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哈密察合台后王统治世系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密在明代西北地区的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这一时期哈密的历史 ,首先要理清其统治世系。但是已有的研究成果仍然存在缺憾。本文以《明实录》等史料为主要依据 ,确认把塔木儿和奄克孛剌在哈密的实际统治地位 ,并对哈密统治者的在位时间重新进行了订正、后王时期哈密的统治阶层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清朝在哈密维吾尔人中实行盟旗制度,建立哈密镶红回旗,主要是出于当时边情边势之需要及哈密社会状况的考虑.从此清廷获得稳定新疆的生力军,同时这种盟旗制度增强了当地人民的政治向心力和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3.
哈密回部在新疆诸回部中具有独特性,该部是最早归附清朝的回部,也是第一个实行扎萨克制和唯一一个首领晋封亲王爵的回部。由于清朝对哈密回部"以德待之",以及哈密回部首领对哈密历史的认知,终清之世,即便是同治朝新疆变乱之时,哈密回部首领始终忠于清朝。同时,哈密回部是清朝经略西北边疆的依托,在清朝历次西北边疆战事和管理新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因此,清朝君臣对哈密回部评价较高,并予以特殊对待。  相似文献   

4.
一哈密农民起义,爆发于辛亥革命时期。它是维吾尔族农民反抗哈密王沙木胡索特的一次革命运动。这次农民起义所以发生,完全是哈密王实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所激起的。哈密王开始受封在清康熙年间,传至沙木胡索特,已是第九世了。在平定准噶尔和平定阿古柏中,哈密王始终站在清政府一边。因为效忠有功,清政府不断对哈密王封官晋爵,以示表彰。最初晋封一等扎萨克塔尔汗,后封为哈密郡王、亲王等称号。当清政府取消新疆封建伯克世袭制时,因念哈密王的功勋,继续保留了哈密的封建王公制度,作为清政府对哈密王的“特殊优待”,使哈密王位的世袭,长达两个世纪之久。到清朝末年,沙木胡索特一  相似文献   

5.
哈密历代回王对清代新疆的政治与社会有着重要影响,有关史料和研究著述对哈密回王先祖成员和其来源等问题上认识不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表明,哈密回王额贝都拉的先祖四代成员分别为:伊萨米拉、巴齐、莫莫特雅尔、莫莫特沙依,他们从伊萨米拉以来就已世居哈密。  相似文献   

6.
6、关西八卫和裕固族的关系(一)关西八卫情况:自明朝洪武年始,明代统治者在嘉峪关与哈密之间的一带地方,先后设立了八个卫,即赤斤蒙古卫、安定卫、曲先卫、阿端卫、沙州卫、罕东卫、罕东左卫和哈密卫。就八卫的部族来说,哈密卫是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原来哈密王国的居民,由三种部族构成:“哈密国……回回、畏兀儿、哈刺灰三种番夷,同居一城,种类不贵。彼此顽抗”。(明《马文升兴复哈密国王记》)“其民三种杂居,而缠为土著”。(《新疆图志》卷二)  相似文献   

7.
新疆地区,古称西域。从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府以来,新疆成为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自此历代中原王朝皆在此置郡县,设都护,继续着对这一地区的管辖。明朝永乐年间设置的哈密卫也是历史上这种建置形式的重要环节,它是当时明王朝对今新疆地区管辖统治的鲜明标志。因此,研究明代设置哈密卫的原因、经过、作用及其意义,对于今天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无疑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地名是与民族居住史紧密相关的,地名的含义必须从民族语言中去寻求。新疆南部古地名疏勒、喀什、莎车、和田、库车、焉耆、温宿、哈密用现代维吾尔语无法解释其含义,因之,必须追溯到古代居住于该地的粟特、月氏、乌孙等部族语言与历史中去探求,方能得出合乎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今鄯善县和历史上的鄯善国具有截然不同的历史沿革。古鄯善国居民迁移过程中,大部分没有迁到今鄯善县,只有少部分迁到哈密境内。“辟展”一词源于塞语,汉文史料名称是塞语在回鹘语中音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明哈密、土鲁番速檀(王)世系补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哈密、土鲁番(今吐鲁番)的历史是同时期西域史中内容最丰富的重要部分。大凡触及到这段史实的人们,面对众多的王名、封号、年代,都渴望有一幅较为清晰的两地诸速檀世系表作为研究参考。但是,很遗憾,时至今日,除了冯家升等先生所著的《维吾尔族史料简编》一书中绘制的那幅哈密、土鲁番世系表外((以下简称《世系表》),再  相似文献   

