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维度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利用北部湾临海地区20062013年的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模型,用系统矩估计法(SYS-GMM)估计了产业结构变迁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城镇化的发展具有惯性;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城镇化发展且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城镇化发展的直接效应为负但间接效应为正,可能是由于地区户籍制度、经济、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造成。基于上述结论,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三角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农业现代化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文章通过建立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等方法实证分析其三角关系,结果表明:长期内,三者具有相互促进的正效应;但短期内,农业发展与城镇化只有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农业发展推动了城镇化,而城镇化并未有效促进农业发展,城乡孤立、二元结构明显。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之间关系扭曲已成为阻碍城镇化进程的基本制约,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推动中国城镇化进程和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3.
就我国1993-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回归和工具变量法对贸易开放、产业集聚与城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贸易开放与城镇化之间存在显著“U”形关系,且我国正处于该曲线的右半部区间;而产业集聚与城镇化之间则存在显著的倒“U”形关系,且我国正处于该曲线的左半部区间。就业创造、产业升级、投资拉动、收入分配四大效应均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就业创造效应、产业升级效应、投资拉动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未来我国应抓住供给侧改革的机遇,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基础上,继续扩大贸易开放,不断降低贸易成本,积极承接世界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四大效应的作用,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增强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带动城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集聚效应: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发展已成为现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增长点。在集聚效应的指引下,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在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区位品牌、要素整合、信息外溢、技术创新、规模经济、生态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等方面互为因果,循环累积,耦合发展,最终爆发区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推进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发展,必须改善宏观调控,消除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制度壁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引导中小企业向城镇集聚,强化城镇化的产业支撑;注重资源整合,完善集群要素,发挥工业园区的辐射和集聚功能;培育促进集聚的社会文化环境,促进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花建 《东岳论丛》2013,(1):124-13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将成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强大引擎和重要内容之一,也将给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文化产业要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做出贡献,必须突出四个重点:发挥文化引领和提升作用,推动产业和城镇双转型;壮大文化产业主体,培育新型企业家群体;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推动产业要素的流通和各种财富的涌流;再造城镇空间形态,从产业园区走向文化城区。全国诸多城镇在这些重要领域做了大量的探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和创造活力,也将为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广西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结构效应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相关性分析、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扩张弹性、就业弹性等来实证分析广西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广西的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结构变动总体保持了良性互动关系,达到了相互促进和相互推动,其中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明显。要使广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实现互动优化,可采取以下措施:全面提升工业化水平,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未来广西新增就业的最主要产业;大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等等。  相似文献   

7.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产业升级是当前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以产业优化为着力点推进转型升级,始终注重存量优化和增量扩张相结合,提升产业层次.我们从产业升级效应的三个影响因子,即产品结构升级、技术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出发,分析了福建省产业升级的效应,构建了福建省产业升级效应测评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建省产业升级效应进行了分析评价,结论是:在福建省产业升级效应的三个影响因素中,产业结构升级最重要,技术结构升级次之,而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是产业升级效应得以发挥的重要缘由,在技术结构升级方面,技术开发是技术结构升级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文化产业之社会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学术论坛》2004,(3):96-99
讨论文化产业的历史定位,从哲学、政治和审美等角度回答人们对文化产业的疑问和责难,重点分析文化产业的五大社会效应:产业发展的整合效应、城市建设的聚集效应、市场经济的超前效应、社会进步的基础效应和国际竞争的王牌效应,揭示了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长远、整体、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开放的结构升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决于产业系统的开放特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转换弹性。产业开放决定了国际产业核心资源在本国的扩散效果和涓流效应,从而对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由此提高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杨敏  安增军 《东南学术》2012,(4):84-102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海峡两岸产业转移向多领域、高层次、大规模方向发展。海峡两岸产业转移效应主要有产业升级、资源整合及市场扩张等正效应和环境污染等负效应,主要表现为产业关联发展、劳动力资源整合、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环境效益变化。从这四个效应角度构建了11个具体评价指标,并提出运用网络分析法(ANP)确定权重来对两岸产业转移效应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赵华 《人文杂志》2023,(1):12-17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以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化历史进程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标志性体现。数字经济通过组合效应推进城镇城市共同繁荣,通过匹配效应优化城乡资源要素配置结构,通过学习效应为城市经济实现创新驱动,通过规模效应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通过集聚效应创造持续韧性的城市魅力。实现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新型城镇化,需要在以人为核心的根本宗旨下,构建针对性的政策制度体系,重点推进既有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公共服务数字化以及市民生活的数字化嵌入。  相似文献   

12.
