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殿军 《学术界》2015,(2):65-75,324-325
东南沿海城市是少数民族的重要流入地。城市少数民族人口迅速增长,民族关系复杂化,城市民族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把握东南沿海城市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城市民族问题,完善城市民族法律法规体系,注重各族群众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培养,依法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冲突,加强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的制度化建设,引导少数民族群众依法理性维权,是完善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促进民族问题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中提到要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社会问题,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和谐。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事关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在这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原有的村规民约与现行国家法的关系值得探讨。村规民约是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村民自治和自我管理的有效手段,作为国家法律的补充,对维持乡土社会的秩序和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村规民约存在于国家法律相冲突的情况,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妥善解决其中的问题,寻求二者的良性互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安然 《新疆社会科学》2022,(6):110-120+178-179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法治话语演进,体现了我国民族事务法治建设由宏观构建至微观聚焦的转型,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已成为我国当前民族事务法治建设的核心任务,而刑事司法是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重难点领域。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民族因素在刑事案件定罪量刑中的功能亟待教义学的条分缕析。由于社会文化发展相对落后、顶层设计要求不断提高与理论研究供给不足等原因,涉民族因素刑事案件的特殊性应得到承认。通过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厘清、涉民族因素刑事案件范围的厘定以及对民族习惯的刑法体系地位的明确,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刑事司法困境可得缓解。  相似文献   

4.
简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民族关系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影响社会矛盾、关乎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它与和谐民族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分析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及其特殊性,阐述了其对新时期民族关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强调民族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提出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促进和谐民族关系的政府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政治文明理念在中国民族问题上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从本国实际出发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伟大创举,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完善,已经形成为比较成熟的组织和运行机制.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要妥善处理国家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区域自治、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的问题.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保障作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进一步完善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的制度.妥善处理文化先进性与多样性的关系,繁荣发展民族文化.完善民族法律法规,推进民族事务法制化.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客观上需要通过政治文化建设来解决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现实难题,决定了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普及社会主义性质的参与型政治文化;强化正确的国家观与平等的民族观的宣传和教育;加强民主法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新宪法关于民族方面的条款的最显著特点是,彻底贯穿着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比如: 新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国务院有领导和管理民族事务,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的职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  相似文献   

8.
公民教育是社会通过培养,使公民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责权主体,成为在政治、经济及其社会生活中有效成员的过程。本文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教育;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法治建设;创新教育手段、丰富教育内容;营造民族内涵丰富的公民文化等四个方面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教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新世纪民族工作,集中体现了党的历史任务与民族发展主题的统一,它为新世纪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深入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着力研究和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社会生产力问题提供了强大动力;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现代化进程,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为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团结稳定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民族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必须统筹、协调和加快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的经济基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切实保障各少数民族地区依法参政、议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和提升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抓住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以民族和谐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组成部分,法治是市域社会治理的重要内涵和依托。依法治市是市域社会治理题中应有之意,以此为切入点,阐述市域社会治理法治保障的重要意义,从加强立法建设、行政执法、司法保障、法治监督、法治服务和法治宣传方面提出完善市域社会治理法治保障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团结进步的民族关系事关青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国家主权利益,故应以法治系统论的思维,构建集社会文化条件、法治保障以及民族经济发展权为一体的系统性机制。其以社会文化条件为基础,以法治为价值引领,以经济社会发展为民族和谐与互信的物质支撑,并以权利思维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关系构建的未来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西部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特殊性我国的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有着极大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但表现为地理闭塞、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落后,而且表现为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上的极大差异。这是个多民族相对聚居又相对混杂、民族关系极其复杂的地区,全国55个少数民族,绝大部分集中在这一地区。在这里,尽管各民族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有着共同的命运和某些共同的文化心理,但每个民族又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传统文化——表现为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民族文化意识和文化心理结构。可以说,西部地区在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口素质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我国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相对落后,这与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偏低有重大关系。民族地区要加速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一)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较小,但其分布的地域广阔,仅民族自治区域就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建国40多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开发民族地区,使之得到了较快…  相似文献   

15.
一个民族的特殊性在于具有独特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社会习俗、价值观念、民族历史等构成的文化内容。在现代化过程中,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民族文化必然受到冲击。民族地区或少数民族对待文化变迁,应当逐渐从文化的自在走向自觉,反对片面的文化观点,科学认识文化的先进性与落后性、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本民族文化与异文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充满活力的新型民族文化体系是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建设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客观上需要通过政治文化建设来解决民族地区的诸如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政治认同逐步消解,现代政治认同逐步强化;政治人格呈现多重性,并从依附型转向独立自主型;政治态度逐步趋向主流化,由弱视政府趋向政治热情等问题.民族地区在经济、文化、宗教方面体现的现实难题,决定了建设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提高政治参与意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部的少数民族对于在民族社会发生的、能够凸显本民族成员之间文化联系和情感认同的内部事务所享有的自主管理权利,具有法律原则和法律权利的双重属性。权利的主体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聚居少数民族,客体是本民族内部事务,包含自由权和请求权两方面内容。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的规范路径实现对本民族内部事务的管理。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在权利保障的过程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海拔民族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海拔民族地区,地处高原,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而且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传统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这些特殊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决定了该地区突发事件具有特殊性:高海拔环境、民族性、难以控制性。很多情况下,该地区发生的一般事件,由于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等因素,有时会上升为突发公共事件。同时,由于高海拔民族地区大多地处边疆,加强该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高海拔地区地方政府应不断提高其应急管理能力,积极发挥当地民众的作用,不断完善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社区矫正是行刑社会化的刑罚执行工作,目的在于强化犯罪防控体系,防范犯罪和减少再犯率,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的和谐因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和谐是其必然要求.西藏的社区矫正工作是结合民族地方的特殊政治、经济、文化因素而开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犯罪控制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和促进少数民族罪犯人权保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挑战及回应:全球化的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公民理论的最新发展,公民文亿权利的保障已经成为重要内容.具体到中国的少数民族来讲,原先作为特定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有机统一的共同体存在的少数民族,就逐渐发展为主要作为特定文化形态共同体存在的少数民族,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就显得非常突出.而在全球亿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所以,国家要通过文亿扶贫、文化建设、文化管理等措施来尊重和保证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从而使中国在实现现代民族国家转型中达到统一性与多元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