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社会导刊》2011,(35):42-42
近几年来,与老年人相关的法律案件不断增多,涉及财产、房屋、赡养、婚姻与家庭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老年人权益受侵害事件时有发生,而随着老年人维权意识的增强,他们需要一个更为广阔的渠道来解决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2.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陕西省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颁布实施已五年,但是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不时发生老年人非正常死亡案件,特别是农村,虐待、歧视、辱骂、遗弃、残害老年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5.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8.2%.近年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康县强化老年维权、老年优待、老年保障、老年文化四项措施,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强化老年维权近年来,县法院及乡镇法庭在审理涉及老年人的赡养、婚姻、财产及纠纷案件中,大胆探索、尝试,在保证案件质量的前提下,及时立案,及时审结,及时执行,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笔者最近审理了几起因离婚而发生的财产纠纷案件,均是夫妻离婚分割财产,就现有居住、使用的房屋,因产权不明等波及其父母的。眼下这类纠纷已在房地产纠纷案件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该类案件牵及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牵及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数额比较大,案情比较复杂,女婿、岳丈,儿媳、公婆,双方都不肯让步,解决起来难度比较大,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青岛市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2010年初全市老年人口已达151.8万,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7.29%,并以年均3.3%的速度快速增长。随着老年人生活条件的稳步提高,广大老年人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但是,由于老年消费市场尚不成熟,侵害老年人消费权益的案件也随之增多,如何保护老年人的消费权益已成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信息平台     
《老年人》2002,(7)
新晃县法院采取有力措施审理赡养案件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采取优先立案,以及快审、快执、快结措施,审理赡养案件,有力地保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注重思想工作,教育当事人,使亲情回归,老人重享家庭幸福。(杨正文蒲超良)实业家刘少云解囊敬老耒阳市人大代表、民营实业家刘少云捐献10万元,资助老干部出境学习考察。他还让利10余万元,为20户住房困难的老干部建新房。(谢志春)“红领巾爱心基金会”敬孤寡醴陵市实验小学“红领巾爱心基金会”经常在学生中开展奉献爱心的活动,十多年来共向敬老院捐款2000多元。(余…  相似文献   

7.
2012年修改的我国《刑事诉讼法》实施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可能存在“合适成年人”无法作为民事诉讼法定代理人以维护有关未成年人民事权益、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时将被告人赔偿与否作为量刑情节而造成对被告人不公、适用“简易程序”时法官施压调解而干预阻碍被告人行使民事诉讼权利、审判人员能否兼备审理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的专业素养等问题。为了在发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优点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控制其缺陷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司法解释应规定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不适用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民事部分标的金额较大的情形、被告人可能被判处较重刑罚的情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刑事部分与民事部分审级不一致的情形、案件审理时间较长的情形。  相似文献   

8.
在1991-1995年二五普法教育期间,借助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在我国北京召开的契机,我国的妇女运动、妇女事业以及妇女权益的保护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保护妇女、儿童、老人合法权益的法制建设方面成绩更加突出,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据,以《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劳动法》等为基础的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体系,使我们审理婚姻家庭案件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9.
文中从通过听证程序完善假释审理程序这一角度出发,在分析现行假释案件审理程序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假释听证制度的必要性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1996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并于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是我国保护公民特殊群体权益的又一部重要法律。对全体老年人来说,它又是一部基本法,它不仅规定了老年人需要保护的合法权益,而且规定了家庭、社会和国家对老年人分别应承担的责任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级部门在维护老年人权益方面做着各种有益的探索和努力,老年维权工作也唤起了老年群体的权益意识。然而从各级司法部门了解到,如今老年人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仍然居高不下,在房产、赡养、婚姻等方面老年人碰到很多困惑。笔者针对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较为集中的案例进行了梳理,总结出十大典型案例,为老年读者解疑释惑。  相似文献   

12.
199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标志着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从此走上法制化的轨道。15年来,《老年法》在维护广大老年人权益、推动我国老龄事业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和谐法治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已经有了诸如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对象的全面化、政府为主保障儿童权利等方面的发展,但也仍然存在少年司法依附成人模式、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等不足.未来应当完善适合审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实体法、程序法,健全少年司法的法律体系,补充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规定,明确未成年人权利主体地位,构筑全社会对未成年人权利的法律信仰,以确保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立法,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老年人权益,不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现行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法)是1996年通过施行的,十几年过去了,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2007年,  相似文献   

15.
吴喜梅 《现代交际》2011,(10):24-27
为了正确处理刑民交叉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对于正确区分民事和刑事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依法保护当事人的民事权益,确保民商事审判的有序进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近几年来,审判实践中处理刑民交叉案件时仍存在一些尚不明确的程序与实体问题,将"先刑后民"视为刑民交叉案件司法原则的做法存在一些弊端。文章试图在考察并借鉴国外司法中对刑民交叉案件处理经验的基础上,从法律规定的细化与立法的创新两方面提出完善我国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法律援助,是国家对某些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费用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老年人法律援助是法律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九九六年九月我市法律援助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市已建立起了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制度。近几年来,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在维护老年人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也有许多需要进行研究、探索的问题。最近,我们对全市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了调查,现提出以下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17.
法律援助,是国家对某些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费用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老年人法律援助是法律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九九六年九月我市法律援助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市已建立起了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制度。近几年来,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在维护老年人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也有许多需要进行研究、探索的问题。最近,我们对全市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了调查,现提出以下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18.
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的、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案,与原来相比,就老年人权益的保护有着新的突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乡镇集体矿山企业承包合同纠纷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正确审理乡镇集体矿山企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直接关系到乡镇矿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正常运行。由于此类案件属于民事、经济、行政多头法律法规调整的案件,法学界又长期鲜于论及,客观上给法院审理此类案件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有必要针对这类案件的特点,结合审判实践作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修改的我国《刑事诉讼法》实施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可能存在“合适成年人”无法作为民事诉讼法定代理人以维护有关未成年人民事权益、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时将被告人赔偿与否作为量刑情节而造成对被告人不公、适用“简易程序”时法官施压调解而干预阻碍被告人行使民事诉讼权利、审判人员能否兼备审理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的专业素养等问题。为了在发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优点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控制其缺陷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司法解释应规定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不适用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民事部分标的金额较大的情形、被告人可能被判处较重刑罚的情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刑事部分与民事部分审级不一致的情形、案件审理时间较长的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