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中西的海洋文学艺术展现了人类的海洋文化观。早期,人类对海洋有着恐惧和膜拜的海洋文化观。中国如精卫填海的神话、徐福东渡寻仙药的传说和后代诗词曲赋中对大海的颂扬等。西方如古希腊神话中暴躁易怒的海神波塞冬、《荷马史诗》中奥狄修斯海上的历险传说等。因  相似文献   

2.
从海神信仰看中国古代的海洋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神信仰实际是涉海民众海洋观念的外化表现,通过分侧面地多角度地考察中国古代主要海神信仰从人面鸟身的早期海神到四海海神、海龙王、妈祖、地方海神和专业海神的的历史传承与流变,并通过分析海神传说及相关民俗事项,可以透视出中国古代海洋观念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即源远流长的“四海”水体观念,“鱼盐商利”的海洋价值观念,敬畏与驾驭交织的海洋本体观念。总体上看,由海神信仰所折射出的中国古代的海洋观念在现实和虚幻两条轨道上前行,并且随着涉海生活的深入在历史时期内越来越趋向现实,人海关系中人的力量不断增加。所以,那种认为中国古人将大海视为恐怖之地并对之深怀恐惧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3.
戏曲传说是民间传说的一类,根据《中国传说故事大辞典》的解释,这一类传说是“指有关各民族、各地方戏剧、曲艺的传说。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戏种、曲种来历的传说。(二)戏曲创始人和对戏曲发展作过重要贡献者的传说。(三)戏曲作品的传说。(四)戏曲脸谱、服饰、道具、乐器、角色等的传说。(五)演员、乐师的传说。(六)有关戏曲的习俗传说。”①由于包公戏十分盛行,因此各地也有一些与包公有关的戏曲传说,主要与包公的脸谱有关。什么是脸谱呢?包公的脸谱又有什么特色?根据齐如山先生的说法,脸谱可能是起源于演员的化…  相似文献   

4.
远古传说是原始社会特有的产物 ,是原始先民在口头上形成、口头上流传的有关远古历史的追述 ,其中既有信史的成分 ,又有古史传说的材料 ,还有古代神话的成分。从史学发展的角度来看 ,远古传说可以说是原始先民自己编写的“历史”。但远古传说与文明时代的历史记载的确又有重大的区别 ,这就是远古传说所代表的时间维度远远超过历史本身。尽管如此 ,我们研究史学的起源 ,仍然离不开远古传说  相似文献   

5.
口头作品中的汗王形象与满族民间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在两千多年的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仅创造了物质文明,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明。以文学艺术方面来说,除了作家的书面文学作品之外,还有极其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满族民间文学作品内容丰富而独特,有歌颂远祖创业英雄的,如始祖传说《天池仙女》,人物传说《七星真龙天子》,风物传说《三姓的传说》;有赞扬抵御外侮爱国主义的,如人物传说《康熙东巡的故事》和《萨布素将军的故事》,历史传说  相似文献   

6.
大禹传说在我国许多地方都存在,这种情况有其早期史实依据,并且是以夏族群对周边族群的征服为基础的。此外,大禹传说在春秋战国以后逐渐丰满和地域扩大还有其他的原因:首先,大禹族群在治水或征战过程中的迁播是大禹传说地域扩大化的重要途径。其次,早期国家的建立和华夏民族形成引发的民族认同是大禹传说多地发生的意识形态基础。最后,秦汉统一王朝建立后统治阶级的推崇和祭祀是大禹传说多地发生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7.
青藏地区的各民族风物传说内涵丰厚、数量庞大,本文依据其内容和题材的不同,将其分为地方传说、物产传说、动植物传说和习俗传说四大类,并对这四类传说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了较深入的诠释与解析。  相似文献   

8.
在民间文学里,神话、故事、传说是各有界限的。但是,它们之间有的互相支错很难分割。为叙述上的方便,本篇把它们混称为故事传说。故事传说演变是在流传中进行的。由于讲述人或记录人的误听、误记、误解和增减加工,转述时,古今四方有的有时互相影响,前后关系有的杂揉错乱。尽管如此,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相似文献   

