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深入、全面探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落实,《西北民族研究》编辑部、国家民委重点人文社科基地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和甘肃省民俗学重点学科建设基地联合邀请宁夏《回族研究》、青海《青海民族研究》和《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等四刊有关办刊学者,共同研讨的"‘一带一路’:文化先行战略与跨文化对话"高峰论坛于2015年10月24日在丝路重镇——兰州市顺利举办。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恿见》精神,明确认识和唤起全社会保护意识,探讨具体落实保护工作会议任务,做好“名录”申报工作;及时互通信息,交流经验、研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西北地区积极有效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由西北民族大学主办,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甘肃省文化厅联办的“实施西北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暨“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挂牌仪式”7月20日在西北民大学术厅举行。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周宜兴、国家民委教科司赫英杰副司长,文化部社图司孙凌平处长、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主任刘茜以及有关省、区文化厅、西北民大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和挂牌仪式。出席会议的还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联、中央民族大学、辽宁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和陕甘宁青新及北京各地相关高校的一流学者;“保护工程试点项目”的负责人,各省区从事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地、县市行政基层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西北民大民间文化、民俗学、民族学专业的在读博、硕研究生等200多人参加开幕式和学术研讨会。研讨中,穿插了到“花儿传承基地”的临夏州和政县松鸣岩实地考察,听取和欣赏当地传承“花儿”的做法和各族民众演唱“花儿”保护工程甘肃试点的环县道情皮影现场进行研讨、参观和保护实践考察。原在西北民族大学社会人类学民俗学学院成立的“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经过扩充,结合课题项目聘请、整合校内外专家、著名艺人和传承人完善机构,正式对外挂牌开展研究,今后努力办成以西北地区为重点研究民族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操作技术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级人才培养为己任兼学术和社会文化工作为一体的教育学术部门。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2014年11月1日,西北民族大学学科办主办,《西北民族研究》编辑部、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承办的"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与民俗学学科建设圆桌恳谈会"在兰州召开。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世界宗教研究所叶涛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杨圣敏、丁宏、王建民等教授,北京大学王铭铭、高丙中、陈岗龙等教授,北京师  相似文献   

4.
《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北各民族在行动》一书除卷头语和编后共包括4部分,共计收录论文32篇,近37万字。对西北各民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等工作做了很有见地的论述。该书学术敏感性强、资料收集准确、消息传递迅速,在以下几方面颇有新意:  相似文献   

5.
时值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西北民族研究》学刊社、甘肃省民俗学会、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民族学学院、新疆少数民族文  相似文献   

6.
“清单编制”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为各缔约国规定的义务,也是在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实施《公约》的基线行动。自2005年3月在巴黎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编制专家会议”以来,《公约》秘书处多管齐下,从组织区域或次区域研讨会到举办“培训师培训”工作坊,从开展试点项目到推荐示范性个案,积极探索国家层面和学科间不同的清单编制方法和方案。与此同时,相关缔约国也在清单编制及其体系化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本地案例和操作经验,包括中国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遵循《公约》精神——“根据自己的国情”——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2011年1月,秘书处为推进“全球能力建设计划”建立了《公约》培训师网络,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与清单编制》[1]小手册在内的“《公约》工具包”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在线发布。2015年11月,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的要求,秘书处开始着手为各缔约国实施《公约》编写专门针对清单编制的原则性说明文件。2017年10月,基于实施《公约》的前十年积累的经验、案例乃至问题和...  相似文献   

7.
结合国际文化遗产法这一领域的兴起并基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文章提出非遗保护的国际标准问题,即"人权""相互尊重"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因应非遗传承以人为依托的特点,这三项国际标准之于非遗保护的意义分别指向人的本体、人际关系和代际关系.《非遗公约》丰富的国家实践已表明,尊重人权是公约各项原则的根本,相互尊重是具有根本性地位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是非遗保护工作的行动目标."十四五"规划已将非遗保护列为我国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适逢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十年以及《非遗公约》生效十五年,重视《非遗公约》的解释问题并使之与我国法律进一步对接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4年8月, 随着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我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河南开封市朱仙镇木版年画,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我国,56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民族的传统民间工艺,朱仙镇木板年画的制作技艺在其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9.
自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巴黎第三十二届会议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和保护工作就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以此为契机,各种旅游文化节应运而生.本文以"中国瑶族盘王节"这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模式为例,试图阐明以政府主控的旅游文化节给本民族"精神家园"可能带来的危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的"迷失",主体或"缺场"或"失语",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挑战,值得我们深刻地反思.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信仰的密切关系。在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刘锡诚的论文阐释了民间信仰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民间信仰不是"烫手的山药",而是属于文化的范畴。民间信仰弥散于民众的生活之中,是民众生活中的精神布帛,这种状况是历史的必然存在。他主张以民间信仰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的观念而置换"迷信"的背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基因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东亚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志永 《民族学刊》2011,2(5):89-90
2011年7月16日至7月18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东亚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绵阳召开,会议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西南研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共同主办,韩国亚细亚民族造型学会、日本亚细亚民族造型学会协办。  相似文献   

