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主要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关税档案,对清代前期扬州关的商品流通形式进行了探讨。扬州发达的运河航运及其本身所具有的商业城市的地位,为清代扬州关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大量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经过扬州关中转到全国各地,推动了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商品交流,扬州也由此成为清代前期运河沿线乃至全国最主要的商品流通枢纽之一。  相似文献   

2.
粮食与石油、矿产资源等其他大宗商品一样越来越具有金融化的趋势,粮食衍生品市场价格的急剧波动是其主要表现,此外金融化还涉及到包括粮食企业的股权公开化、金融索取权的高流动性和粮食资产证券化等内容。在提出粮食金融化研究的论题之后,尝试对粮食金融化进行界定,并分析了粮食金融化的背景及其特征,为下一步深入研究粮食金融化的相关问题开展了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3.
六朝时期位于柴桑县境内的湓口关,为长江边上的军事要塞,有很多战事在这里发生。隋朝在这里设置湓城县,到了唐朝,湓城县被废,有关湓口、湓城的地名和文化被大量移植到唐代的浔阳城(今九江市浔阳区),为此人们以为“湓口关”“湓城”皆在今九江市浔阳区。考诸六朝史实,参考文物考古的成就,基本上可以断定六朝时期的“湓口关”“湓城”在今九江市柴桑区城子镇,与唐代浔阳城并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4.
商人会馆碑刻是目前所见能够藉以对古代商镇规模进行估算的最好资料。对聊城山陕会馆碑刻资料的考察可见,清代中叶山陕商人在聊城的经营规模增长迅速,乾隆初年仅数十万两,嘉庆时增至一百数十万两;道光年间即便以千分之一的抽厘率从低折算,山陕商人的年经营额也达210万两,与乾隆初年相比翻了两番。嘉道年间是山陕商人实力最强的时期,汇聚聊城的山陕商号至少有三四百家,最多可达八九百家;其中年经营额超过万两的大商号有四五十家,个别商号的经营额甚至高达七八万、十数万两。全城合计,嘉庆年间聊城的商业规模在200万两上下;道光年间以千分之一的抽厘率从低折算为300万两,若以万分之三的抽厘率折算则高达1000万两。  相似文献   

5.
清代赣关地处大庾岭商路的要道。清代前期,清政府为了维持赣关的正常运转,力图从制度方面进行管理,这客观上促进了区域商品经济的发展。经过赣关中转的商品种类繁多,使得赣州成为赣湘粤闽四省边际区域的商品集散要津,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赣南地区乃至江西与周边各省贸易。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宗商品市场面临诸如价格波动大、供应链不确定性等风险。为研究“数据要素×”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风险监管问题,对大宗商品的关键地位和政策举措、“数据要素×”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塑造力、大宗商品交易风险的挑战和前景展望、大宗商品价格风险监测的紧迫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在彻底改变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大宗商品面临数据采集、价格数据标签需求、知识图谱构建、风险动态预警等四大核心问题。研究表明,应借助深度学习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采集、借助知识元的标引和集成技术建立数据标签、借助数据挖掘等构建知识图谱、借助分级校准建立风险动态预警系统,提高投资者和决策者在大宗商品市场中的风险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7.
民以食为天。占中国小麦产量80%的华北产区遭遇大旱,引发了人们对于粮食问题的关注。粮食将是继石油、铁矿石之后新的全球性战略资源。为了应对跨国粮商左右国际粮价,亚洲诸国被迫限制农产品出口,"金砖四国"农业部长齐聚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首届农业部长会晤,共同商讨应对全球粮食安全大计,并共同签署了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莫斯科宣言》。中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却处于弱势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需要在这些大宗商品领域体现出"中国定价"。  相似文献   

8.
清代两淮盐商由运商和场商组成。运商资本的内涵是指食盐运销过程中所需的费用,其利润则包括南价和运销差价两部分。场商资本由购贮业的资本和投资于制盐生产资料的资本组成,其利润也包括两部分,一为从灶户处购业后出售给运商所得的差价,二为投资盐业生产所获利润。乾隆年间,两淮盐商的资本总额达2000万两以上,其中运商资本约1600万两,场商资本400余万两;年均获利润约750万两,其中运商利润650万两(包括窝价250万两),场商利润100万两。乾隆朝60年,两淮业商的利润总额达4.5亿两。  相似文献   

9.
论清初榷关定额报解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设立榷关,曾实行过一种定额征解的制度。各关监督只需向朝廷缴足每年的定额税款,多征的“溢额”部分,即归监督合法私吞。为了多取溢额,司榷官吏不择手段,横征暴敛,结果不仅严重损害商贾利益,也危及了清廷的关税收入。针对定额报解制度所产生的种种弊端,顺治、康熙两朝统治者进行了长期的摸索与改革,从而逐步建立了一套新的、比较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税制度。这场改革,在中国关税制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一清代榷关沿用明代钞关旧址而设,由户部关和工部关两部分组成。顺治初年,户、工都19处关津,“每关专差户部汉军官一员,督管税务”。清廷实行定额征解税款的最初动机,是为了  相似文献   

