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水浒传>融合了古代丰富多彩的兵学思想内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小说创作来看,其警示统治者的思想倾向决定了兵学思想的融和,从创作方法来看,其改编的手法促进了兵学思想的融和.此外,写作手法、社会背景、兵学发展成就等也影响了小说与兵学思想的融和.  相似文献   

2.
在古代战争中,经常出现残酷杀戮战俘的现象。古兵家在总结政治军事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善待战俘的策略思想,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毛泽东将优俘政策同无产阶级立场、革命宗旨与其历史任务联系起来,将之作为对敌斗争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方针,藉以改造俘虏,化敌为友,化敌为我。他关于优俘政策的实践与理论,是对我国古兵学军事斗争相关理论的继承、突破和改造,为无产阶级军事斗争的理论与实践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曹操《孙子略解》的兵学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操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中国的兵学领域也影响深远。他的兵学著述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对其他兵书的集抄,二是基于个人军事思想的创作,三是对诸兵家经典的注解。除《孙子略解》外,其他各书皆已亡佚。曹操单独将"十三篇"注解流传,恢复了孙武"兵经"原貌,纠正了人们对《孙子》认知的混乱。曹操《孙子略解》的特点,一是主旨鲜明,行文简练而切要;二是立足人事,贯彻理性精神。可以说,在对一些关键篇章和字句涵义的把握上,曹操最能得《孙子》之真谛。  相似文献   

4.
淮海战役以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战前国民党政府企图推行法西斯独裁统治,倒行逆施,失去民心;解放战争爆发后节节败退;前线指挥官之间不能适应我军的作战方法;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支持解放军。文章从《孙子兵法》所论述的原则分析我军取得胜利的主客观原因,力求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时期兵学中的朴素唯物辩证思想渊源于夏、商、周,这一时期出现的《军政》《军志》《令典》等兵书和集三代兵学思想之大成者姜望的思想中的朴素唯物辩证思想已开始萌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孙子》《吴子》《孙膑兵法》《尉缭子》和《司马法》等兵书继承和发展了夏、商、周时期兵学中的朴素唯物辩证思想,展现出丰富的内容:一是依据战争中的客观因素及其矛盾去认识战争指导原则和发展规律,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是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在战争中要观形察势、因变治变;三是论述了战争中文与武、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文德与武备并重、政略与战略结合等。这些朴素唯物辩证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北宋中期"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许多士大夫关心国事莫不言兵。程颢、程颐兄弟也厕身其中,并形成了相当丰富的兵学思想。他们所论兵学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针对宋朝要谋全局、论大略及总结战争的经验,又包括具体的应敌之策。从总体上说,他们的兵学思想具有现实性、儒学化倾向的特点,反映了文人论兵的时代现象。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核战略思想是在中华传统文化这块土壤中产生的,它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隐透着恢弘哲思和磅礴睿智,使毛泽东的核战略思想独具特色,并处处体现了中华传统兵学文化的特质。解析毛泽东核战略思想的中国传统兵学文化特质,对于丰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先秦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变革和动荡,各利益阶层矛盾重重,战争频发,为兵家思想的发展成熟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先秦兵家认识到战争对国家存亡重要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暴力性和巨大破坏力。因此主张在战争本身之外还应该有道德和道义的力量来控制战争,让战争从发动到结束,甚至于战后重建都具有浓厚的“仁战”色彩,这也是先秦兵家军事思想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春秋》及《左氏传》在唐代首先是一部经学著作,但同时也是一部史学、文学和兵学著作。唐人有以《春秋左氏传》为史者,并尝试以经传证史,以经典的行为来推阐经典的意义,以此来修正当代人的思想和行动。《左传》文学意义在于叙事和言辞,韩愈评《左氏》“浮夸”,准确指出其文学特征。一批新读者将《左传》和兵学结合起来考察,赋予《左传》以兵学意义,杜牧注《孙子》的实践与合文武为一途的思想是唐人对学术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不论是对从严治军、强化军纪重要性的论述,还是在制定和执行军纪方面,都能以体现党性和人民性为出发点,将治军执纪理论与军内民主相联系,其提出的爱而后刑、教戒为先、惩前毖后、废弃肉刑等理论,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兵学理论,将治军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文体研究主要表现为3种形式:一是散见于古代文献中的散论;二是体现在古人整理的文集和编撰的各种文选中;三是体现在研究专著中。在中国古代的文体研究中,有几个重要问题值得一提:文体分类的问题,具体文体风格特点研究,"文本于经"的观点,"文""笔"之争,古文和骈文之争,诗文之辨,诗词之辨,曲与诗词之辨等。自1949年至1980年,文体研究没有受到重视。而1980年之后,文体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古代文体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古代的"军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军市是指在军队驻扎地或屯戍地临时设立的市场.军市主要由军队掌管,设有专门的职官,其功能主要是提供士兵间或兵民间的商品交易以及军需品的买卖.军市的税收一般归军队所有,但偶尔也会被朝廷调为他用.