11.
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坚持人民至上”作出深入而准确的理解,需要将其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域中进行哲学史性质的探讨。通过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百年开展,可以清楚看到人民至上观念的哲学内涵及逻辑结构:在历史观转换中发现人民创造历史的力量,在民主观变革中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在政党观上凸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在认识论上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由此表明,人民至上观念具有强烈的历史感、深厚的学理性和历史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明代在其统治前期曾经一度控制哈密地区,并设立哈密卫。在此期间,明朝政府先后共正式封立了11位哈密王,但却出现了“忠顺王”和“忠义王”两种封号,文章探讨了两王更替、并立之情况及原因。  相似文献   

13.
明代哈密的居民由回回、畏兀儿、哈剌灰三支构成。按明马文升《兴复哈密国王记》的记述:“哈密国……回回、畏兀儿、哈剌灰三种番夷,同居一城”。《明史·哈密卫》中也说:“其地种落杂居,一曰回回,一曰畏兀儿,一曰哈剌灰”。畏兀儿是指公元840年由漠北西迁至西域的回鹘,即现在的维吾尔族,哈剌灰是蒙古瓦剌人的后裔;而王室统治者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人民观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对人民群众的立场、地位、作用、评价标准的总体看法和具体态度.作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它的形成和发展是理论演进的内在需要和实践活动的深刻变动彼此印证和相互推动的必然结果.因此,要将其置放在不同的历史坐标上来把握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话语逻辑和演化规律;要在理论的不断生成和构建过程中彰显其鲜明品格和独特魅力;要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中获得历史启迪和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由于新疆统一战线的需要,六名中共党人受中共中央派遣到新疆哈密工 作。本文主要对其在哈密的抗战工作做一回顾并略加评析。  相似文献   

16.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如果说,在创造已往历史的活动中,人民群众还缺少某种程度的自觉,那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创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过程,就不能不是自觉的了.因此,在当前改革、开放、搞活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建设我国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生义现代化的斗争中,重视和发挥人民  相似文献   

17.
人民主体性既是一个哲学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来自于人民,又植根于人民.为人民服务、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是其人民主体思想的共同内核;邓小平不仅继承了毛泽东的人民主体思想,而且根据时代发展的趋势,创造和发展了使人民主体性得以实现的条件和形式,从而使人民主体性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刺绣是中国闻名世界的手工艺之一,除了传统的四大名绣,还有许多颇具特色的地方刺绣工艺也为人们所熟悉。2008年,新疆哈密维吾尔族刺绣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事刺绣的艺人主要是农村妇女。本文从哈密刺绣手艺人的视角出发,考察技艺、记忆与刺绣者的自我塑造之间的互动关系。刺绣艺人不仅在全球与地方、历史与现状的社会语境下塑造自我,同时也通过刺绣工艺过程进行自我塑形。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 ,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群众而不是历史人物。但现实生活中 ,许多人只不过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这势必影响对群众观点和路线的坚持。基于此通过对历史人物作用问题上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根本分歧、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因素、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等方面的分析 ,论述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以期使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能很好地坚持与贯彻 ,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单刀会”是我国伟大戏曲家关汉卿创作中具有强烈战斗精神的一个历史英雄剧。它是作者借历史上的人物和在当时人民群众中流传的故事,用来表示他对现实的态度,并藉以宣传他的理想和主张。作者不是随意牵引历史事件或人物来敷衍成篇,而是从民族和人民利益出发,通过历史人物或事件,从作品中提出问题暗示读者或观众。所以单刀会是有其总的思想意向的。换句话说,就是要借历史人物鼓励当时人民对黑暗统治势力进行英勇不屈的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