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政府社会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新的手段。在简述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引入拉斯韦尔传播过程"5W"模式,对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的应用进行多维比较,结合二者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定位差异化、功能简捷化、账号矩阵化和运营规范化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在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简政放权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创新政务服务模式,优化办事流程、规范政府的权利,提高政务质量;但是,当前“互联网+政务服务”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在思想意识、专业技术以及制度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挑战。因此,以“互联网+政务服务”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应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互联网+政务”成为政府服务转型的必要途径,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分析“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背景与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其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思路:需从思维理念转变、体制机制创新、政务资源整合、用户需求匹配、信息平台升级等五个层面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4.
[提要]政府效能是政府工作效率和办事能力的统一,建设高效能政府是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近年来我国实施“互联网+”行动的整体战略框架中,“互联网+政务服务”是重要内容,其迅猛发展为政府效能建设创造了新的契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进,实现了政府与社会间信息供需的相对平衡,促进政府施政理念及行为由消极转向积极,推动政府运行模式由封闭转向开放以及强化社会对政府的普遍化监督,极大地优化了政府运行过程,从深层次驱动着政府效能的提升。新的发展环境下,要进一步体现“互联网+政务服务”在促进政府效能建设中的优势,则需要政府切实转变传统观念,树立互联网思维,重塑新的施政理念;依照网络技术和网络社会发展逻辑,变革政务服务模式,再造政府运行流程;基于网络技术与政府工作的融合互动,创新相应制度机制,以保障网络技术在提升政府效能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有利于强化政府责任、提升行政效能、促进施政公平、实现共享共治以及优化发展质效。重庆市渝中区利用"互联网+"商圈转型、"互联网+"服务升级和"互联网+"管理创新等途径探索了政务服务的创新模式。同时,"互联网+"地方政府治理应善于收集和利用共享数据,为企业释放空间,打破资源壁垒,打好软硬件基础,为企业和民众提供"接地气"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问政成就了“微政务”的迅速发展,其中又以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最为典型。文章从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的涵义及其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微政务”对促进我国政府管理良性发展的积极意义,指出其存在的包括缺乏制度保障、定位不清、发展不平衡和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准确定位和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等促进“微政务”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线政务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政务服务趋势,其中,政务微信作为“两微一端”的重要载体,是各级政府不断提升政务公开质量、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主要着力点。政务微信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机关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成为新媒体时代政府公信力提升的重要平台。但我们不能忽视由于政务微信标准建设不规范、功能定位不清晰、内容形式不到位、主体建设能力不足所造成的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困境。因此,寻找新媒体时代基于政务微信建设的政府公信力提升路径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框架理论,利用内容分析方法,以"北京微博微信发布厅"为例,展示了政务微信的框架建构特征与策略.政务微信最倾向于发布政治、通告服务类主题文本,最注重建构政府-公众、公共利益实现框架,不同主题的框架建构倾向与偏好存在差异.回归分析发现强调与凸显公共利益实现框架、流行语框架能够积极影响政务微信的传播效果与评价,图文推送形式与标题新颖性也会起到改善作用.政务微信内容传播可尝试调整政治话语结构,丰富文本主题,重视公共性框架与流行性框架的融合,以更好发挥传播与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9.
政务微信发展速度迅猛,但各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一,其发展也显得参差不齐。本文针对黄石市政务微信应用现状展开调查,主要运用问卷调查、统计图表等研究方法,了解了黄石市政务微信应用的基本情况,总结出黄石市政务微信应用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文娜 《国际公关》2023,(8):148-150
大数据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自媒体时代全面到来,高校教育搭乘时代列车开启现代化教育模式转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新时代科教创新产物,因其独有的本校性、权威性、即时性、便捷性等特点广受学生青睐,其引导功能、交流功能、学习功能、信息拓展功能等更是直接对学生教育、学生管理产生影响。本文率先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相关概念及作用机制,并结合实际问题,探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加强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在改革传统政府向电子政府、电子政务的进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传统政府的管理模式、业务模式、服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重组和整合,但在前进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政府人员素质低、观念落后、投资浪费严重、信息孤岛、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信息安全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几个突出问题作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揭示电子政府本质的基础上,对电子政府发展中各领域遇到的障碍进行了分类和总结,指出了电子政府的发展不仅包括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包括IT战略、政府战略、组织基础设施和流程以及IT/IS基础设施和流程之间的适配与整合,电子政府的实施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政府战略与信息技术战略不断调整、动态对应的过程。最后提出了电子政府的战略对应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在国内外风起云涌,但是,我国相当多的农村地区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仍然处于"零"的状态.农村基层政府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公务员素质不高以及观念落后是农村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建设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在国家政策扶持的机遇下,国际信息化的挑战下,更新观念,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使农村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盲点"变为"亮点"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反思与走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新理念、人本主义理念、效率理念和服务理念是推动世界各国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因素,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实现跨部门信息与服务的整合、再造行政业务流程、提高政府部门管理效能与公共服务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推行办公自动化开始,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运用实践验证的逻辑对这段时间里的电子政务建设进行总结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与走向,这对于推动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作用、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电子政务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已经初具雏形。但是,随着社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程度的提高,电子政务发展中的不足也在突发性应急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表露出来。因此,改善电子政务发展中出现的"信息孤岛"状况,转变建设过程中"重管理轻服务"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6.
以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信息公开与网络隐私权保护问题为出发点,结合目前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中网络隐私权保护和立法的实践,探讨了网络隐私权的概念、网络隐私权保护在电子政务领域的主要表现、网络隐私权侵权的主要形式、网络隐私权保护的难点重点等问题,在借鉴各国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网络隐私权立法的建议和应当注意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深入分析西安高新区电子政务各系统目前实现的功能和工作运行流程的基础上,阐述了该系统实施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及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该电子政务系统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从解析电子政务与经济社会信息化存在的脱节现象入手,认为电子政务是经济社会信息化的自然组成部分.在探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主要工作领域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政务对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回应与引导作用,给出了推进电子政务与经济社会信息化互动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现状出发,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存在的不足,并借鉴美国德州预算局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应依托业务发展、规范与特色并存、吸引民间投入、安全与法律同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全面展开,既"懂电子"又"通政务"的全面复合型人才的匮乏成了制约和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电子政务带来的新环境,首先从该环境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要求入手,分别从三类不同分工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对现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科学管理的两大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