军市的税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古代经济,尤其是军事经济起到了补充和调节作用.古代星占学上也有相应的军市.军市还是刑人之所.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古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世纪之初的中国史学界 ,如何对世界史学科的现状进行实事求是的审视 ,如何对其发展趋向作一理性的前瞻 ,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学术话题。对此展开深入的讨论 ,将有助于我们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 ,积极地探讨我国世界史研究发展的新路径。为此 ,本刊邀请部分首都高校的专家学者就此发表意见 ,得到了他们的热烈回应。他们所撰写的以下一组稿件 ,从各自的切入点着手 ,或就国内的某一有关领域的学术动态进行了认真的梳理 ,并就如何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展开研究提出了颇有价值的看法 ;或从宏观的角度 ,对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发表了建设性的意见。当然 ,有关这一话题的讨论 ,学术界众说纷纭 ,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既没有众所聚焦的视角 ,也没有众所认同的权威性结论。但广大史学界同仁的积极参与 ,无疑将促进我国世界史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而这正是本刊一以贯之的学术宗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史学研究繁荣 ,史家辈出 ,史籍浩翰 ,历史教育发达。历代统治者都注重发挥历史教育的“借鉴”功能 ;历史教育已成为古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古代历史启蒙教材的编撰对普及历史教育和传播历史知识产生了重要影响 ;历史教育也在摆脱经学的束缚中得到曲折发展 ;古代历史教育中秉笔直书、寓论于史、文史不分和史家标准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更值得我们今天加以继承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新资料的刊布促使研究工作呈现出持续进步的态势,研究者的兴趣点更为广泛,以及研究理念和学科建设引起了学界的思考,这些是21世纪最初13年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基本趋势。目前中国古代史领域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第一,研究工作多致力于对古代历史的重建,而对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理论问题着意有限。第二,由于缺乏问题意识,出现了研究工作立意有限的情形。第三,学术评论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开展。第四,对新资料的使用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第五,在电子技术的背景下,提升研究者史识的紧迫性得到凸显。在未来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中,我们需要打通不同研究领域的壁垒,思考学术研究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更多地关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问题,从而促进中国古代史研究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在葡萄酒的起源问题上,中国是除了西亚之外另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地区。中国本土上自远古时期就有原生葡萄存在。湖南玉蟾岩、河南舞阳贾湖、浙江庄桥坟、山东日照两城镇等地都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葡萄种子,河南舞阳贾湖和山东日照两城镇甚至发现了用葡萄作原料的酒。商代,中国仍有酿造果酒的传统,周穆王西征以至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中西交通日趋频繁,西亚的欧洲种葡萄传入中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5000多年的文化传承之所以得以完整地延续,与中国古代教育密不可分,作为中国古代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从先秦"六艺"到孔子定"六经",再到"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最后演化为"四书五经",国家的官方课程几千年保持了高度的统一性和延续性.本文仅就几个主要发展阶段中的指导思想、内容、进程安排、实施管理等方面做一简单的整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柳树的栽培及柳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是中国古代认识较早的一类树,因其具有独特个性,在农业、园林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柳不但与古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在漫长的中华文明进程中,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柳文化”。该文对我国历史上关于柳树的利用和博物学知识积累进行了研究,这对我们全方位理解古代生物学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植物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萧统《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文选》不但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中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而且是国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本文根据文选学发展脉络,回顾了中国古代《文选》研究的主要情况,并删繁就简地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新文化史在过去20多年的西方历史研究中已经成为显学,它大大改变了人们对以往历史的看法。其影响所致,渐有一切历史都是文化史之势。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反思,并对新文化史在中国研究方面的应用情况作了相应的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