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极,作文教学始终是老师和学生的牵挂,学生视作文为畏途,老师也视作文教学为鸡肋,双方虽付出了相当精力,但收效甚微。纵观目前的作文教学,老师不可谓费时不多,备课、指导、批改等几乎占据了语文教学过程的半壁,但有效产出不可谓已很高。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为作文教学走出“山重水复”之困境,步入“柳暗花明”之胜境指引了方向。近年来,我向着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目标,边学习,学借鉴,边摸索,渐渐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尽管这条路还歪歪扭扭,甚至可能走不到成功的尽头,但我感觉蛮好:我的学生不再怕作文,而我批阅作文也变成了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寻芳”“拾贝”的惬意!  相似文献   

3.
4.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如今学生之所以大都厌写作文,究其根本就是对作文缺乏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发挥老师的作用,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亟待解决的问题。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需要过程的,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也需要经过阶段性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者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写作兴趣是引起写作动机和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主要心理因素。如何激发写作兴趣?笔者作了浅显的尝试,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面临着效果差、效率低的困境。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不难发现语文教学中“望文兴叹”的状况:学生搜肠刮肚却只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教学效果确实如吕叔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究其原因,大概在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少,信息渠道不畅,校园生活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7.
8.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是通过教师讲授写作知识,剖析范文,引导鉴赏,然后命题、写作、批改、讲评等手段实现的。学生常常不得不冥思苦想,生编硬造,受尽煎熬;教师则要“负责”地一一批改,耗时费力。结果如何呢?大部分学生不过是草草溜一眼老师的评语就随手丢在一边儿。能根据老师的意见去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同学极少极少。于是,  相似文献   

9.
实践告诉我们:作文教学无捷径可走。空中楼阁的构想即使美妙,也是要像美丽的肥皂泡一样破灭的。一篇佳作的诞生,总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何谈“质”的飞跃?操之过急,则欲速不达。  相似文献   

10.
11.
新的“课程标准”给了语文教师教改的胆子、创新的路子、教学的金点子。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怎样使学生学会用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思想感情呢?作者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作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师:在童话、科幻作品的学习中,我们领略了种种奇思妙想,那一个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令人惊叹,令人遐思。我也初步感受到了同学们的想象水平是大有潜力的。现在,我准备了三道题,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自己的想象力(逐题问答):  相似文献   

13.
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这是中学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作文课一定要研究写作者本身,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言为心声”,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以下就“贴近学生心理特点”命题,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发表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4.
连续6年的“话题作文”形式.对“开放性”和“限制性”的调和做了有益的尝试,在高考命题的探索道路上有着必然的价值.并且也还有继续存在的相对合理性。但是,我们看到,6年下来,“话题”的宽泛性,也无可避免地带来了“宿构”“套作”“拼凑”等不好定评的尴尬;全都是文体不限,使中学生的文体观念越来越淡漠。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学生作文总体水平不是很高,其中有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思维连贯性不够,例如内容跳跃,先后颠倒,次序混乱等等。作文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而连贯性是思维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不可忽视培养学生的连贯性思维。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较为困难的一环,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只靠评分评语向学生提供反馈,学生往往只看看分数和评语了事。教者疲于应付批文、改字,花去了大量时间,结果大部分劳动付诸流水。“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改,即功夫同于虚掷。”(叶圣陶)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把教师从繁重的作文堆里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衡量语文综合能力的一把尺子,同时也是衡量人文积淀和创造能力的一把尺子。学习作文不仅是表达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人文素质的形成过程。教学生作文的同时也是教他们学做人。因此,作文教学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陶冶他们美好的心灵,塑造他们崇高的道德情操的重要使命。那么,作文教学如何以人为本,关注并探求人的发展呢?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缺乏创新素质的学生将被时代所淘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必须努力寻求语文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切入点。“作文在语文教师的工作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多年的应试作文,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被老师按应考模式牵着鼻子走,进行  相似文献   

19.
心理效应是指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由于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所产生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心理科学告诉我们,心理效应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提倡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新世纪的语文教师,面对机遇和挑战,真正了解并有意识地按照心理效应的启示来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作文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