9.
杜汉华 《中州学刊》2005,(4):203-205
"牛郎织女"传说有源于河北鹿泉、江苏太仓、山东沂源、日本福冈、山陕蒙黄河河套等说法,但经考证表明"牛郎织女"传说孕育起源于汉水流域的襄阳、南阳.东汉末年、南北朝、唐宋和明清时期传说在这里不断发展演变并向中原和江南传播.  相似文献   

10.
颜建真 《天府新论》2011,(2):148-151
在中国古代载籍中,存在着大量的神仙战蚩尤的传说。这些传说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在蚩尤神话历史化之后,蚩尤的性质已经定位,而诸多神仙战蚩尤传说的出现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宣扬忠义的需要;二是出于道教的自神其教。在这些传说的流传过程中,蚩尤的形象也逐渐恶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建制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范、不够本土化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科内的沟通,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力。通过对483篇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社会学研究整体层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我们已经看到,当代人的行为引起了资源消耗、核废料、环境污染以及基因改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后代人的利益,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一种超越时间纬度的未来世代权利因此出现,其核心是“当代人有责任使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受到充分的保护”。现在,对于作为一种新型权利的未来世代权利如何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哲学问题。人类共同体理论能够为未来世代权利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美学发生了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肯定大众文化,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建立以感性快乐为本质的新的美学原则;而超越性美学则主张审美超越日常生活,应该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现代性分裂为世俗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世俗现代性沦为感性异化,而审美属于反思现代性,是对世俗现代性的批判。因此,要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重建超越性美学。对大众文化,应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合理性,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丰富、美化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警惕感性异化,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开展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建设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14.
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理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的发展不能长期依靠“负债经营” ,要逐步实现“以城养城”。经营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创新 ,我们不但要善于建设、管理城市 ,而且要善于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根本条件取决于城市的软、硬环境 ,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降低交易成本 ,建设法治经济和信誉社会。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作者的生平事迹、著作等论述中存在着某些疏误乖违。本文依据地方志、别集序跋、小传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提要》所论及的作者,如陈轼、彭师度、姚菱、储掌文、汤斯祚等,从他们的科第、仕历,到作品的著录、版本、卷数、存佚等,均一一作了订正和考辨。  相似文献   

16.
福柯的美学主义涉及到人自身及其生活领域中的一切"美学态度"。此一美学无疑就是一种把人自身及其生活视作艺术品来看待并实践的"精神性"的、实践的美学。其植根于人自身的自由生存实践,或"自我技艺学"之实践之中,因而亦可称之为"自我技艺学化的美学",就是"‘自身的文化’的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17.
执政价值观是执政主体对执政活动的一般价值的政治伦理判断,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执政活动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模式等的认识或评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执政基础的合法性、执政活动的有效性和执政行为的规范性是评判党的执政价值的三个最为重要的量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奎 《社会科学》2001,38(7):13-17
以新的视角研究政治信念 ,特别是对 8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特点进行研究 ,对于共产党人在新世纪强化理论创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一信念是人们对于某种学说、原则、理想的真诚信服和执著追求的态度。信念包括政治信念、道德信念和生活信念等 ,其中政治信念是人生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那么 ,今天为何去探索共产党人政治信念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呢 ?其必要性与紧迫性就在于 :在社会主义运动暂时的低潮时期 ,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 ,我…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发展经济学虽然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它不能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指导理论 ,所以我们必须研究中国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和发展方式。以此关注中国的经济问题 ,总结中国的改革经验 ,预测中国的发展趋势。目的是建立和完善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少数人作为道德王国的成员,其尊严也应得到尊重。伦理精神与少数人权利保护存在于统一的社会秩序之中,我们要在善恶因果律中把握少数人权利保护,在价值合理性中彰显少数人权利保护,在生态整合中体现少数人权利保护。在道德哲学层次,少数人的权利保护已不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实现,也涉及到伦理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