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北方人》2008,(Z1)
从小到大,爸从来没问过我:"这有什么用?""这有什么用?"几乎是很多爸妈,最爱问的一个问题。很多爸妈都好像上好发条的娃娃,你只要拍他的后脑一下,他就理直气壮地问:"这有什么用?""我会弹巴哈了。""这有什么用?""我在想太阳为什么会燃烧。""这有什么用?""我会辨认熊的脚印了。""这有什么用?"这是我很不习惯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朱景敏 《今日南国》2007,(16):13-13
听到一对母子对话:"妈,对不起,我没考好,让你失望。""傻儿子,你尽了力啦,问心无愧。""我真的很难过。""一次失败,不等于一生失败,有什么好难过的?不就差那么3分吗?明年再考!或者……""或者我就去读高职。""那也很好呀,我支持,我会说服你爸的。""那我不就成了一棵草了吗?""不不不,你永远是我的宝贝。要说‘草’,也是‘冬虫夏草’。"母亲的深切理解和轻松调侃,让儿子不禁"咯咯"笑出声来。我敬佩这位母亲,和蔼可  相似文献   

3.
求阙     
范敬宜 《可乐》2008,(5):41-41
一位事业有成的年轻企业家来找我,要求为他写一个横幅,内容是"求阙"两字。我很奇怪,这样春风得意的年轻人,要我写的往往是"腾飞""高翔""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之类的吉言、豪语,为什么他偏偏选择"求阙"呢?难道他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去年9月开学不到一个月,我就接到女儿的"告急"电话:刚进入小学一年级学习的小外孙数学考试成绩37分,全班倒数第一,她累得都快要病倒了,需要我们老两口帮忙。女婿在外地工作,女儿上班又忙又累,我们老两口没办法,草草收拾了一下,便急急忙忙到女儿家里去了。一到女儿家,我就问小外孙:"你喜欢学习吗?""不喜欢。""那你最喜欢什么?""我最喜欢玩。""第二喜欢什么?""第二喜欢看电视。""第三应该是喜欢学习了吧?""不是,第三喜欢吃。"  相似文献   

5.
"我想去大海游泳,因为没有垃圾污染了""我想晚上就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星了""环保以后,恐龙就可以复活了""世界变干净以后,月亮是不是离我们更近,我想上月球""我想看到海的最下面有什么,是不是有美人鱼"这些留言是住在中国的六岁儿童对"如果地球变得干净了,你想做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听到这些可爱而又充满想象力的回答,  相似文献   

6.
"如果在30岁以前,最迟在35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么我就自杀。""可什么是不平凡呢?""比如那些成功人士。""具体说说。""就是,起码要有自己的房、自己的车,要成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吧。而且要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以上,是我和一名大一男生的对话。我明白那大一男生的话,只不过意味着一种"往高处走"的愿望,听的  相似文献   

7.
正我正专心致志地看电视剧,杜平凡说:"我们离婚吧。"他很严肃,不像跟我开玩笑。浮上我脑海的第一个念头是:他肯定炒股亏大了,或者是得了绝症,怕连累我。我坚决地摇头,油然而生一股要跟他共患难的豪情。他的第二句话将我打入地狱:"我爱上了别人,对不起。""什么时候?"我努  相似文献   

8.
足球人生     
《可乐》2007,(11)
男孩身材矮小、反应迟钝,一直被同学瞧不起,每天除了学习,就是站在远处观看同学们踢足球。体育老师注意到男孩,对他说:"我一眼就看出,你将来会成为伟大的球星。""什么?我连足球都没有,"男孩一脸悲戚,"也没有人愿意和我踢球。"  相似文献   

9.
宁肃 《北京纪事》2018,(7):66-69
如果不是走进沙滩后街,根本不会留意什么"马神庙""四公主府",更不知道什么"佛手公主"和嘉,以及"带刀侍卫"福隆安.陈独秀、李大钊这些中国共产党先驱们的名字虽不陌生,但一直以为他们和"北京大学的前身""五四"运动司令部一样在"红楼".  相似文献   

10.
"我很想跟她沟通,可她却总是说没有什么好沟通的。""我们当初那么相爱,现在却像陌生人一样。""他为什么不能多爱我一点呢?"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那些在围城里的男女说着这样  相似文献   

11.
八个字的信     
戴瑞吉 《老友》2009,(5):53-53
从前,有户人家要为孙儿聘请一位先生,来应聘的人不少,但都不合主人的意。有位年轻书生想去应聘,朋友劝他说:"你不要去碰钉子。""碰什么钉子?我是去应聘的。"朋友说:"难啊!那家主人要面试,题目怪异。""那怕什么,我一定要去试试。"  相似文献   

12.
离开校园已有几年,我常想念那时的生活,也曾和朋友讨论有什么"箴言"想告诉当年的自己,好多朋友说的都是"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好好学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少上网,多读书"之类的话,而结合自己的成长经验,我想对在校的学弟学妹说,当你在埋头学习的同时,还要小心别陷入"信息贫穷"哟。  相似文献   

