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永中 《江汉论坛》2005,1(12):83-85
本文以《新青年》作为考察对象,探讨“五四”现代话语是怎样形成的。文章认为《新青年》的现代性突出地表现为人的确立,文体的创立。《新青年》同人以西方文化资源作支撑,而且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出现代性的因子,以此展开人的确立、文体的创立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双向动态建构。文章还反思了《新青年》现代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新青年》在五四现代白话文运动的兴起、发展乃至胜利的全过程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往学界在论述《新青年》对现代汉语形成的贡献时,往往局限在《文学改良刍议》等少数有意提倡白话文的文章上,忽视了《新青年》所倡导的思想革命在语言变革中的作用。《新青年》走在汉语现代化变革的最前列与其高举“德先生”、“赛先生”两面大旗进行思想文化革命密不可分.而这正是五四白话文运动与晚清白话文运动的根本性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别从思维方式,价值形态,话语特征等层面论述《新青年》的新文化元典精神。文章认为:中西古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科学精神,启蒙思想,人的发现的价值形态,开放语态以及矫枉过正策略的话语特征,构成《新青年》作为新文化元典的基本精神。文章进而分析了新文化元典精神对五四文学现代审美方式的影响。文章最后强调:《新青年》不是单一封闭式的、静态书斋型的纯学术理论,因此,当今学界不能简单地以某一后世学理概念和学术体式的范畴理路去“匡正”或“反思”,甚至“解构”《新青年》作为新文化元典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4.
"启蒙"与"革命",作为现代中国历史演进中两种相互关联而对立的概念,是在1980年代新启蒙话语中得到强化的."启蒙",就是"去掉蒙昧,教人明白"[1],其价值论是欧洲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的人文指标,如理性、人道主义、个人主义等;其目的论,援引五四的概念,就是"立人".而"革命",举凡20世纪中国的若干革命,无论民主革命、20年代国民革命、40年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或是50至70年代社会主义革命,其手段主要是暴力,而其目的,无一不是建立主权独立、强大而堪与世界列强抗衡的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5.
北大学生林德扬自杀是五四时期重要的文化事件。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反省与论争,新知识分子群体拓展了青年问题的言说空间,构建起与整体思想文化环境相一致的众声喧哗的舆论状态,显示了在启蒙和动员青年时不同的话语策略,进而对"新青年"的塑造模式与路径进行了多层面的探讨。在与林德扬自杀事件的碰撞中,受到儒家传统的生死观、近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激进理想主义等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自近代以来便作为一种重要文化思潮而存在的"少年/青年崇拜"呈现出价值的多向度与内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1918年3月,张东荪于《时事新报》创办副刊《学灯》,以期“促进教育、灌输文化”,其关注点始在教育,并未注意到《新青年》及其倡导的“文学革命”等话题。后一篇剧评意外地让《时事新报》及其《学灯》成为了《新青年》的批评者,双方相互针对,常带意气。在带有敌意的交锋中,《学灯》也有意无意改变了自己的话题与立场,进入到《新青年》的论域中。与此同时,张东荪做出一系列改善与《新青年》同人关系的尝试与努力,最终在“五四”前使《学灯》与《新青年》逐渐确立“立异以求同”的对话关系,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同路人”。《学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具有不小的影响和地位,以往学界对其研究相对薄弱,尤其忽视了它对《新青年》态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1925年2月周作人发表《十字街头的塔》,反映了他对学院文化、革命文化的双重不满。"十字街头的塔"的选择,在客观上滥觞了"十字街头"与"象牙之塔"截然对立的话语方式,是1928年革命文学倡导,1930年代不同政治、思想文化倾向的文学,几乎相一致运用这一话语方式的根源之一;同时这也为学院知识分子不敢正视或逃避严酷的社会现实斗争提供了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8.
秦国伟 《理论界》2014,(6):90-92
五四时期"中国梦"的双内核是富强和文明,这是摒弃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结果。五四时期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是"新青年"。五四时期追寻中国梦的偏差有:以文化改造文化,文化为政治买单;对待传统文化武断粗暴;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过于理想化。  相似文献   

9.
