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王斯福教授(Stephan Feuchtwang)主编的<制造地方:国家工程、全球化与地方回应在中国>(2004)与美国华人学者周景(景页)博士的新著<重新塑造中国公共哲学与中国妇女解放>(2006)是近年来把"地方"(place)和"空间"(space and sphere)的方法论应用于"中国研究"(Chinese Studies)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5月21日,"中国茶的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安溪县隆重开幕,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会议由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担任学术召集人,与会的专家有境内外人类学界、社会学界、历史学界知名学者。国外专家包括英国的巴大维(David Parkin)、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罗兰(Michael Rowlands)、石汉(Hans Steinmuller),德国的范笔德(Peter Van Der  相似文献   

3.
<正>按在本书1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我交代一下所收录文章的"来源":《作为超社会体系的文明》,以《超社会体系——对文明人类学的初步探讨》为题,发表于《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5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文明,及有关于此的民族学、社会人类学和社会学观点》,发表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莫斯民族学的"社会论"》,发表于《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第3期。  相似文献   

4.
<正>由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西南大学城乡统筹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经济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中心、《民族论坛》编辑部协办,主题为"跨界"、"流域"的第四届中国人类学青年论坛,于2014年12月19日至21日在西南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南  相似文献   

5.
<正>一、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将于3月29日在北京市东城区中央民族大学召开。主办单位:中国人类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创新基地、《民族教育研究》编辑部。  相似文献   

6.
《银翅》是庄孔韶“不浪费的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的生成之作,是人类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是中国后现代主义人类学的先行之品;《银翅》在内容和方法上拓展了《金翼》,是对《金翅》的传承和突破;《银翅》是对中国文化的深度描述和国外相关研究的回应,是人类学社会史研究的补白,它的本土研究理论和对人类学表述方法的创 新等,是对中国人类学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被遵从的伊斯兰》,抑或《被观察的伊斯兰》,书名(IslamObserved)即已显示出格尔茨(Clifford Geertz,19262006)的独特文风。这一以"伊斯兰"为中心的一语双关,①其深刻的人类学意味,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主客位视角的兼顾。本书可以说是开人类学研究伊斯兰教(anthropology of Islam)之先河,②而其副标题"摩洛哥和印度尼西亚的宗教发展"则揭示了展开此研究的经验基础。作为二战后并在冷战时期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8.
<正>1.《西北民族研究》的学术优势是对于西北民族研究成果的发表。所发表的论文皆有相当好的学术水平。2.为了使刊物成为中国国内更具影响力的人类学/民族学刊物,可加强人类学栏,包括刊登有理论性的人类学论文。3.目前每期的目录的各项分类不是很一致。我建议每期的主要(必有)的栏项可分为:人  相似文献   

9.
顾定国(G.E Gul出n)教授是美国太平洋路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也是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他的专著《中国人类学逸史——从马林诺斯基到莫斯科到毛泽东》(1994年)是在运用大量第一手访谈材料并结合文献的基础上写就的。这是近年海外专业人士研究中国人类学史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细致的学术机构史”。我们知道,英语是强势语言,所以尽管不乏中文撰写的中国人类学史的著作,但是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却不能与顾定国这样的作品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10.
稿约     
<正>《西北民族研究》创刊于1986年,是一本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成长起来的学术期刊,系改革开放40年优秀甘版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AMI)、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甘肃省一级名牌期刊,刊登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学术成果,热忱欢迎海内外学者  相似文献   

11.
杨健吾 《民族研究》2006,(5):100-102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的人类学研究逐步深入,现已进入一个空前活跃的发展阶段。在人类学的各种分支学科中,法律人类学是融会传统法学和现代人类学研究方法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并已取得迅速的发展。在中国法律人类学领域,徐晓光教授是用力甚勤、成果颇丰的一位学者。2005年7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新著《苗族习惯法的遗留、传承及其现代转型研究》。笔者认真研读了这部30余万字的著作,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结构合理,描述得当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传统法律编》,下编为《现代转型编》。这一结构说明,作者构思该书时,既要…  相似文献   