13.
贺卡     
小嘴兔子刚放学回到家,就开始翻箱倒柜地找东西。"咦,怎么不见了?我明明记得放在抽屉里。""宝贝,你找什么呢?"妈妈停下手中的活儿,"像丢了魂似的。""没……没什么。"小嘴兔子脸红了,支支吾吾地回答。姐姐大嘴兔子笑嘻嘻地看着弟弟:"是什么好玩儿的东西,告诉我一声,我帮你找。"小嘴兔子向姐姐扮鬼脸:"一定是你拿去了,快还给我。"  相似文献   

14.
家有潮妈     
董国宾 《老友》2014,(4):45-45
正老妈年纪大了,但思想并不老。对一些新潮的词儿和事儿,很是感兴趣。"喜大普奔""累觉不爱""人艰不拆""不明觉厉"等新潮的词儿,老妈一应俱知。她还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能讲出些见解和感受来;"雾霾""冬奥会""网购",也都讲得头头是道。老妈说话很逗,"东西"总是说成"东东","我"说成"偶","很好"说成"大好"。兴致好的时候,她还能哼上几句最近网络上比较流行的歌曲。去年下半年,老妈非要买一部智能手机。我想着去商场为她买,刚要出门,就被老妈叫住了。老妈手一挥,  相似文献   

15.
<正>以前读书好奇心重,什么事越看不懂就越想看,为了看书我写了一个小册子,专门教人家读文言文。当时《诸葛亮集》、《三国志》对我影响很大。现在看书,跟以前看书很不一样,现在看一本好书,就像在夜总会里看经典,你能看进去吗?看不进去,一会上啤酒,一会音乐来了,你看什么经典都看不进去。小时候那会儿没什么干扰,什么都没有,灯光也没那么亮,拿一本老书,什么时候也不困。你困了它还醒着。那时候的环境对我读书挺有帮助,相当于在山洞里读经典,多安静!那时候经常有年轻人往山洞里跑,彻夜读书。  相似文献   

16.
开心一笑     
《华人时刊》2011,(6):80
戴墨镜的乞丐电影院边站着一戴着墨镜的乞丐。"老太太,行行好,我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你眼睛看不见,又怎么会知道我是老太太?""噢,对不起,我只是替我瞎子的朋友顶个班而已。""你朋友呢?"老太太好奇地问。"他在里面看电影。"等耳朵掉下来乡下,一理发师在路边的小棚子里给人理发。来理发的男士注意到有一条狗总是喜欢坐在客人的坐椅旁边,于是他问师傅:"那是你的狗吗?"  相似文献   

17.
我需要理解     
我是多么渴望老师的理解呀! 刚上初中的时候,我很顽皮,老师总是找我谈话,言谈之中,我发觉老师并不了解我。那一次,下课的铃声刚响,灵巧的我"嗖"的一声站了起来,想放松一下禁锢了四十五分钟的肢体和大脑,窜到正在神侃的男同学堆里,大声嚷道:"你们议论什么呢?"只见同学们的目光都投向门口,老师正以一种怪怪的目光看着我。我的心怦怦地跳个不停。难道我犯了滔天大罪吗?不,我没有呀!一旁的女同学七嘴八舌地说:"她总愿往男同学堆里凑合。""难道你还不知这是什么意思吗?指不定是喜欢哪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反义词?反义词的特点是什么?的确是值得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钱倚云同志发表在1982年第11期《语文学习》杂志上的《反义词定义的刍议》一文,就几位专家的著作以及我和高文达同志合写的小册子对反义词的几种定义提出了质疑,最后拟定了如下的定义:词汇意义相反或相对、内部结构和语音形式相一致的词是反义词。我们认为,一个好的定义,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出被定义事物的主要特点,并有利于人们辨识被定义事物,如果这个看法是对  相似文献   

19.
“泥”语     
"泥"能说话,是不是很不可思议,不可理解?但我却觉得是那么的理所当然。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我对泥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总能听见它调皮的声音在我耳边萦绕。人的感情很奇怪,有时候我也相信有些事情是有宿命的。我出生在江西乐平,自小就对景德镇的陶瓷耳熟能详,一直就觉得陶瓷是大自然赋予给人类神奇的艺术品。这"泥"经过13...  相似文献   

20.
《可乐》2006,(8)
单位最近新招了一个大学生。小伙子姓刘,人非常老实,平时什么活都抢着干,还经常帮其他科室干活。但我们人事科的王姐却总说小刘不正经。王姐四十好几的人了,平时看什么都不顺眼,大伙也就没太在意她的话。一天早上,我刚进办公室,就听见肖姨和王姐说着什么,好像是关于小刘的。"小刘又怎么了?"王姐走后,我连忙问肖姨。"这小刘还真是不正经,什么不好学,光学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他到底怎么了?"肖姨平时为人很低调,是单位里的老好人,现在连她也对小刘有意见,他到底做了什么呢?"唉!这怎么说呢?年纪轻轻的,一见到女人就往人家胸脯上看,先前王姐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