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彝族社会中"尔普"形式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巫达 《民族研究》2004,(1):60-66
凉山彝族社会中的“尔普”(份子钱 )是一种礼物交换形式。对“尔普”的研究和分析 ,可有助于人们理解凉山彝族社会。“尔普”本来是维系彝族传统社会宗族内部亲属组织的纽带 ,由于文化变迁的原因 ,后来发展出了跨宗族的“尔普”新形式 ,又由于族群互动的原因 ,还产生了跨越族群的“尔普”形式。“尔普”形式的变迁是族群互动下的一种文化变迁形式 ,其动力来源于彝、汉两族的互动关系。彝族社会中“尔普”的变迁形式是人类学关于族群互动下的文化变迁理论的鲜活事例。  相似文献   

2.
郎维伟 《民族学刊》2016,7(1):91-92
近期有幸拜读由李仕安口述、马林英撰写的《百岁人生川康史——彝族老人李仕安口述记录》一书,掩卷之余,感慨良多,通览全书,特作评介. 该书的撰写人马林英教授与我在研究机构共事已有三十年,她专注于文化人类学在彝族和彝区方面的研究,思想活跃,田野扎实,治学严谨,著述颇丰.这是她第一次以口述史的方式书写凉山彝族的历史,该书所选口述历史的采集对象,为当今凉山彝族中屈指可数阅历丰富的百岁老人;其方法应用之娴熟,秉持了口述史尊重客观、挖掘事实、弥补文献不足的原则,通过采访和记录、发掘和认识历史相结合,围绕口述对象的个人经历与社会变迁的主题,呈现出凉山彝族在民国和新中国两个不同时代的历史场景.全书以突出的史料价值和一定的学术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和解读凉山社会历史的新视角,给人耳目一新,令人信服的感觉.具体来看,该书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3.
凉山彝族人口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以清代中叶为阶段的。在此以前,由于受制于物质生活资料及居住环境诸因素的影响,彝族人口增长的速度是比较缓慢的。但从清代中叶开始,凉山彝族人口迅猛发展,并一直持续至本世纪八十年代初。分析清代凉山彝族人口发展的原因及其由此派生的部分社会问题,有助于正确理解执行彝区的人口政策,使人口的增长同  相似文献   

4.
凉山彝族服饰是彝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生活等传统观念完整的和深层积淀的一种文化符号,是凉山历史变迁的缩影,它被许多历史学、文学、经济学和美学专家称为社会艺术的"活化石",并以其古朴、独特、庄重、适用的款式,美丽而和谐的颜色,以及来源于大自然的图案叙述着彝族民间许多古老的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5.
彝族传统环境法律文化目前存在"科学的生态法律理念被抛弃、良好的环境风俗习惯被破坏、合理的宗教信仰遭受打击、彝族传统环境法律文化研究不系统、彝族地区环境执法不严格、法治教育不足"等困境。要从统筹规划彝区发展、弘扬彝族传统法律文化、完善彝区环境立法、严格彝区环境执法、加强彝区环境法律教育等方面,推动彝族传统环境法律文化现代化,强化彝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一项学术史研究,通过重温和比较林耀华先生三次赴凉山彝族地区的考察研究,来探寻他所思考的民族地区现代化转型的经验与问题,以期有益于拓宽"藏彝走廊"的研究思路。林耀华在1943年初访凉山时,注意到彝族社会的头人、等级制和声望竞争的特点。这些特点曾经为明清时期的国家控制所利用,国家通过将头人收编为土司来驱使其按照国家意志征服其他夷部。而等级制的内在封闭性也形成凉山现代化改革的困境。林耀华在20世纪80年代的考察中发现,经济发展有可能是改变凉山社会精神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突破口。而在这个过程中,地方市场的发展仍需依托于政治关系来运行。  相似文献   

7.
书坊     
《中国民族》2015,(12):88-88
《我的凉山兄弟》作者:刘绍华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9这是一本文笔极优美的民族志,记录了四川凉山彝族等少数民族面对毒品肆虐和艾滋病频发所陷入的关于文化存续的抗争。这本书以全球化和现代性为理论框架,将毒品滥用和艾滋病等问题带入了更广阔的语境中。这本书的背后,是一场横跨10年、长达20个月的田野调查。  相似文献   

