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越来越成为人们乐于使用的交流平台,"微博"方便、快捷,能够随时随地的与朋友分享信息。这样的新事物的出现渐渐地改变了大学生的信息交流、人际交往的方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这就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力。面对"微博"带来的挑战,我们不能迎难而退,而应该与时俱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尤以微信、微博为典型代表,在推出数年内迅速占据大多数年轻人的生活。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微信、微博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教育的重要传播媒介。本文就微信、微博自身的特点,及微信、微博对于大学生是把双刃剑,和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讲开阐述,最终得出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微信、微博。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途径,这是由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在微博方便了人们进行交流沟通的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产生了的不少的挑战。而微博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因此,应当正确应对微博所带来的挑战,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借助微博这一平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微博作为一种更加便捷的交流工具,已成为影响大学生行为和思想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应抓住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微博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利用微博开展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利用微博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利用微博开展思政教育的对策研究以期促进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对微博的更好利用。  相似文献   

5.
王帅  抗雷  乔波  陈明艳 《现代交际》2014,(4):213-214
随着PC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以其高效快捷等特点迅速成为人们交流交往的新途径。社交网络的出现,为人们的网络交往提供了开放化、多样化、专业化的平台,使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行为成功的移植到网络平台上。大学生在网上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社交软件、社交网站、微博等网络交流方式已在大学生之间十分盛行,且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和交流载体。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分析、线上问卷调查等几种方式,对北京地区三百多名不同高校的在校大学生的网络交流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交软件(QQ、微信为代表)和社交网站(人人网为代表)的确方便了同学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比于短信和电话通话费用,交流成本也明显降低。在好友组成方面,QQ和微信好友主要由现实中的同学朋友和家人组成,社交网站(人人网为代表)好友主要由现实中的同学朋友以及同一学校和地区的好友推荐为主,微博好友则多为具有共同兴趣和观点的陌生人或者组织团体组成。  相似文献   

6.
微博以其信息的丰富性、即时性的优点逐渐成为受众获取新闻资讯、交流沟通的新渠道,掀起了使用微博的热潮,随之而来的是微博内容的泛娱乐化与碎片化、受众道德意识的削弱和虚假信息的泛滥,因此加强微博用户的道德修养、加大"把关人"力度,从而帮助受众正确、客观地看待微博,共同推进微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人们对数据和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2010年微博以其实时性、便捷性、简易性等特点迅速占领互联网高地。"90后"大学生普遍利用微博获取信息、交友聊天、求职应聘以及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是微博用户中的重要群体。对重庆6所高校4830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对"90后"大学生微博使用影响最大的是微博的兼容性,其次是微博的导向性和便捷性,微博的简易性对"90后"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影响相对较小。从学生、管理者和学校层面做好微博时代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夏文婷 《现代妇女》2013,(12):72-73
当前,微博和社交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得如火如荼,大学生作为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的青年群体,很快就对微博和社交网络表现出极大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微博和社交网络作为大学生网络活动的新兴载体,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都产生着影响,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发挥好微博和社交网络的优势,及时把握学生动态,加强教育引导与交流,将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9.
马艳丽  邹火明 《现代交际》2014,(3):90-90,89
微博大V通过信息发布与网民进行交流,往往大V的一次转发就会使得一条微博迅速火起来,能够引导着互联网上的言论和话题。其首要基础就是微博大V与网民间、网民与网民间的互动关系。随着互动关系的壮大,任何价值信息都会以网状形式迅速被关注,成为热点话题形成舆论场。  相似文献   

10.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应用,成为了大学生最为青睐的新型媒体。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微博为大学生的广泛发展提供空间,并为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提供了新的平台。通过微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而微博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使用微博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载体,而社交网络更是在新时代下人与人交流必不可少的沟通形式,但是在获得便捷的同时,个人信息的泄漏为我们的网络生活覆上了一层阴影。本文旨在分析社交网络服务形式对传播的影响和微博时代下个人隐私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普及,微博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工具和平台。本文以微博的涵义及其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从校园微博对大学生产生的巨大的影响、校园微博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融合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3.
微博作为一种相对高端的网络交流工具,受到了当代大学生的广泛欢迎,对大学生的社交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了大学生以往的社交方式。"微博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充分利用微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爆炸的21世纪,微博成为一股新鲜的网络力量冲击着各行各业.据统计,中国的微博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两亿以上,占人口的六分之一.而且微博的使用人群主要集中在20~35岁的青年,这使得微博成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有力工具.本文就微博在当代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和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伴随微博的迅速发展,其碎片化的表达、开放式的平台、即时性的信息播报,迎合了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理,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表达诉求、参与政治、倾诉感情的新宠。对3000多条大学生微博文本的分析发现,大学生微博表现出后现代的趋向。从形式上看,微博表现为消解整体、解构权威、去除中心等后现代特征;从内容上看,微博体现了大学生追求"简单快乐"的人生态度、"政治即生活"的政治态度、"上帝是朋友"的宗教信仰以及"只在乎曾经拥有"的爱情取向和"即时满足"的消费诉求。网络生态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此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微博是时下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微博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和作用,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从而提高大学生群体在多元文化交往中的自觉力、判断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刘雪飞 《现代交际》2012,(12):132+131
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微博以其“短、灵、快”的特点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流行,并成为201 0年十大知识热词之首.而随着微博的日益流行,人们已逐步步入了交流时代.同时,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巨大的挑战,广电节目与微博的结合发展也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微博及广电节目的特点和缺陷,并对广电节目如何利用微博话题,同微博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实现互利共赢给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微博的广泛应用,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赢得机遇,也带来挑战。它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给贫困大学生提供了新的心理诉求空间,拉近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贫困大学生间的距离;同时也使得不良信息的泛滥对贫困大学生思想产生负面影响,信息传播的复杂性导致思想政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因此在对贫困大学生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扬长避短,积极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微博平台的作用;合理引导,提高学生使用微博的技巧和能力,从而合理运用微博,做好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付明佳 《公关世界》2023,(5):111-113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的推动下,微博作为“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的新型平台,它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但是它也对高校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提出了相应的挑战,如何将微博更好地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教育是十分值得高校和教师们探讨和研究的。为此,搭建高校微博信息交流平台、提升高校教师微博新素养等措施,有利于更好的彰显微博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积极优势,不断推动大学生思想教育进一步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的微博日益成为人们认知社会的主要工具,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对"三观"正逐步形成的高校大学生的影响甚大。如何借助微博这一崭新平台来端正和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