12.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达《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件。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我们看到:紧接4月,北京,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国已列入立法规划,“相关法规出台的日子已越来越近”。挨着5月,北京,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国家民委、财政部、宗教局等9部委共同建立部际联席会制度并举行第一次工作会议。目的是为了统一协调解决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到了6月,北京,文化部一马当先,召开“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回顾总结;部署了下一步主要工作。进入7月,苏州,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论坛》,为促进遗产保护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主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实践·方法”;此会旨在“创造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向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提供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亟须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充分沟通、对话、研讨并达成共识的平台”接着7月20日-25日,兰州,西北民族大学得到文化部支持,联合“保护工程国家中心”、甘肃省文化厅共同主办“实施西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暨“西北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挂牌仪式”。已得悉,从8月开始各省区将申报各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名录”。省区县市4级代表作“名录”体系建立前奏早是如火如荼,省级名录申报及其专家论证会议已是此起彼伏。制度下的行动已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热潮。凡此种种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信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国家积极主导;其意识,在中国社会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这是令各族民众十分欣慰的。  相似文献   

13.
本刊综合 《民族论坛》2014,(6):F0003-F0003
正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据主办方介绍,此次举办湖湘记忆——2014"文化遗产日"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旨在充分宣传和展示湖南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近几年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果,让人民群众在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刻内涵与无穷魅力的同时,更加深入了解"非遗"、热爱"非遗",自觉地加入到保护"非遗"事业中来,进一步促进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科学发展,把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4.
同样是跨体系的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在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间对话、建设和平文化和谐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一方面,教科文组织创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和框架能够为"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在文化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思路;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目标,又使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贯彻实施能够落在比较扎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5.
~~实施西北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舍群力~~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21世纪被引入中国的一个新概念。著名评论家向云驹先生在其著作《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说,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无论就其技艺传承还是其所含的民族精神,都是人类的天才创造,是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立刻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迅速在中国掀起了申报热潮。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国术武艺作为优秀文化表率首当其冲,功不可没。目前形成了以政府主导、民间参与、学术支持三足鼎立的格局。其中,传统武术作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不可回避的重要场域,与竞技武术存在诸多区别。本文主要以梳理历史脉络为前提,针对中国传统武术在"非遗"保护实践的背景,以陈式太极拳、武当武术、邢台梅花拳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气脉贯穿的历史传承和法理要义,谈中国传统武术在"非遗"保护视域下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4月11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土族《格萨尔》说唱"中期总结及规划会议在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顺利召开,特别对《格萨尔》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建成了"格萨尔文化展厅",甘肃省文化厅非遗处副处长薛占平、西北民族大学副校长何烨分别发言,肯定了此项工作在保护文化遗产和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为新建成的"格萨尔文化展厅"举行了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保护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守护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精神家园,也是对少数民族人权的维护。本文以中国现行法律制度建设为视角,从立法、行政、司法各环节总结概括出中国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个主要特色做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行法律制度中具有相对独立地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立法先行,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较早地受到法律保护;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行特别政策措施,使其得到比以往更有效的保护;勇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救济先河,使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从应有权利、法定权利成为现实权利。  相似文献   

19.
自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文化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更名为“活态遗产处”以来,“活态遗产”这一术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文化治理领域。文章以这一具有风向标意涵的重要事件作为历时性观察的坐标原点,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形成和发展进程中产生的相关政策文件,采用循证研究法系统梳理和分析与“活态遗产”这一术语引入和使用高度相关的一系列重要事件。“活态遗产”术语来自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尽管出发点不同,但在“活态遗产”的概念化发展和政策化使用上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学理基础以及相似的关注点转向,且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使命与任务密切相关,可谓殊途同归。在国际层面,将“活态遗产”术语引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实施进程,有利于提升包括缔约国在内的各利益相关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属性的认知,打破“物质”和“非物质”二分法,促进不同公约的协合增效,从而加强对各类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在国家层面,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活态遗产”这一术语的强化使用及其政策语境,有助于推动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格局,对全面思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教育进校园,是一项弘扬民族文化的创造性举措,是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更对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本土认同感、责任感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明调"项目走进校园的音乐教育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融入本土文化之中,从小识非遗,从小学非遗,从娃娃抓起,更好地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