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的通货膨胀也许是一个不需要经济学家论证、仅仅去市场跑一圈就能得出的结论。对中产阶层资产缩水威胁最大的就是通胀,于是,中产投资的首要任务并不是赚大钱,而是抵御通胀,跑赢CPI。人一生中永远无法避免两件事:死亡与纳税。2009年底《福布斯》全球税负痛苦指数中国内地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法国。  相似文献   

2.
对于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研究来说,2007年可能成为一个不寻常的转折点。2007年4月,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晓虹教授主编的“中国中间阶层研究”系列丛书出版,对中间阶层的消费行为、文化品位、教育传承、身份认同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剖析;7月,在湖南长沙召开的中国社会学第17届年会上,“中产阶级的比较研究”论坛成为此次会议级别最高、最吸引人的论坛之一;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资深记者魏城与其团队编辑、采写的《中国中产阶级调查》系列报道和讨论,获得2007年亚洲出版人协会卓越解释类报道奖之后,最近又由中国南方日报出版社结集成书,名为《所谓中产》。这又为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研究注入了新的力量,也已经并可能会引发更多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3.
如果可以俯视当下,会发现中国的中产正站在一个关键点——历史在书写着中产阶层的命运,财富在这里分流,某些人因此变得更富有,某些人则变得贫穷。  相似文献   

4.
如今"浮躁"已成为贴在中国职场年轻人身上的标签,甚至已经演化成让局外人痛心疾首的某种程度的"人品问题"。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们就不用说了,他们中许多人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的六个月内就想着升主管,就连收入和地位渐渐稳健的中产,甚至在有房有车之后,也不会安顿下来,而是随时想着与旧工作拜拜,向更高的薪水和职位飞去。高级人才的供给少于高级职位的需求是一个客观环境原因,人当然应该往高处走是主观意志原因,第三个原因,是中国中产们难以克服的内心的恐慌。这种恐慌来自很多个方面,但大多与安家立命有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中国”剩男剩女”的婚恋观究竟是啥样?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和百合网2010年12月15日联合发布《2010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答案。让我们一起解读这项历时一年、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社会调查,从多元的婚恋文化中提炼出中国当代单身人士婚恋观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中产阶层的烦恼是成长中的烦恼,是急于达到中产阶层生活状态但暂时未能实现而产生的焦虑心态,不过,基于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预期,大多数人相信他们最终能达到中产阶层的生活目标,他们对于未来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7.
职场如战场,容不得半点喘息,年轻漂亮的女性在打拼多年之后,蓦然回首才突然发现自己已成了"圣女"——漂亮的优秀的却剩着。年纪小资历低的男人看不上,圣女们的择偶标准是"如果不能提升自己的生活标准,那么至少不要降低",但配得上她们的男生基本上已名花有主,纽约单身汉Carl Weisman最近出了一本畅销书,他采访调查了1533个  相似文献   

8.
日前,南京市民政局下发《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其中,开展以房养老试点备受各界关注。银监会官员之前也曾呼吁引进以房养老制度。政府积极性固然颇高,但尚缺乏具备操作性的方案。应该说,在厘清一系列制度磕绊之前,以房养老只能停留在概念层面。  相似文献   

9.
房价上涨如脱缰野马,多么严厉的调控措施均无功而返。情急之下,部分城市重新祭起房产税大旗,希望房产税的降临,让高房价应声大跌。有人甚至认为,房产税是根治"炒房"与"土地财政"两大房价推手的"撒手锏",房产税的开征,意味着中国房地产疯狂投资时代和豪宅至上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爆发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使许多国家的中产阶层受到了冲击.中国中产阶层在2009年也遭遇了一系列的不幸经历,股市暴跌使部分中产阶层成员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南方部分地区的一些中小企业主由于经济不景气而不得不关闭工厂,某些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收缩在华投资和经营规模而使一些中方雇员失去工作或降低薪资.  相似文献   

11.
12.
在当今美国,在外全职工作的家长比以往增多。因此,每天下午放学后,直到晚饭时候,甚至更晚些,近1/3的青少年需独自在家。这段下午放学后独自在家的时光如同一个危机四伏的雷区,暗藏着性、毒品、烈酒、网络色情、暴力游戏、极端冒险活动、孤独等等,被称作青少年的“危险时刻”。对青少年自我管理行为的研究结果令人担忧:青少年无人监管的时间越长,就越可能发生性  相似文献   

13.
"暧昧"不只是一个情意绵绵的"温柔乡",还是一个权力斗争的场域。在这场斗争中,究竟是谁掌握着主动权?谁在主宰着关系发展的方向?谁会判决"暧昧"的死亡?在关系的主宰者当中,有男人,也有女人。但是,更多的是男人:女人在"暧昧"的缠绵中,禁不住爱上了男人,产生了要求"名分"的冲动,但"说"了之后的结果却令她失望,男人非但没有走近,相反却渐行渐远。在我们的文化中,男性被塑造得更加铁石心肠,更容易以一种冷冰冰的态度去投身一种"游戏"。而女性则被塑造得更加多愁善感、温柔善良,因而更容易被触动,陷入情感的漩涡,即使明知是游戏,也仍然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14.
"文革"时期:"中产"阶级子弟向下流动 中国最近的60年风云激荡,社会结构巨变,不同阶层在结构中的位置也是起起落落。谁在中间,这在西方稳定结构中不言自明的问题在中国也变得扑朔迷离。在有些历史时期,不要说中产的含义、应该包括哪些群体,就是用中产这个词都有些可笑。  相似文献   

15.
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专业伦理与现实行动中的两难处境。  相似文献   

16.
对“朝鲜新娘”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广泛存在,非官方的说法有很多种,但究竟有多少朝鲜女子融入到中国家庭,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还有一个数字也没有准确的统计,那就是她们被遣返回国后,遗留在中国的子女有多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剩女"问题已成为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的议题,"剩女"成为社会现象与我国当前的性别文化传播以及传统文化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话语与权力的关系着手,对"剩女"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剩女"议题是人为建构的社会问题,是男权思维定势下对优秀女性的贬低,是男高女低婚恋观的延续,是大众传媒市场化的结果。"剩女"形象是男性话语对优质单身女性施加的符号暴力,是男性权力对大龄未婚女性的污名化。  相似文献   

18.
墨西哥“民工”来到美国,有饭吃、有车开、子女享受免费教育,甚至还有机会免费就读贵族学校。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2月1日,《网络报》记者关键在山西太原调查一家房地产企业涉嫌土地违规问题时失踪。监控录像显示,当晚6时,关键在酒店大厅被5名男子带走。当地警方称将进行调查。(2008年12月15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20.
人们之所以热衷于报考公务员,并不仅仅是看中公务员职业所具备的各种“名义优势”在对公务员职业选择的各种考量之间,起关键作用的,是人们对利益的衡量,特别是权力本身的含量及权力的派生价值。重视公共权力监督体系的构建,压缩乃至消灭各种潜规则的发挥空间,这将是公务员选拔制度真正走上良性运作轨道的良方良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