从“盗火”到“理水”——《新青年》文学翻译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强 《晋阳学刊》2008,(6):105-110
五四时代是一个西学东渐的时代,西方的文学作品蜂拥而入。《新青年》作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旗帜和号角,自然承担起了翻译的重任。作为“一代名刊”,《新青年》的文学翻译不容忽视。《新青年》共翻译了40多位外国作家的100多篇文学作品,其中以屠格涅夫、泰戈尔、莫泊桑、王尔德和易卜生等作家的作品居多。从对源语作者定量分析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会发现《新青年》当时的翻译存在着严重的“误读”现象,但这在当时却是一种策略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倪焕之》是五四新文学的重要收获之一。小说立足于大时代的社会动荡 ,聚焦于五四之后新青年的情感教育问题 ,在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倪焕之的希望与失望、昂奋与幻灭 ,是五四之后一代新青年知识分子的共同遭遇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五四”时期的尊孔现象是一学术难题。从青年学角度分析可以看出,青年诗人郭沫若对孔子及其学说进行了诗人艺术化情绪化的曲解改造,他与“新青年”派的对立和封建旧营垒与“新青年”派的对立有名根本出发点的不同。郭沫若的曲解是一种新价值观创造的需要,他在孔子身上提取了时代所需要的东西,并且提供了观测传统的全新的眼光。但这种眼光当时缺乏实践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重读鲁迅《呐喊.自序》,我们能够发现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的鲁迅与其他更积极的新文化运动的鼓动者之间的思想分歧。鲁迅的“五四”有别于一般“新青年”的“五四”,对这种差异的把握将有助于我们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历史复杂性的理解,并最终走出今天关于五四评价的种种争议,寻找理解中国现代文化与文学的共同思想平台。  相似文献   

13.
《文学改良刍议》在"温和"的行文之中实则是相当革命的内容,完全颠覆了中国古代文学既有的雅俗格局,为中国现代书面语的转型以及现代文学语言的诞生开拓了新的空间。《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立一个整体的文言与白话二元对立,而由白话取代文学的历史与现实的场景,必然涉及到空前的复杂性。《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一文,"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思路表明胡适的白话思考与倡导的重大进展,"国语"的标出使得之前文言、白话二元对立的诸多问题都化零为整,而得到极大的超越。胡适这三篇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最为重要的论文,构成一个重要的语言文字变革的空间,并开放而不断生长。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最重要的刊物《新青年》后期出现明显的转向.这与其创始人陈独秀的思想转变密切相关,而直接诱因则是陈独秀不再继续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此事既与校外的新旧之争相关联,也涉及校内的大学体制构建,以及与办学取向异同相关的人事之争.而陈独秀在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转移,及其主张的谈政治与《新青年》侧重思想的既定方针之间的紧张,还需作进一步的考察.与思想倾向关系不大的经费问题,反倒可能是使刊物与中共联系起来的一个实际考量因素.重新探讨《新青年》转向的因缘脉络,由此揭示出“五四”远比我们认知的更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5.
赵帅 《学术月刊》2023,(12):173-190
《新中国》是“五四”时期的重要刊物,既往研究多发现胡适与其有密切关系,甚至断定胡适为杂志主持者。实际上,《新中国》背后涉及一个更为复杂且庞大的“报政网络”,其中包括北京政府的官员与南北报界的报人。具体而言,杂志是在北京政府总统徐世昌的支持下,由时任财政部次长的张弧出资赞助,报界闻人钱芥尘与叶恒牵线组织,网罗南北报人名流参与撰述。胡适因与钱、叶二人曾共事于《竞业旬报》《大共和日报》的交谊,同《新中国》产生关联,在1919年初《新青年》同人初步分裂后,他曾一度将接办《新中国》作为其独办《新青年》未果的替代方案,终因《新青年》同人的反对而搁置。依托“报政网络”办刊宣传新思潮的方式并不为新派人士所接受,《新中国》因此被视为由军阀官僚赞助、假冒新思潮招牌的杂志。自第二卷起,受张弧资助、总理靳云鹏支持的《又新日报》派出记者张煊、顾君义、王小隐等人主理杂志,进行“革新”,对于旧文学、旧戏的喜好让他们有意区别于北大新派,使得《新中国》新旧兼采。考察《新中国》的创办历程,揭示“报政网络”的聚合离散,有助于重新理解“五四”前后政局与思想舆论界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6.
