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岗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3-97
晚清政治小说以全新的叙述起点,设计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给人们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也开启了中国小说关注社会现实的大门。在传统农耕社会人们的社会理想是陶渊明《桃花源记》里描绘的古典乌托邦图景。晚清政治小说想象和描绘了未来国家景象,实现了对古典乌托邦的超越。政治小说内容的功用性超过形式的艺术性,另外政治小说本身属于上层知识分子的集体愿望,没有体现普通民众的想法,因此没有实现最初的设想。但政治小说毕竟带给人们无限的的憧憬。 相似文献
2.
龙抬头节是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在我国北方地区极为兴盛。依据山西各地方志岁时民俗资料,对清末民初山西地区的龙抬头节节日习俗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揭示出一定的岁时民俗所反映的文化含义,以及与相应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陆和健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1):117-120
清末民初,江苏地区遭受了以水旱灾害为主体的自然灾害的侵袭.在1895-1919年的25年中,江苏共受灾1200多县次,受灾范围广,灾害严重,特大灾害频发.自然灾害的产生既与江苏地区的气候条件、地质地貌有关,也与社会因素密不可分,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对清末民初江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林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1):87-94
清末民初时期的文学像走进了无出路的死胡同,而“五四”新文学的出现更像无所凭借的“大爆炸”。从清末民初到“五四”的文学演变的历程,不是顺承,而是逆接。与其把前者看成新文学的序幕,不如把它视作悠久的古代文学的尾声。清末民初存在各自分流未能连通的思想观念、表达语言和文体文学变革这样三条线索。其时“士大夫之中的明白人”未能将这三条变革线索整合为一体,此事有待于“五四”新一代人完成。文学演变顺承不行,转而逆接,背后存在人的代际更替。 相似文献
5.
言情小说虽然历史悠久、作品众多,但言情有余,表现社会不足;而社会小说则注重政治功利性,缺少言情的成分,清末民初的社会言情小说则弥补了两者的不足,将言情和言社会完美结合起来,开创了小说的新形式,具有不可否认的文学史意义。在晚清民初动荡的政治形势下,社会言情小说区别于同时期的其它小说,在文学史和时代史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首创意义。 相似文献
6.
晚清民初是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时期,中国文化曾呈现出一种离异传统向西方近代文化靠拢的趋势。作为这一时期文化人格代表的知识分子们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文化转型过程,他们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以其独有的敏锐,洞悉社会,充当着时代发展的先锋,为拯救中国冲破传统的藩篱,向西方文化寻求真理,然而,恰恰是他们当中为数不少的一部分人又奇迹般地从离异传统走向文化回归之路。晚清民初的社会现实和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本身的思想气质,以及这一时期的世界潮流是促成晚清民初中国知识分子文化回归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孙霞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5-19
清末民初,庚子赔款、教民冲突以及新政的推行导致了民众对统治当局的官、绅日渐不满,不满情绪的长期压抑迅速激化民变。预控不力的地方官员在事件爆发后无力平息民怨,使得民变进一步恶化。民众的暴动行为是对政府权威性的挑战,也是地方社会失序的表现。层出不穷的山西民变冲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最终山西在武昌首义后迅速响应,建立了新政权。 相似文献
8.
李珍梅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36-38
李贽是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内容丰富,别具一格。他肯定私欲的合理性,重视商业和商人;主张因材施教,提倡经世致用;主张“三教本一”和“三教平等”等。这些思想均对晚清山西思想解放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赵家晨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4(1):71-76
清末民初之际的同光体诗派在词体观念上一方面主张词体要上通骚雅,蕴有寄托,要能反映风人之旨,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另一方面保持词体的独特性,要能蕴藉含蓄,清空骚雅,以最大程度彰显词体言情功能.他们注重词的音乐性,主张按乐律校词、填词,并给出明确的学词途径和研治词学的方法.在词作审美上,他们既推崇南宋词之骚雅,又歆羡五代、北宋词之神穆,既喜爱婉约空灵词风,亦兼容豪放旷逸词境.与晚清四大词人相较,同光体诗派的词学观念更为通达,已明显显现现代词学的雏形. 相似文献
10.
