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吴国杰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乔伊斯以斯蒂芬的"自我"塑造过程为框架,以在小说文本中为读者预设信息空白为策略,巧妙地实现了小说文本还原特定历史时期历史真实的功能.尽管该小说没有直接叙述历史事实,然而小说处处体现出历史语境,处处渗透出历史的凝重,历史事实时时以小说文本"注脚"的形式浮现在读者面前,因此,<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是一部极具历史张力的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2.
《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语言与文体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汉云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0,16(2):75-79,,87,
《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是乔伊斯的自传体小说。全书各个章节的文体互不连贯 ,语言风格迥异 ,总体上由朴实趋向华丽 ,由简单趋向繁杂。这一变化真实、生动地呈现了主人公斯蒂芬由儿童———少年———成年的成长道路 ,以及他冲破重重束缚 ,最终意识到艺术家的神圣使命的心路历程 ,并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李绍芳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166-168
从意识流的特征入手,探讨了詹姆斯·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芝水家的画像》中的几种意识流手法,即内心独自、感觉印象、自由联想、梦幻描写,旨在帮助读者对意识流小说有一定了解,从而更好地解读作品。 相似文献
4.
《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詹姆斯.乔伊斯第一部公开发表的小说,也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成长小说。文章着重从语言和成长视角来探索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主人公史蒂芬逐渐成长为艺术家的过程,集中讨论史蒂芬语言的发展过程以及语言是如何不断修正他对世界的感知方式的。 相似文献
5.
朱红东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21):56-58
《女人的肖像》是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之一。依托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中有关情节设计的描述,挖掘《女人的肖像》情节构思中的传统元素及其对文本主题意义建构的作用,以此管窥亨利.詹姆斯小说对古典戏剧创作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刁生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4(2):172-178
相对于一般哲学语言来说,诗性化是庄子哲学语言的独特个性。这一点具体表现在庄子哲学语言具有模糊性、召唤性、象征性、跳跃性、情感性以及音乐性等特征上。 相似文献
7.
刘春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9):184-186
普契尼是20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真实主义作曲家,也是真实主义歌剧最为多产和成功的音乐家,《艺术家的生涯》就是其歌剧创作生涯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文中着重论述普契尼音乐风格中的旋律特征、咏叙风格、和声配器、主导动机等在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在电影中,色彩象征性的运用可建构电影色彩表意功能符号,色彩非象征性的运用能凸显电影艺术家的色彩思维,而一旦色彩象征性与非象征性相融合,就会表现出以下两个方面效果:一是实现电影色彩的二维匹配(侧重于象征性),二是实现电影色彩的三维空间立体建构(侧重于非象征性)。安东尼奥尼的电影《放大》是色彩象征性与非象征性融合的典范,以独特的电影色彩思维为其后电影从业者提供了参考的蓝本。 相似文献
9.
黄怡 《市场瞭望(下半月)》2012,(22):26-29
虽然国内艺术品市场中的当代艺术版块在这一两年的春秋拍中面临盘整,但不可忽视的是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正在逐渐成熟,无论是在拍卖会、艺术博览会还是画廊展览方面,都有可圈可点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彭青龙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4):278-282
彼得·凯里的长篇小说《偷窃:一个爱情故事》是一部揭露艺术欺诈与人性迷失的作品。小说中澳洲画家迈克尔·波恩陷入偷窃骗局的经历,既反映了技术导致艺术价值丧失的后现代文化现象,也反映了画家在重占有社会背景下所面临的道德抉择。迈克尔回归传统和人性的结局昭示了艺术和道德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赵红卫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5(6):30-33
曹贞吉,清初著名诗人,其外祖刘正宗在清初力倡济南诗派,以宗唐为旨,曹贞吉诗歌深受外祖影响,诗风发源于初盛唐。济南诗派另一领袖人物王士禛主张"神韵说",与曹贞吉交厚,对寄托遥深的曹氏诗歌亦彼为激赏。然而随着清初诗坛宗宋诗风的兴起,曹贞吉诗歌一为诗坛风气所感染,一为自身遭际所激发,由宗唐而宗宋,并最终融各家之长而自成一家,对清代诗歌摆脱明诗余绪形成自身的时代特色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郑新安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53-56
霍小玉是我国古典小说人物画廊中具有浓厚悲剧色彩的一个女性形象.这一人物形象不仅使作者蒋防仅因一篇<霍小玉传>而名垂后世,而且集中体现着我国小说的正式开端--唐人传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杰出成就.按照生活的逻辑刻划人物性格,是霍小玉成为文学典型的首要一步;运用精湛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是使霍小玉这一形象血肉丰满、生气贯注的主要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陆华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3)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为将之道"所包含的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昭示着它们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做人之本"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故将素质教育寓于每一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不失为一种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张树青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2)
宗教作为信仰,因为宗教是人类迄今为止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四种方式之一,宗教是精致的唯心主义哲学,有一套思想理论体系;宗教有构成信仰的全部内容。正确对待宗教信仰,必须分清两个区别,即宗教与迷信的区别,宗教与邪教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吴方和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1):127-128
"整体教学法"以其突出的特点"完整性、实用性"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功效,并能产生美感."整体教学法"包含的美学意义使得它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万师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1):65-6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以广大人民大众为对象,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宣传活动,提倡“以人为本”,准确了解人民大众的知识结构,加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相结合,用人民群众特定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来阐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加以解释,做到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民间文化的紧密结合,这样,就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贺玉萍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4):74-76
元杂剧清丽派作品是在全真教理念影响下对“自然”理想的文学阐释 ,涉及到戏剧创作之意象、冲突和风格等核心内容 ,带有强烈的情绪化和自我心灵观照色彩 ,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8.
王吉凤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78-81
“诗性直觉”是艺术创作所具备的创作状态,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学理论中的“直寻”说、“兴趣”说和“现量”说所体现的审美直觉的特点,并尝试找出形成直觉理论的哲学根源,同时指出中国直觉理论的意义和不足。 相似文献
19.
刘示范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4):17-23
中国先民在距今两千多年前,创造了一种“爱人”、“爱民”、“重民”、“民为贵”的高尚“仁爱”精神和普遍性价值的道德关怀。这种道德关怀,先被周朝统治者创造性地吸收并系统化利用,从此世代相传,熔铸成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高尚政治美德和优秀政治传统。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见诸于《管子》、《论语》、《孟子》、《荀子》等古代典籍中。如今,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生活中,都程度不同地存有“重民”、“民本”等基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