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代国际社会法律趋同化的哲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交往关系的日益发展和经济一体化与市场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营造一个有利于开展广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国际法律环境的需要日益明显。这种需要不断推进当代国际社会法律的趋同化。文章再一次从一些新的角度,深入讨论了这种走势,论证了这一观点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邓小平理论的,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是完全吻合的。文章的主旨在于推进我国法理学和立法学研究的思想进一步解放,以加速我国实现现代法治国家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制度主要由国际贸易公约、国际贸易惯例以及各国国内贸易立法共同组织成。考察各类贸易法律制度,不难看出,国际货物贸易法律制度呈现出趋同化。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协调和统一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制度是有必要和可能的。我国货物贸易法律制度也应当逐步完善并与国际货物贸易法律制度协调和统一。  相似文献   

3.
法律适用是实施法律的一种方式,对实现立法目的、发挥法律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社会法治转型不仅要考虑专业机制,还要结合本国国情、社会结构、综合效应等社会因素平衡发展。因此,在法治社会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法律适用与社会各个元素间必会存在一定矛盾与冲突,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加以缓和乃至彻底根除,实现社会效应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国际私法在当代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理论界对当代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下外国法的有效适用、私法性国际条约的有效适用和缺乏强制力的国际私法的遵守等问题的认识和分析尚不够全面、深入,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将有益于正确认识国际私法的效用和当代国际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家间的共同价值观念是国际社会得以生成和存在的关键 ,也是国际法理和伦理规范及其运行的基础。就大致从 16世纪开始的现代而言 ,国际共同价值观念的流行或认同范围经历了两番大变 ,即从基督教国际社会演变为欧洲国际社会 ,再演变为 2 0世纪的全球国际社会。基督教国际社会内国际共同价值观念以自然法为本原 ,体现普泛的中世纪伦理残余 ,在承认新兴的国家主权的同时倾向于限制主权和国际冲突 ;欧洲国际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念则以国家的国际实践及其构成的国家间共同同意为唯一准绳 ,确定国家权利的至高无上和国际规范的非伦理性 ,并以所谓“文明标准”体现其绝对的排他性和支配非西方世界的自设权利。主要由于几大新力量 (包括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美苏两大非欧强国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内部若干运动 )的作用 ,国际共同价值观念随 2 0世纪全球国际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再次大变 :其流行或认同范围急剧扩展 ,西方“文明标准”至少在形式上被消除殆尽 ;普遍道德原则成为国家的国际实践之外至关重要的国际共同价值观念来源 ,并以变迁 (实现公正或正义方向上的变迁 )优先于稳定为首要特点 ;国家间平等、种族和民族间平等以及国家间分配正义、个人正义和世界正义构成国际共同价值观念的根本内容 ,尽管后三个方面的国际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浪潮正驱使欧美冲突法经常性地会同时面对两种冲突难题,即独立国家间的国际法律冲突问题和联邦制下的州际法律冲突问题,因而欧美冲突法亦将告别两个不同版本,逐渐向同时兼具国内和国际冲突法两种属性或功能的方向发展。欧美冲突法趋同化之晚近发展对中国冲突法制度的构建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际法律秩序由相互关联的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因素构成。国际法律秩序的演进根据其主要的特征可分为军事征服期、政治冲突与协调期、经济协调期和社会文化协调期等四个时期,其演进源自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根据历史的发展规律,可对国际法律秩序的发展做出若干预期。  相似文献   

