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作者指出大生态包含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文章从大生态视野论述黎族生态,并阐明三大生态互动构筑理想的现代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发扬民主引导村民积极有序参政,关注民生正确处理村民的利益关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为民服务意识等层面,论述黎族地区和谐健康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从黎族的几类特征鲜明的原生态文化——宅居、服装、歌舞、图腾、纹身等方面挖掘这个民族的记忆,以期让更多人的了解黎族,走近黎族,并推动黎族文化走出海南、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本文指出民间谚语是人类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并通过解读黎族有关天文、气候、物候、时令及节气等民间谚语,论述其映射出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弘扬诚信讲礼精神、友好团结进步;倡导社会公平正义、开创教育公平新局面;农村公共事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农民等层面,论述黎族地区平衡有序的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海南黎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价值进行分析和阐释,认为其在自然、健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浓厚的生态价值,并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全国生态示范岛的时代社会价值深度契合,从而在价值取向上为黎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和生态美学思想,论述黎族古代纺织文化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心态向度考察、阐发、欣赏王阳明心学是全新的视角。心态向度的考察和研究表明,王阳明不仅对心态的微妙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有着清晰且系统的认知,而且对消极心态的危害性及其原因有深刻的揭示。在此基础上,王阳明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致良知”为核心,具体表现为立志、言善、纯理、万物一体等相互关联的化解消极心态的方法体系。王阳明关于心态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不仅蕴含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和心理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史、心理学史上的重要智慧,从而也是建立中国哲学、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资源;而且对疏导个人心理障碍、化解社会中诸种消极心态都具有特殊的启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绿色运动、将生态学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一种社会思潮,其产生与苏联模式有一定的关系。生态社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当代西方生态学、未来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的理论。生态社会主义提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地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彻底的批判,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描绘。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五位一体”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生态社会主义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来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气象生态、地理生态、水域生态、植物生态和动物生态五个方面探讨黎族地区自然生态圈层结构(黎族居民是自然生态圈的核心,对其阐述将另外成篇,故未纳入本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历史渊源,民族文化心理,学校教学质量等多层面探讨制约和影响海南民族地区黎族英语基础教育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思想史上 ,人道主义思想源远流长。在西方 ,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前 6 0 0 - 4 76 ) ,关于人的研究就占有突出地位。古西腊德尔斐神庙上的箴言 :“认识你自己” ,道出了古代“人学”的先声。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 ;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特也提出“人是第一重要的”命题 ,直至亚里士多德这位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作出了“人是两足的动物”“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政治的动物”的系列判断 ,从人的形体、思维和社会生活等方面 ,对“人是什么”作出了全方位的回答。在东方 ,中国自春秋战国 (前 770 -前 2…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生态利益与民族生态政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损害了民族地区的生态利益,导致我国民族生态政策的创新,这对保护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生态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宗教慈善的思想基础根基于"万物有灵"观念。少数民族宗教的氏族血缘性和小群体性的根本特征决定了少数民族宗教慈善行为的民俗化倾向明显,与日常生活紧密粘连以及慈善行为的自发性与朴素性、集体性与宗族的权威性等主要特征。也正因如此,少数民族宗教慈善的局限也非常明显,表现在慈善资源有限,慈善主体与客体"熟人化",慈善组织的非专业性以及宗教慈善的特殊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18.
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具有生态区域性特征,是一个具有生态演替的人工系统。但目前民族地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从广度、深度和可持续性等方面都还没有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平衡发展的生态链。对此,应构建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使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理念;完善群众信访制度,畅通农民利益表达渠道;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构建民族地区城乡和谐发展新机制;增强民族地区基层党政干部和农民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水的崇拜、传统节日、文身和口头语言民俗等层面,对黎族与南方百越后裔诸民族民俗加以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卫芳菊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3,24(3):44-48
本文论述了道家关于热爱自然,顺应自然和复归于自然的环境伦理学说。道家主张“天人同源”,强调“天人和谐”,反对“以人灭天”,崇尚“本真自然”的文明道德,追求“物我两化”的理想境界,这一古老的生态智慧,对于当今人类保护自然环境的主题思想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失为一盏指路明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