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小凯、林毅夫关于后发优势与劣势之争,实质上是后发国的经济发展应该走技术模仿道路还是制度模仿道路之争。本文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对双方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提炼和分析评说,认为技术模仿与制度模仿是后发国后发优势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着重点有所不同,单纯的技术模仿论和制度漠仿论都是错误的和有害的。  相似文献   

2.
论制度模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对制度模仿与制度创新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从后发国制度差距、制度短缺、制度关联性、制度技术关联性、路径依赖等方面论证了制度模仿的必要性,从制度的普适性、制度溢出、社会科学的开放性、制度的可设计性等方面论证了制度模仿的可能性,并进而得出制度后发优势不仅存在,而且是后发国后来居上的必由之路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国家进行工业化时既面临着后发劣势,也面临着后发优势,克服后发劣势,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本文一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后发劣势,一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4.
论创新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静 《河北学刊》2003,23(2):39-42
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进步。创新求变、与时俱进已成为新时代中国亿万人民的伟大共识。创新虽与文化传统息息相关,但更大程度上是在制度环境和制度演进中得以实现。本文从分析制度何以促进创新的机理入手.对创新的制度安排主体、制度安排的设计原则以及制度安排的实施做了初步研究,探讨了如何通过制度安排促进创新。  相似文献   

5.
园区经济的制度安排旨在规范园区经济主体行为,诱导和保证园区经济按既定目标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园区创新能力,促进和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产业集聚化的制度构建。合理的制度安排对于园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研究制度安排的功能内容入手,深入研究了园区经济的产权制度安排、市场制度安排、投融资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利益矛盾和冲突不仅是社会转型期中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形成不受旧的制度约束的新的社会环境的重要前提。本文从社会利益结构分析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利益均衡性制度安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实现利益均衡的前提条件和实现路径,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论道德建设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让大众选择道德的方式追求利益 ,靠道德说教和制度安排的协作。由于目前大多不道德行为的出现都不是因为无知 ,证明是我们的制度安排不够有效。导致制度低效的原因是制度本身存在结构不完整、体制不合理、缺乏预见性等缺陷。要想有效制约损人利己行为 ,除了要修正既有制度缺陷 ,还得增设社会信用制度。社会信用制度能与各种禁止规则配套 ,有效制约损人利己行为。但对它的全面建构 ,必须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8.
制度创新是指设计的制度属前所未有或具有实质性进步,可实施,能产生有益的社会效果。制度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制度模仿和自主创新,成为制度上的后起之秀而形成的制度优势。苏联曾有制度后发优势。当代中国有强劲的制度后发优势。理论和实证研析都说明(制度)“后发劣势论”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后发优势理论实现经济增长的可能性出发,分析了江西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所具备的后发优势条件,剖析了其后发优势难以发挥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指出江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增加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存量,积极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并进行制度创新,构建有效率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论合作治理中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康之 《齐鲁学刊》2004,(1):115-120
公共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合作治理体系,其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应当从后工业社会的交往关系和行为互动机制出发,谋求优化社会整体的道德化方案。从人的行为需要规范的角度看,制度化的道德规范可以发挥引导性的功能,使人在社会合作治理中增强自愿行为。合作治理取决于人们之间信任关系的确立,而道德则是人们之间信任关系的基础。所以,只有建立起道德制度,才是社会治理体系健全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1.
刘军 《兰州学刊》2006,25(4):165-167
现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备的信用规范体系。信用规范体系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即信用制度和信用道德。社会信用问题的产生与信用规范体系的不完善是分不开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不断完善信用制度,积极培育信用道德。  相似文献   

12.
段钢 《浙江社会科学》2006,1(3):119-124
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是与该社会的既得利益集团在推行与他们利益相符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相一致的。在考虑交易成本如何最好地得到控制的情况下,能够行使控制权力的利益集团总是选择最适合其经济利益的制度安排。在这些制度安排的背后,意识形态是其理论的源头和出发点。而意识形态正是通过制度安排达到其所期望的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美国同时又是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的一个突出缘由在于其科 技投入社会化机制,也是新经济在美国率先崛起的内在条件。探讨美国科技投入社会化制度 安排的内容和特点,以及其基础构建的途径,以期有助于我国科技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全球征信体系的制度安排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世界征信体系分为公共征信体系和私营征信体系。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征信体系,美国的私营征信业最为发达,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公共征信体系运营时间较长,发展较为成熟;发展中国家倾向于以建立公共征信体系为主。影响征信体系制度安排的因素很复杂,它是由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法律因素以及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结构差异等综合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有限理性和过渡性制度安排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转型经济学"或"过渡经济学"作为理论概念,并不是一个时间范畴,而是指特定的经济现象,即经济体制模式的改变,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包括过去的)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因此,"转型经济学"并不是"转型期的"经济学.转型经济学也不是比较经济学的复兴或衍生.因为,比较经济学依赖比较方法,对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进行静态比较,从而得出何种体制模式相对优劣的结论,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来说,虽然有助于目标模式的选择和确定,但对于体制模式如何转换却难以发挥作用.所谓转型经济学,研究的是体制模式的转换过程,这也是它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的一项制度安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解学芳 《学术论坛》2007,30(8):138-141
从现有理论研究来看,文化体制改革是作为文化产业的制度性因素而存在的.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产业的一项制度安排,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要遵循其内在的理论边界.而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将是多重路径的选择,包括理论创新路径文化产业政策理论的全面创新;渐进式改革路径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并举;意识形态路径建立全新的意识形态管理制度;规制路径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体系建构,以此来实现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继新 《河北学刊》2002,22(4):48-51
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以市场经济原则促进土地有效流转 ,是现阶段农地制度安排的核心。本文用产权理论分析了赋予农民长期土地使用权的优越性和土地流转的必要性 ,提出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越来越多的跨行政区公共问题对传统行政结构和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区域公共品"问题的论述多限于区域公共品"生产"环节的技术性改进,而对其"供给"环节少有关注.对"供给"环节中地方政府的主导性角色进行重新审视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地方政府合作协调体系进行法制化制度下再造,才是解决当前我国区域公共品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