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柏青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5):75-77
孔子的"仁"即伦理学上的所谓道德理想。因为它不仅融合了孔子所提出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是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结晶,而且也是孔子所赞许和景仰的道德上的理想人格。孔子所提倡的道德理想,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公民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儒家而言,以德化民、礼乐教化乃是治国为政、引导人民崇德向善的理想治道,对这一理想治道的追寻和探求,体现了他们始终不渝的思想追求和政治情怀。礼乐教化的作用在于能很好地协调和节制人的情感与欲望,构建一种人道且文明的伦理生活方式,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化方式使人民逐渐养成美善之品性与行为,乃至在不知不觉间徙善远罪。当然,他们也并不完全拒绝和排斥这样一种可能性和必要性,即有时需要恰当地运用强制性的刑政手段和措施,来维持一种优良的治理秩序。 相似文献
3.
胡山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3)
理想世界即人们对最美好的生活的设想,是文学和宗教的一个永恒主题.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关于理想世界的设想不同,在古代西方是天堂和乐园,在中国是仙境和乐土.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摧毁了西方和中国人的理想世界,上帝死了,纵欲无度生活的结果是环境恶化,精神堕落,世界变成了荒原--痛苦中又开始重新呼唤神圣,呼唤重建精神家园.理想世界不是实在是虚在,它作为精神目标永远指引人类上升和前行.人类永远走在追求理想世界的路途上. 相似文献
4.
5.
许庆豫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理想是一个包容价值追求和真理,并具有典型实践性特征的范畴。从这样的角度理解理想,有利于深入有效地开展理想教育,有助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精神。 相似文献
6.
程云蕾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5,(4)
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学校的德育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压力,如何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成为许多德育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是从构建德育理想课堂的角度来探究如何提高德育教学效果的,其中着重分析了构建德育理想课堂的原则和途径,希望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社会既有很强的同质性,也有很强的异质性。不同生计方式的人群通过物与人的流动建立起相互离不开的关系,绿洲之间广泛存在的通道和以通道为依托的商旅活动为绿洲社会的整合提供了途径。通道连接着长城—天山走廊与河西走廊,既强化了塔里木盆地绿洲与祖国其他地区的关联,也孕育了绿洲社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心性。因此,要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引领绿洲社会的研究,而将“通道与走廊”作为观察和认识绿洲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8.
陈淑霞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31-33
通过挖掘儒家“智”、“仁”、“勇”思想的内涵,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其中的德育理念,继承儒家“三达德”的整体思想.重视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激发.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语词的意义:现实的和理想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燕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3):116-120
语词是语言的基本意义单位。语词的意义产生于人的心灵对不断经验的对象的抽象。在语词的意义中存在着两个意义的端点——理想的和现实的。在语词中,理想意义和现实意义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发生了意义性质的多样化:绝对意义、意向性意义和规定意义。语词中理想和现实的两端圈定了意义的范围,也形成了意义活动的空间,运动的意义表达着它的对象,但却不等同于它的对象。语词有着它自身的意义动力机制。语词在意义的运动中构成了语言。 相似文献
10.
吴智斌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3)
人活在世界上,各有各的生存方式与生存态度.三毛为自己的心选择了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并以文学作为载体.三毛作品折射出三毛对自由自在的生存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真挚持久的情感三者高度契合的理想世界的不朽追寻,而其中表现出的对于个体生命存在与个人生活方式的探索,乃至最终上升到人类普遍生存方式的探寻,正是其可贵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1.
早就听说寿玉滢是一位对公关很有想法的人,这次趁她出差北京之时,《国际公关》记者就直奔东直门东湖别墅的罗德中国公司北京办公室。 相似文献
12.
雅是一个复杂的审美范畴,它以“天人合一”为其哲学基础,有着超越的本质,并且这一超越是向着真与善的双方向超越,因此它集真善美于一身,为儒道两家所推崇。此外,它又迎合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命意味、外在形式的审美追求而成为中国历代文人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3.
沈争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18-119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书成为学生最好的朋友”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又一新天地。许多名人、作家也说:“多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多年的课外阅读指导实践让我尝到“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甜头,收到了课内课外双丰收的喜悦。我以“会读书,读好书”为宗旨, 相似文献
14.
唐丽丽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4):42-43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分三步走,必须经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小康社会才能到达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理论。小康战略的实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发展目标和现代化战略的阶段性目标,是社会主义理论所面临的全新课题。从社会转变和发展的意义上来说,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在中国从理想到现实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17.
梁克隆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22(4):115-119
庄子把道家“小国寡民”式的“至德之世”,当作自己的“理想社会”而加以追求,正是他“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的学说特质,也是他否定社会现实,崇尚自然,强调返归自然的自由精神所致。庄子的理想人物,虽有“神人”、“至人”、“圣人”、“真人”等的称谓,但其“得道者”的本质与境界都是相同的。尤其是对“道”的礼赞,对“大美”的幢憬、追求,对“畸人美德”的注重关切,都使庄子的理想世界与理想人物,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王芳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1)
《苏格兰人的书》由《落日之歌》、《云雾山谷》和《灰色的花岗岩》三本书组成.在整个三部曲和单独的每部小说中,其象征性的框架结构、标题和人物既体现了吉本对苏格兰民族地位的寻求,也体现出他对苏格兰未来解救方法的探索过程.他在三部曲的象征意义中表达了他强烈的民族主义及共产主义双重理想的追寻与寄托. 相似文献
19.
夏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1,(3):112-121
明清时期的几部长篇通俗小说反映出一系列重要的社会性别问题,无论作者是坚定捍卫男性中心主义制度的,还是对这一制度的态度有些摇摆不定,都可能从主观态度和客观反映两方面,表现出自己心中的理想女性。这些理想女性可以概括为四类,即"实用型""灵魂型""德情兼备型""缺憾美型"。这四类理想女性是宗法制出现以后逐渐形成的无职业、无知识、无意志、无人格的"四无"女性,通过小说作者的塑造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仇授书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9,29(2)
社会理想、个人理想、国家理想是大学生理想教育的主要范畴。大学生能否认同社会理想、能否树立科学的个人理想、能否自觉践行国家理想,直接关系大学生的道路选择、社会的未来和国家的发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大学生理想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强化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历史使命意识、爱国奋斗精神的教育,是提升思政课教学中理想教育实效性和增强大学生践行中国梦自觉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