“日本教习时代”虽然时间不长,前后不过十年左右,但却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对清末新政时期的师范教育影响更大。师范教育是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从事师范教育的日本教习也最多。因此,有必要分析清末日本教习的构成、分布状况、所授课程、关键人物在师范学堂的活动等问题,阐明清末日本教习在中国师范教育近代化中所起的作用,反思其弊端和对当前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牛保秀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2):93-101
义学是清代中国乡村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晚清山西,义学逐渐取得国家、绅士以及乡民的支持,破除寺庙文化的阻碍,在乡村社会不断扩展。在义学取代寺庙成为乡村重要公共事业的过程中,透过绅僧冲突、僧民冲突诸多事例,可以看出义学的发展推动着山西乡村社会文化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和重构,促使其朝着近代化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2.
颜俊儒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Z1)
本文以晚清到民初为例 ,从发展生产力的指导方针、实施举措及实际绩效三个方面 ,再现了中国人民追寻先进生产力的心路历程 ,以期资政于当前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内容简介:浙江省文化工程项目"浙江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含上古到五代卷、宋元卷、明代卷、清代前期和中期卷、晚清卷、民国卷和当代卷七卷。此次出版了晚清卷、民国卷和当代卷。晚清卷描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洋务运动时期、清末时期浙江的科学技术传播和研究活动以及科技教育的演进历程,同时叙述了晚清时期浙江在传统中医药学和民间传统工艺技术方面获得的新 相似文献
14.
晚清徐州煤矿的“家族代际传承”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新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99-103,131
早期徐州利国矿局胡氏父子传承时间较长,传承者年龄偏大,传承任务艰巨,采取递进交接方式,是颇具特色的"代际传承"典型.父子"消极"与"积极"相矛盾的传承意愿、弱小企业与恶劣环境相竞争的事业背景以及"传统"家族与"现代"企业相调和的制度安排,构成了渐进传承的历史动因.渐进传承中的"历练"促进了成功,传承满足了家长传承事业、家庭避免内讧、家族获取利润的诉求,传承实现了权力平稳转移、企业继续发展,无论从家族或社会满意度考察均属成功.同时,渐进传承中的"迟缓"又局限继承者的视野,导致抱守旧业的局面,限制了家族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陈康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
铁路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中的一件大事,冲击着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也改变着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面貌。探讨了道清铁路对推动近代焦作区域经济、人口结构和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与作用,得出了道清欠路的修建与营运是加速焦作社会经济变革的根本原因之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宋师亮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3):69-71,78
晚清时期,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传统意识形态崩溃,接受西方思想文化影响的现代知识分子试图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念来改变中国的命运,求新、求变成为时代的中心话语.而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又形成了知识分子的躁进心态.在这过程中,缘于英国、盛行于日本的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政治小说进入了中国政治活动者的视野,适应了清末人们的社会心态,成为晚清小说创作的第一个主潮. 相似文献
17.
周邦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1):21-25
晚清时期,受鸦片暴利的驱使,四川省广种鸦片,川土的销售和消费都很旺盛,烟土税也成为全省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但旺盛的鸦片生产和贸易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引起了乡村地区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动,使经济与社会发展更趋畸形,因而四川也成为了禁烟的重点省份.经过几届政府官吏的努力,四川省的鸦片在清朝覆灭前几乎禁绝,有力地维护了社会正义,但也使当时一些农民的生计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8.
黄文治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103-108
1915年,日本对华提出旨在灭亡中国之“二十一条”要求,中国人民作出了广泛深入的反应。陈景韩作为晚清民国名报人,是新型知识分子的代表。这期间其围绕“二十一条”交涉在《申报》上刊载近140篇时评文章,倡扬其救国理念及目标。其救国理念虽有朦胧不清晰之特点,但偏向理性,启蒙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