郭文深 《兰州学刊》2006,3(9):44-47
陈独秀在“五四”时期对宗教的认识与评述,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前期批判并力主废弃宗教,中期倡导基督教,后期批判宗教尤其是基督教。本文以《新青年》为主要资料,通过个案分析的方式研究“五四”时期陈独秀的宗教观。该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陈独秀思想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我们了解宗教的近现代变迁,及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鲁迅"五四"前后的个人阅读史表明,在文学革命于1917年初经由《新青年》提倡而兴起的时候,恰是他与文学距离最远、对文学的热情降至冰点的时候。由于"新生"文艺运动溃败体验的参照,鲁迅最初对《新青年》所开展的文学革命态度冷淡,他将文学革命视为一次"铁屋子"外的思想先驱对"铁屋子"里的普通民众的启蒙行动,难于成功;后来之所以决定介入,主要出于一种友情赞助的心态。为此,他秉持明确的"听将令"和"打边鼓"意识,这种相对边缘的姿态既使得他和《新青年》同人保持步调一致,扩大了文学革命的影响,又便于他坚持个性化的独立思考和文学表达,选择适合思想表达的文体,将思想文学化,从而对杂感与现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文体建构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胡适任教北大之初,由于所倡导的白话文遭旧派反对,学术水平亦遭师生质疑。尤其,不仅在《新青年》同人中,与太炎弟子不甚相得,而且在新文化派内部与陈独秀和李大钊关系区隔,故处境略显困难。为了打破困境,胡适必须拓展活动空间,建立自身人脉。“五四”学生运动爆发后,胡适因参与维持北大而得发展契机。但由于资历尚浅,虽勉为其难,实际影响相当有限。尽管胡适在师生中积极培植自身人脉,但效果不甚理想。为了扭转此不利局面,胡适针对“五四”前后的中国思想文化界不仅尊“西学”如“帝天”,而且教条主义倾向明显,加之国内趋新学人由于学术训练不系统,难以把握实验主义的要领,故引介方面效果有限以及《中国哲学史大纲》之实验主义方法论的示范意义不甚明显等因,希望通过宣传老师杜威所主张的“实验主义”,一方面阻遏社会主义思潮的“盲目泛滥”,另一方面建构其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话语领导权,以凝聚人气,从而推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挑起“问题与主义”之争。虽然,其说遭到蓝公武和李大钊的大力批驳,但胡适却在反驳蓝、李两人之说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其说,形成系统的实验主义方法论,初步建立其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话语领导权。  相似文献   

19.
"近代文学"研究实际是一个知识建构和人文积累的精神过程,其学科地位的确立、加强、耗散与位移无不随着时代精神的更迭与研究方法的革新而不断发生变化。五四一代学人奠基的"近代文学"与之后的"新民主主义论"不谋而合,都是为了建构"五四话语",确证现代主义神话的合法性。上世纪80年代"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提出,强烈冲击了以"五四"为源头的现代文学边界,在打破近代、现代、当代文学畛域的同时,建构了另一个"一体论神话"。90年代关于"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提出,为"近代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晚清文学大批的现代性试验与冲动得到了追认,"五四话语"显得更加暗淡无光。新世纪以来的"文化研究"催生了学科边界的位移与研究视野的新融合,期刊研究、意识形态研究、种族性别研究等视角为重新观察"近代文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新的学术生长点便不期然浮出地表。  相似文献   

20.
在讨论"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建构时,论者常常过分关注《新青年》对西方传统的引进,而忽略以中国民俗学探索为基本思路的《歌谣周刊》。以周作人与顾颉刚为首,《歌谣周刊》吸收了赫尔德及德国浪漫主义民俗学影响,从民族传统入手,既为白话文学提供了历史合法性,同时也开辟了西方影响以外的本土新文学资源。经由《歌谣周刊》的探索,周作人与顾颉刚从启蒙与寻根角度分别发展着自己的文化理论,而这两种文化向度也深刻影响着中国新文学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