8.
国际社会解决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贸易保护主义者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和多边环境条约的立法缺陷,在国际贸易中大量使用绿色贸易壁垒,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这种隐蔽性强、透明度低、不易预测的绿色贸易壁垒不仅频繁引发贸易争端,而且严重地阻碍了正在复苏的国际经济.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不正当的贸易保护手段,国际社会应进一步共同努力,加强国际立法的合作,完善相关的国际立法,以消除日益严重的绿色贸易壁垒问题,从而促进国际经济的复苏.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旧的权威类型正在逐步衰落但没有完全消亡 ,新的权威正在逐步形成 ,但又没有最后确立。因此在新旧权威交替过程中就出现了中央政令不通、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法律、法院缺乏权威等等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创造法律至上的社会氛围、树立宪法的权威、加强立法、严格执法、严肃司法、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 ,从而达到法律权威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法中,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问题一直众说纷纭,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论与实践,这是与国际社会的结构嬗变和国际关系的发展密切关联的。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看,随着国际法律关系的发展和演变,个人已具有有限的国际法律人格。国际法律人格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代国际法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政治、经济、国际法等方面论证了国际社会权利滥用问题,并分析了国际社会权利滥用的构成要件,以及国际社会权利滥用产生的缘由。最后,针对出现国际社会权利滥用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应对国际社会权利滥用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试论当代国际社会的法治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国际社会法治的目标和现实路径是全球化时代难以回避的重大课题。文章从国际社会的内涵及其与法治的内在关联角度,探讨了当代国际社会正在发生的重大变革。作者提出,国际社会实行法治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过程,其现实基础来自于国际社会的内在变化,并认为国家原子化、从无政府文化向公民文化的转变以及从地缘政治向新型政制模式转化的三种变革趋势构成了当代国际社会建设法治的重要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农村社会,法律在运行的过程中缺乏主体认同性、维权性和必行性。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与中国农村社会相适应的信任结构还没有建立、法律框架下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不畅、法律规则的"水土不服"、农村法律资源供给不足等。当代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出路在于畅通农民利益表达渠道、完善立法、加强农村法律资源的供给以及加强农村普法教育。  相似文献   

14.
高校趋同化具体表现在办学理念与定位趋同、学科专业设置趋同、人才培养模式趋同等方面.导致这一趋同现象的原因主要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社会组织管理的必然效应、资源分配方式的导向等.国家应在促进高校分类发展、建立系统多样和谐的高等教育体系思想指导下,通过宏观政策调控,发挥财政拨款与高校评估的指引功能,引导各类高校“回归本位”,“各守本分”,按照各自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际私法规则的趋同化是国际民商事交往所形成的国际民商事秩序的内在要求.但是,国际私法的趋同化方式却受着法律文化传统的深厚影响.这使得世界上两大不同法系的国际私法呈现为英美法系对大陆法系的继受和大陆法系对英美法系的借鉴两条路径.我国国际私法的趋同化进程应遵循大陆法系的路径进行.  相似文献   

16.
庞德将社会学的方法论引入法学研究中,开拓了法学的新视野。庞德的社会工程理论将法律看作是动态的、发展的,强调法律中的创造性因素,主张人在法律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庞德的社会工程法理学受实证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提出用“法治”的方式调和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通过法律的控制来解决社会问题。庞德的法哲学揭示了美国法律奠基于其社会历史文化的特殊性,同时也昭示了法律思想发展具有的普遍意义即工业化社会要求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应更加着眼于社会层面。  相似文献   

17.
解决国际支付的法律冲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解决管辖权、法律选择适用等方面的问题,有利于解决国际支付的纠纷。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以后,随着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西方各国的思想界也日趋活跃,大量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学术观点应运而生,形成了诸如功利主义法学派、历史法学派、分析法学派、社会法学派、新自然法学派等学术派别.各个学术派别的论战推动了西方法律思想的深入发展,并且在其哲学倾向上表现出了主客观相统一和非形而上学的特点.通过分析和认识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西方当代自然法思想的精髓,更加辩证和全面地看待其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法律的趋同化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世界性潮流.法律趋同化发展在儿童立法领域呈现出两个明显的历史阶段,即以1899年美国伊利诺斯州<少年法庭法>为标志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和以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为标志的第二个历史阶段.各国儿童立法的趋同化及其与国际立法的协调也是随着儿童立法趋同化发展而不断发展.中国儿童立法应顺应世界儿童立法趋同化发展的历史潮流,大胆借鉴和吸收国际上成功的实践经验,加快完善中国儿童立法的步伐;加快对现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和新法的制定,完善少年司法制度,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培养专业的少年法官和儿童法律工作者.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时社会公共利益进行法律保护已成为法学界研究的特点和前沿,但对其独立性的探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从理论及实证两方面对法律中社会公共利益的独立性进行分析,提出社会公共利益是因其主体--社会的独立而存在的一种与个人利益、国家利益并列的利益形态,它一经产生就有着独立的法律诉求,这种独立的法律诉求客观上要求法律对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保护,法律社会化成为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