的失范思想是对当代失范理论范畴的拓展,打开了我们理解失范的广阔视野。  相似文献   

16.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邓小平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建党理论的基础上,对党内民主建设作过一系列重要的论述,形成了丰富的党内民主建设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孔子在其官德思想中,把士德、吏德、君德看作统一整体,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官德的主体。其基本官德思想是:为官以"仁"、为官以"忠"、为官以"德"、为官以"礼"、为官以民、为官以"克己修身"。这是我国古代"德治"的基本精神,深远地影响了古代政治伦理及传统文化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对我国当前"反腐倡廉"、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孟子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就是其"心性论"。孟子的教育理想、教育内容、教育作用、教育方法以及其他教育观点都是以"心性论"为哲学基础。孟子之"心"可视之为正、正是、正心、正道。孟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求其放心和复其本性。这可称之为"正是"。孟子的教育过程也是一个"正是"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