产品内分工格局下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的经济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化,传统国际分工格局逐步深化为以产品内分工为主的新型国际分工格局.在产品内分工格局下,国际产业转移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承接国际经济转移既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优化出口结构、促进技术进步等正面积极效应;也有价值增值低、技术依赖严重、加剧国际贸易摩擦等负面消极效应.我们应采取措施积极发挥正面效应,规避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3.
阐述新型城镇化的新思路,指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成为新型城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以此为研究切入点,结合河南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情况,运用社会资本理论解释说明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农村的影响。发现新型城镇化在微观层面通过产业带动,促使农民工返乡临近就业,显著地缓解"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中观层面上通过拉近、扩展、强化邻里关系,增强了乡村社会关系网络的信任、互惠和规范作用;宏观层面上通过空间集聚,大大增加了居民的公共领域及其利益交叉,进而增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这是结合社会热点对社会资本理论的全新运用,丰富深刻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作用,揭示了新型城镇化对中国乡村社会的重构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帮助政府发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和漏洞,完善制度等,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创新道路是以低碳创新为动力实现城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当前,缺乏低碳创新意识,低碳规划滞后,低碳技术创新不足,高碳排放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消费模式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低碳创新为重要理念加强新型城镇规划,以低碳产业技术创新为支撑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低碳能源技术创新为关键加强低碳能源利用,以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强化城镇环境综合治理,以低碳生活方式创新为保障构建低碳消费型城镇。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是城镇产业升级和功能提升的新引擎、新动力,城镇化是信息化的坚实平台。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相互促进是必然趋势,也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在各地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信息化开始广泛渗透和深度融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信息化对城镇化的引领提升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推进信息化与城镇化渗透融合发展,进一步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带动作用,要适度超前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带动效应,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网格化,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体制机制,强化相关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区域发展模式转变的核心和关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青海省工业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加快转型的重要时期。谋划好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工作,对于全省城镇化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在对青海省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全省城镇产业调整和布局优化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了加快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城镇化为动力 加快烟台“转方式调结构”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持久动力,体现在:一是城镇化有利促进经济由出口、投资导向型转向内需拉动型;二是城镇化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转型;三是城镇化有利于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城镇化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城镇化战略也须要转型,即由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推进烟台城镇化进程的路径选择:一是破除二元结构,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搞好布局规划,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三是强化要素聚集,形成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18.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运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旅游业发展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期.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是在产业内外驱动因子的推动和引导下,以产业构成中的行业共同体为基础,以协作和联合为主导,构建动力机制,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组织再造,从而形成具有发展旅游和文化双功能的新型产业.企业行为取向、旅游者多元化需求、政府引导、中介机构发展、市场机制作用等因素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实现融合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旅游业与文化业融合运作模式的具体实现形式:文化旅游圈融合运作模式;项目开发融合运营模式;文化旅游节庆与会展推广模式;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吸引模式等.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运作模式有效运行的对策:强化政府职能,为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运作提供政策保障;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运作的氛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运作的步伐;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提高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运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以现代农业作为支撑是推进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增强广西新型城镇化产业支撑,推进城乡一体化、扩大新型城镇化发展要素供给,因而是符合以绿色为基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拓展现代农业功能并与城镇化融合、构建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改革城乡联动配套制度是现代农业支撑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民族自治县也要转变发展方式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的要求,也是其自身走出一条新型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民族自治县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是优化产业结构,战略任务是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及文化产业是崭新的任务.其基本途径是突出自身特色,通过合作构建自主创新机制,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掘农业生产潜力,并行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实施管理制度创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