10.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全球范围内不同类型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短期问题和长期挑战,从总供给冲击的角度,基于AD-AS理论框架,分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理论机制; 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探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针对不同种类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产生的异质性影响加以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在初期会造成中国实际产出的下降,但是在3个月后将提高国内的实际产出水平; 相比于“硬大宗商品”,“软大宗商品”对中国实际产出的正向影响更大; 更高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会加剧中国的通货膨胀,并且中国通货膨胀对“硬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敏感性整体上略高于“软大宗商品”;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正向波动会通过提高通货膨胀与增加实际产出等传递渠道来提高人民币利率水平,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人民实际汇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习俗与宪政     
反思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对比英美宪政经验,认为一种有效的宪政框架必须源于本土人民的经验,必须与经过改造了的本土传统相容,宪政在文化上应该是中立的,并为各种文化提供合法空间,从而实现正式规范与社会习俗相互支持,在此条件下才能构建稳定健全的宪政制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考察了传统风俗与现代化的复杂关系,主要论点是传统风俗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产物,并曾起过积极作用;对于现代化进程,传统风俗既有冲突又有适应,应当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同时,现代化进程引起一些传统风俗的变革,而此变革反过来又促进了现代化进程.当前我们应当在继承能适应现代化的传统风俗的同时,进一步变革其不适应现代化的部分,以社会风俗的现代化推动我国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透过官场,写出了湖湘地域风情中的某些文化意味,是《沧浪之水》最重要的文本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湘人。他们各安其份,内心骚动不宁,渴望"改变",但依然是"乡下人",并未"城市化"。(二)湘事。湘人的理性、务实、高智商,主要表现在创造了独特的官文化,具有杰出的政治与文化才能。(三)湘情。湘人今日的公情与私情,以官场规则、权钱利益为转移,从而促进了传统官文化的"现代化"———他们因此"痛并快乐着"。  相似文献   

14.
民俗与文学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作为民众集体程式化的传承性的生活文化,不仅是文学起源的中介,也是文艺样式的渊源。作家文学取材于民俗活动,文学的发展也无不与民风民俗相并。民俗在文学作品中呈多层次渗透,文学民俗化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民俗与民法     
民俗指民众的风俗习惯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俗是从世代相传的经验中发展起来的 ,民法的源头在于民俗。民俗直接影响着民法的产生与发展、内容与形式 ,是民法的精神依归。民法取代民俗 ,其根本动因归属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此外 ,民法的产生还受到民族矛盾、文化矛盾等多种综合矛盾的作用 ,是民俗无力驾驭、控制调节社会矛盾的结果。对利益冲突的调和 ,民法比民俗更具确定性和可操作性。民俗是一种历久弥经的文化积淀 ,它产生于遥远的古代 ,绵延于现代文明社会 ,今天 ,它仍不失为研究民法时不可忽视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从这独特的视角可以揭示民法的起源、本意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鄂温克族有着瑟宾节、敖包会、米阔鲁节、春节、斯特罗衣查节等丰富的节日习俗。这些节日习俗都具有民族特色,与鄂温克族的生产、生活和传统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调节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的节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充实了人们的生活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两宋饮茶风俗与茶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饮茶风俗始于唐而盛于宋。宋代饮茶作为一种“客礼”仪制,渗透到了社会各阶层。围绕该“客礼”,引发出多种风俗行为,词人创作茶词,歌妓歌以侑茶,便是一个突出的表现。茶词与其他众多的酒词、应歌词、节序词和寿词一样,具有社交、娱乐和抒情三种功能。茶词的创作是一种词学现象,同时也成了宋代多姿多态的茶礼茶俗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了“茶文化”的表现形态与内涵。  相似文献   

18.
右江农民运动的兴起对变革风俗提出了要求,并为右江地区传统风俗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农民运动主要从破除宗教迷信、推翻旧礼教、倡导新型风尚、禁除烟赌娼妓陋习、改良旧俗、反对民族歧视、提倡民族平等、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等方面开展移风易俗工作,而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则对农民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历法及其修订 ,既是一个古老的数学问题 ,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回族历法的特点及与回族习俗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赫德在中国工作长达52年,他兴办了近代海关,使关税成倍增长;设置了近代助航设备,便利了航运;创办了近代高等学校,设置了天文台、物理实验室;翻译了西方书籍,引进了西方科技;兴办了近代邮政,为中国培养了各方面的人才。成效卓著。他曾受到清政府多次表彰,官至太子太保,以肯定他为中国近代化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