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互联网行业具有自然垄断的特征,目前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垄断局面迅速形成并不断加强。垄断的市场结构给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者福利都带来了很多的威胁。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互联网行业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机制。研究了目前我国互联网行业垄断市场结构带来的社会规制和反垄断法制完善问题,并针对这些主要问题从立法和执法两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因为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是垄断行为和行政性垄断结构 ,所以反垄断的对象应是妨碍竞争的垄断行为以及缺乏市场竞争情况下形成的垄断结构。通过反垄断 ,让没有经过竞争形成的垄断发展为充分竞争以后形成的垄断 ,从而提高行业效率  相似文献   

3.
"福利腐败"是由行政垄断或者是资源垄断衍生出的中国式的腐败现象."福利腐败"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它源于计划经济所形成的福利制度惯性以及由此滋生的特权消费意识,而权力部门的行政垄断则是其产生的政治基础.目前,"福利腐败"所带来的危害已经扩散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它不仅引发了社会信任危机,导致社会不公,同时还加剧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并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滋生的土壤.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需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加强监督并规范政府行为,同时从法律层面上立法制约"福利腐败".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美国反垄断立法给我国反垄断立法带来的启示.首先,介绍了美国反垄断立法的概况<谢尔曼法>的通过,垄断是严重犯罪原则的确定,美国反垄断专门机构--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创立以及从八十年代开始的美国反垄断立法思想的转变.次之,论述了中国反垄断立法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指出,中国的垄断行为尤其是行政垄断行为非常严重,制定反垄断法已迫在眉睫.最后,论述了美国反垄断立法给我国反垄断立法带来的三点启示,呼吁在我国尽快出台反垄断法,让垄断这头"经济怪兽"在法律面前"俯首贴耳".  相似文献   

5.
行政垄断是因特定主体滥用行政权力所导致的垄断,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垄断形式.我国大量的行政垄断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危害.通过对行政垄断危害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现阶段立法规制行政垄断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探讨了我国当前反行政垄断立法存在的缺陷,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行政垄断立法规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垄断已成为我国市场发育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我国经济性垄断发育尚不成熟 ,行政性垄断行为突出 ,危害极大。禁止垄断需要从根本上改革政府体制 ,加强反垄断立法 ,明确行业协会职能 ,建立全国统一的要素流动市场  相似文献   

7.
垄断是我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行为,尤其是我国的行政垄断现象严重,会危害到自由、公平竞争。本文在阐明垄断概念、危害和反垄断法本质、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对我国的行政垄断特点以及反垄断法中对行政垄断的立法和立法不足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完善立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垄断的定义和几种技术分析来界定当前电信行业的垄断现状及其所存在的危害,从电信行业改革的进程追溯问题的根源,发现中国电信行业具备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两重属性,提出了解决垄断的侧重点应放在对于电信行业布局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公共政策上.通过将中国的公共政策与发达国家打破电信行业垄断的公共政策进行对比,寻找能够打破电信行业国企行业垄断的新型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家经济安全中影响国内经济安全的隐患之一的行政垄断进行研究。行政垄断是由于行政权力的保护形成的垄断,其实质是行政特权对特定行业的过度保护和干预。在我国行政垄断大量存在,极大地阻碍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和竞争,也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腐败行为得以产生的温床。政府必须承担起反行政垄断的重任,制定相应的法律,积极稳妥地推进反行政垄断的各项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10.
行政垄断是政府和政府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它主要表现为地区垄断、行业垄断、政府限定交易与设立行政公司。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利益机制的不健全是行政垄断产生与存在的主要原因。行政垄断与经济垄断不同,在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其危害更甚于经济垄断。反对行政垄断,必须加快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步伐,在反垄断法中应明确界定行政垄断的确认标准,将行政垄断纳入反垄断法的调整范围,并设立专门的、相对独立的、具有一定权威的执法机构,以保证反行政垄断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