8.
宋阿依姆 《民族学刊》2019,10(5):64-72, 118-120
彝族主要聚居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民歌作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一种形式,它的特征是较为复杂的,同时也是鲜明立体的。基于当前彝族文化呈边缘化、断代式发展的现状,彝族民歌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发展彝族民歌也应从物质、人本、媒介等多个方面予以考察研究。通过比较可见,云南楚雄彝族民歌的推广发展先行,为四川凉山彝族民歌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四川省文化界对少数民族文艺的发展观念十分高远,因此,凉山彝族民歌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可期,大致可分为“点”“线”“面”三个层面的战略规划:推出“明星式”彝人歌手获取“流量”,重视新时代的彝歌基层教学、搜集整理、翻译和学术研究,以及利用现代传播形态体现彝族民歌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巫达 《民族学刊》2012,3(6):1-7,96
由于三星堆的许多文化现象(如巴蜀图语)一时不能被很好地解读,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目光转向与三星堆在地域空间上更为接近的西南彝族文化,试图从彝文来探寻三星堆文化里的"巴蜀图语"之谜。对彝族文化与三星堆文化关系的研究,应从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文字学等学科的视角,通过古彝语构拟、探寻古彝文符号及周边族群的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的关联等途径来进行,并组建一支学科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积极争取科研资助,以使"古彝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研究"走上国际学术舞台。  相似文献   

10.
当代彝族女性作家阿蕾以其细腻的笔法,倾力表现农村彝族妇女的喜怒哀乐,揭示彝族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人生命运,反思彝族传统的文化悲剧.她的小说语言风格独特,叙事结构多元,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浓郁,为彝汉双语小说创作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11.
多层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不同层面探讨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分析了正确对待宗教工作的方法和态度,着重论述了新时期应该突出宗教的伦理和文化功能的观点,从制度支持、信仰者个体自我约束与政府的管理相互促进、以保证信教者与不信教者拥有平等的地位等方面探讨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条件及途径。  相似文献   

12.
Has racial thinking always existed? Have human populations always organized and delineated difference through racial categori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race and racism are the products of nineteenth century European thought wherein radically new conceptions of time permitted new ways of articulating and classifying difference. It was possible for race to become the organizing principle around which to delineate human variation at that moment when the singularity of human time was shattered into multiple temporalities. It is when man's origin comes to be pluralized (the origins of men) that the modern category of race is born and the modern prejudice of racism finds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13.
古印度的佛教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传入吐蕃,最终成为藏民族的主流宗教传统,这已是公认的定论。但是,关于此前佛教曾经数次试图北传吐蕃的努力,在学术界却鲜为人知。根据一些苯教手抄本典籍记载,佛教北传的努力早在桑赤赞普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并持续了至少三代赞普。由此,佛教第一次北传吐蕃的年代,可以至少推前4个世纪。  相似文献   

14.
15.
广西作为欠发达地区,因其独特的文化和区位优势,创意产业的增长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加速发展为广西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通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创意产业竞争优势形成的要素条件、市场需求、政府支持和产业引导、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以个案分析了产业发展变化,针对问题提出要准确定位、加强政府规范管理、完善创意产业网络建设,并且要特别重视人才培育、专利保护.  相似文献   

16.
中原贫民违反汉禁亡入匈奴地区者大量存在,虽有严刑峻法障塞哨卡亦不能完全阻断。出塞攻略匈奴的中原将士多留没不还,其子孙亲戚仍在中原而生活贫困者都愿意亡出塞外去谋求生存。中原农民赋役负担过于繁重:力役兵徭苛捐杂税几十倍于古,产子3岁须出口钱,连续23年的大面积严重黄河水患及皇帝官吏的无度奢靡敲骨吸髓,致使他们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不少人因饥寒冻饿而死,或至人相食。破产农民流亡就食他乡被诬指为盗贼,并以军兴之法无情镇压。匈奴地区的管理相对宽松。匈奴中有不少来自中原的“秦人”。  相似文献   

17.
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阐述路径依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的特点对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要辩证地看待人口较少民族传统经济在这一转变中的影响和作用,认为人口较少民族实现经济转变的首要问题是打破经济封闭和信息封闭,在此基础上,将自身的特色优势与区域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将传统经济中的积极因素与现代经济因素有效结合起来,走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转变路径。  相似文献   

18.
"顺主忠君"政治伦理是回族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回族在中国前资本主义社会得以立足扎根、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主要内容包括:既顺于主又忠于君;君尽其为君之道以"仁";臣尽其为臣之道以"忠";封建帝王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对回族穆斯林而言,这一政治伦理思想的提出是一场极其艰巨而又意义重大的理论革命,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微型实验特点是:实验仪器小、用药少,环境污染轻微,节约实验经费,同时,能使师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克服常规实验的不足,获得更准确、更可靠的知识信息.改编教材中的实验可以有效的推动师生进行化学教学的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20.
穆斯林在郑和下西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基本的历史事实,把穆斯林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他们在郑和下西洋中的作用。认为在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中,穆斯林在决策、指挥船队和记载地理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缔结邦交、进行贸易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也离不开所访穆斯林国家和地区人民的通力合作和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