12.
稿约     
<正>《西北民族研究》创刊于1986年,是一本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成长起来的学术期刊,系改革开放40年优秀甘版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AMI)、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甘肃省一级名牌期刊,刊登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学术成果,热忱欢迎海内外学者投稿。  相似文献   

13.
历史人类学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徐杰舜教授主编的《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即是应用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汉族历史和文化的创新之作,从学术上来说,《雪球》在对汉民族作人类学分析时,既强调汉民族文化的历史向度,也用人类学理论对汉族文化作了详细的分析,它既是历史学的,又是人类学的。《雪球》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历史人类学在中国有了良好的开端,扩大了人类学理论在历史学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应瑞典隆德大学东亚及东南亚研究中心和史雯教授(Marina Svensson)的邀请,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庄孔韶教授在3月11日到14日访问该校,13日下午连续做了两场演讲,受到与会者欢迎并展开热烈谈论。第一场演讲,庄孔韶教授介绍了中国人类学的汉人社会研究,早期研究的平衡论及其代表人物林耀华的著名英文作品《金翼》,以及他本人的后续回访研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非常珍贵的是,庄教授在25年前  相似文献   

15.
<正>江河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而今它们却危在旦夕。人类与江河、自然共生共荣之关系——如何重建?人类学高级论坛和重庆文理学院以"人类学与江河文明"为主题,于10月24-25日共同举办了"第十二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与来自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数十所高校60余名学者,一道"把脉江河,诊断人类,传承文明"。24日上午的主题演讲环节,彭兆荣、尹绍亭、赵旭东和周大鸣等知名学者分别作了题为《水传统: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生命表达》、《云南江河与文明》、《中国人类学为什么会远离江河文明?》和《珠江流域的族群与文化略论》的主题演讲,探讨了江河与人类共生共荣之关系。  相似文献   

16.
《银翅———中国的地方文化与文化变迁》是近年来关于汉人社会研究的不可多得的本土人类学著作之一。本文重点介绍该书与林耀华先生的《金翼》在学理上的延续性以及其对人类学传统研究范式的突破和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正>受访者:沈海梅教授时间:2012年10月16日地点:昆明桂花大厦1505号房录音整理:林春大(云南民族大学2012级人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徐:最近看到你出版了一本人类学专著?沈:是,这本书叫《中间地带:西南中国的性别、族性与认同》,包括三个田野点,一个是西双版纳,一个是楚雄直苴,一个是大理。前两个田野点都是  相似文献   

18.
<正>《神灵与经验:丁卡人的宗教》①的作者林哈德(Godfrey Lienhardt,19211993)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他1939年入剑桥大学学习英语,毕业后担任交通部门公务员并常驻非洲。回到英国后,在与埃文斯-普理查德的交往中,其学术兴趣转向人类学,并进入牛津大学而成为后者的学生。他的田野对象选为非洲南部苏丹的丁卡人(19471993)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他1939年入剑桥大学学习英语,毕业后担任交通部门公务员并常驻非洲。回到英国后,在与埃文斯-普理查德的交往中,其学术兴趣转向人类学,并进入牛津大学而成为后者的学生。他的田野对象选为非洲南部苏丹的丁卡人(19471950)——靠近其导师研究的努尔人——以及阿努克人(19521950)——靠近其导师研究的努尔人——以及阿努克人(19521954)。《神灵与经验:丁卡人  相似文献   

19.
<正>《西北民族研究》编辑部:《西北民族研究》是中文世界重要的人类学、民族学的学术阵地。在不算太长的学术生涯中,我不断受益于贵刊及郝先生提供的学术给养,并有机会将个人浅见与学术同仁分享。为此,感激之情难以言表。贵刊办刊风格稳重而不乏犀利,广博而兼重精研,晚生后辈实不敢妄言建议。个人尤其欣赏的两个板块分别是民族史的部分和人类学书评的部分。前者能够坚持在中国近代学术  相似文献   

20.
白冰  王珏 《民族研究》2015,(3):121-12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与西南民族大学共同主办,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承办的第八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民族互动、社会治理与国家认同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4月18—19日在成都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吉首大学、湖北民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