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新兴经济创造了巨大的机遇,微商正以不可阻挡的趋势走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行微商创业,但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主要探讨大学生微商创业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正确迈开创业步伐,从微商创业中收获更多的经验,为以后的社会实践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微信作为当前影响力最大的即时通信平台,其朋友圈的社交功能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交往行为,本文利用网络虚拟田野考察法调研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交往行为产生的具体影响,并据此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微生活方式下大学生交往行为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3.
微信朋友圈作为新媒体技术中新兴的沟通平台,受到大学生群体的普遍关注和使用,成为大学校园中隐形的精神社区。本文是对朋友圈流行现象进行文化解读,以求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征,积极引导其运用好新媒体媒介,以社会正能量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基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创业,为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一群体的创业意向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者在全国多所高校进行了试验。研究表明,大学生创业主要是在电子商务的平台上,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微平台,这样的微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每个人都做起了自己的小老板,有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平台,这种商业不仅节约了时间,节省了人力物力,也是一个很新潮时尚的行业,投资少,大家起点一样,在学校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5.
本次研究以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和戈夫曼的拟剧论为视角,用spss对在延边大学内回收的183份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对社交依赖性、印象管理的程度等变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并得出自我评价较低的人更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印象,所以会通过刻意的自我美化来获得同辈群体的关注和认同感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手机依赖症微信依赖症逐渐形成。在这一依赖社交APP生活现状的背后,又会出现另一种新的自我感触——微信孤独感。随着微信孤独感的蔓延,社会个体轻则疏远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重则产生人格分裂、精神空虚和自我迷失。积极主动地打开心扉,倾听自己的诉求以及大量阅读都是社会个体正视纷繁复杂的微信朋友圈,合理解决自身孤独感,正确对待现实朋友圈,行之有效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微信朋友圈广告这一主题,结合具体案例,探讨现阶段我国微信朋友圈广告的分类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综合具体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以期促进微信朋友圈广告的持久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成为当前我国一大消费主体,但是由于我国法律等多方面的不够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消费侵权案件层出不穷,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微商在大学生群体中备受欢迎,这一经济模式所带来的大学生消费侵权案件逐步增多,大学生消费侵权的维权工作也倍加艰难。基于此,分析分析对微商时代下大学生消费侵权维权进行分析与研究,为大学生消费侵权维权提供有效的保障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本文从微商时代我国大学生消费侵权维权困难入手进行分析,继而提出应对微商时代大学生消费侵权维权难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9.
正社交用户以及数据是否真的是进军电商的必杀绝技不敢妄下评论,但必须看到对于用户最能刺激其下单的还是合理的购物情境。有些时候我们以为手握流量万事大吉,却万万没想到流量并非万能。腾讯觊觎电商已久,当年推拍拍,宣布永不收费,并利用腾讯旗下各种入口进行流量导入。当年有舆论称QQ的弹窗足以支撑腾讯的电商大计。现在想想还很是荒唐,对于电商行业而言流量自然是重要的,但也告诉我们单纯有流量而缺乏完整购物生态其流量多数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0.
微信朋友圈和微博是目前在青少年中最为流行的两类自媒体,它们对广大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在深入分析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在关系的性质、信息传播的速度、受众及可传播的信息量等四个方面不同的基础上,提出这两类自媒体对师生关系影响问题上具有不同的优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通过有选择地使用微信朋友圈或微博这两类工具,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网络空间里特有的虚拟性,时空分离性,行为活动的隐匿性等对大学生正在形成的人格有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促进了当代大学生民主,平等意识的形成,独立自主人格的养成,开阔视野的形成,养成开放的思想及对多元文化因素的宽容度外,另一方面。网络世界中多种角色的扮演给大学生带来了双重人格。现实适应问题和人格的退化的问题。针对上述情况,除了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外,还要求进行网络道德建设,用道德来约束和规范行为。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目前,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经济进步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大学生职业规划便十分重要,其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水平,还可以使学生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鉴于此情况,本文将重点围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其就业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此为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尤其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个人理想、价值取向日益显现出多元化倾向,在强调个人理想实现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把多元化的个人理想统一到社会理想的大目标上来,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切入,深入分析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相互关系,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学业焦虑是大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一种不良情绪,会影响其学习和生活。学业焦虑是由于对就业和学习之间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或者在学习方法方面存在误区引起的。通过分析大学生的学业焦虑的表现、身心状况及其择业特点,列举应对学业焦虑的方法策略,以帮助大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5.
微信朋友圈是青少年进行线上表达和建构自我的理想场域。基于虚拟民族志的探索表明,青少年在朋友圈的线上的"我"具有真实性,它存在于自我相关资讯的持续分享中,其表演方式是展示而非告诉。圈子里的朋友关系建基于交谈事件而非共享情感。总体而言,青少年在朋友圈里的"我"是其"更为真实的理想形象"。这些线上的"我"们彼此孤独地相伴,常驻于各自的心,却终究相望/忘于彼此的"江湖"。  相似文献   

16.
社交媒体已渗透进人们日常生活中.以往研究大多聚焦于用户如何采纳、使用某一社交平台,对特定用户群体"不使用"某种社交媒体的情况关注较少.基于对微信朋友圈消极使用现象探究,发现用户出于自我表达的观众可及性、互动可能性的"想象",以及持续性印象维持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表达前容易反复自我审视产生社交疲惫感,进而选择退出;大多中辍后倾向于转移到同龄群体为主的强关系聚集的社交媒体,享受小范围观众舞台的安全感;看似消极的中辍行为本身成为他们寻求自我认同、提升社交质量、蜕变为理想成人的路径,具有自我同一性确认的探索意义.中辍行为赋予每个社交媒体以不同距离感知,帮助用户重新确认自我的主体性地位,通过有意识发展深入交往关系,提升情感反馈质量,借助驯化技术和掌控社交边界的感知来对抗不确定性的风险压力.  相似文献   

17.
历史虚无主义言论的传播,导致大学生对共产主义产生信仰危机,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怀疑,并产生错误的历史观和价值观。造成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宣传、教育等部门的责任,也有学校、媒体及普通公民的责任。基于此,我们认为国家应加强"四史"教育、影视作品的审核和网络舆情的监测,对违法者坚决予以打击。高校及教师应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将"四史"学习融入课堂,通过开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努力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媒体应尽到"把关人"责任,加强信息审核管理,积极弘扬主旋律;公民应努力提高媒介素养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市场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影视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对影视文化定义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重点讨论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随后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针对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消极影响,我们应采取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的日益更新,影视文化的传播更加便捷和广泛,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分别阐述当代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最后针对如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是大学校园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本文将就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和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要求进行阐述,以其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视,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