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都学坛》2019,(5):81-87
网络空间安全是国家主权安全的重要领域,也是各国国家利益角力的重要方面。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的模式经历了互联网治理、多利益攸关方治理和以联合国为主导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治理模式的更迭,逐步达成了网络空间安全治理需要推进国际合作的共识。网络空间的组织架构具有开放性和无中心的特点,这与全球治理模式相契合。正如国际法是全球治理的规则需求,国际规则也是网络空间安全全球治理的必然要求。然而,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方面的规则进展缓慢,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呈现出的"法治化"需求之间存在张力,亟须在全球治理的视野下协力推进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立法。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开拓了一个新的国际政治空间。为了填补网络空间的权力真空及确保本国网络空间安全,世界各国纷纷制定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建立网战部队。2014年,我国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这标志着中国网络空间安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作为网络空间的后起之秀,中国仍然面临着诸如美国积极谋求网络霸权、世界主要大国争相扩军备战、西方国家掌握舆论主导权及美国等国家肆意渲染中国网络威胁论等多重压力。中国身处复杂的国际网络空间安全环境中,如何既能保卫本国网络空间安全,又能扩展国家在国际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影响力,打破现有的网络空间权力格局,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网络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范畴,保障网络安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题中之义,而网络空间属性为正确认识网络安全提供了视角,有助于丰富总体国家安全观。新时代中国网络空间应具有公共性、正义性、制度性、政治性和主权性属性,只有确保网络空间在上述方面的安全不受侵扰、破坏,网络安全才有保障,但新时代中国网络空间存在公民义务意识薄弱、价值践行效果欠佳、制度规则有待完善、思想意识渗透威胁和先进技术相对滞后等挑战,严重影响着网络空间的应然秩序,给网络安全埋下了隐患,未来应朝着增强公民义务意识、践行公共权威价值、完善相关制度规则、防御思想意识渗透和研发先进网络技术方向发展,推动网络空间的公共性安全、正义性安全、制度性安全、政治性安全和主权性安全趋于平衡,营造共建、共治与共享的网络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4.
伴随互联网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对国家经济、社会生活甚至国家安全的影响日益增强.与此同时,银行、电信网络、政府部门等关键基础设施、大型商业网站、云服务、工业控制系统均日益成为网络攻击重点;基础网络、重要信息系统、通用软硬件的漏洞攻击风险、大型网站数据和个人信息泄露现象严重,网络安全事件频发,信息披露诉求应运而生.网络安全事件信息披露机制可有效防控恶意软件、漏洞风险、数据泄漏等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和威胁.为此,为进一步明确网络空间各主体有效管理和规制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的责任,建构系统化的网络安全事件信息披露机制具有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化安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空间安全理念,具体指向网络空间内的文化安全状态。"网络文化安全"即网络上文化内容的安全,具体包含意识形态、传统文化和伦理秩序三个层面的规范性。具体而言,意识形态上要维护主权和夯实主流;传统文化上要保持文化自信,做好传承与创新;伦理秩序上要高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道德哲学。与此同时,网络文化更多地表现出虚拟性和数据性,这与传统的文化形态又有所不同,需要把握虚拟文化的边界,掌控拥有和分析数据的权力,才能保障网络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6.
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为理论基础,从网络空间的特质出发分析了网络空间成为公共领域的潜质,并进一步指出由于进入网络空间受经济、知识等门槛限制,以及网络空间语言霸权、数字鸿沟等面向所造成的不平等,仍制约着网络空间成为公共领域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与网络自由主义者所设想的去国家化的网络政治模式相反,"再主权化"成为网络空间国际政治发展的新态势。这一趋势是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的网络政治互动的共同产物:一方面,国家权威通过建立和完善网络监管的法律和制度体系,明确了主权在网络空间的管辖范围和方式,将虚拟空间中的社会行为和行为主体重新纳入主权的内部性之中;另一方面,国家行为体通过对外发展网络空间攻防、制定网络安全战略,从而确立其在网络安全中的主体地位。"再主权化"的发展给国际网络治理机制带来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网站建设中网页设计的安全缺陷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基于网站建设中网页设计的安全缺陷,指出服务器端动态网页技术本身存在安全缺陷。介绍了登陆验证漏洞、绕过验证直接进入设计页面漏洞、桌面数据库被下载漏洞、源代码泄露漏洞和文件上传漏洞,给出了相应解决漏洞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传统上人们常把网络空间视为“虚拟空间”。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个人、组织、机构、政府等经由网络信息联结在一起实现越来越多的利益诉求,网络空间越来越成为一种客观而又真实的存在。网络空间的特质性使得旧有法律应用困难,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法律问题,由是,网络空间法研究顺势而起。已有的网络空间法研究主要关注了虚拟财产保护、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平台法律责任及网络空间犯罪等问题,当然宽泛意义的网络空间法研究不限于这四个方面,凡是与互联网有关的法律问题,都可归入网络空间法研究。未来的网络空间法研究可在网络空间主体法、网络空间财产法、网络空间行为法和网络空间安全法四个领域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向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已成为全球共识.IPv6技术与5G、物联网技术共同发展,将真正实现万物互联,随之而来的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安全问题也更加突出.互联网是全球共享的重要资源和关键基础设施,任何网络安全威胁和攻击都可能在全球蔓延,所有国家都需要共同面对各种网络安全威胁.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王继龙教授团队联合13个其他国家的15个研究机构和中国的7个研究机构成功申报并推进"面向IPv6的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针对IPv6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创新体系结构、突破关键技术、研发原型设备和系统、开展规模应用示范,提高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一、背景2016年11月10日,美国国务院法律顾问布莱恩·依根(Brian J.Egan)在其母校伯克利大学发表关于"国际法与网络空间的稳定"的演讲(下称"依根演讲"),(1)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美国政府对于网络空间相关国际法问题的主张。这也是2012年9月高洪柱(Harold H.Koh)关于"网络空间国际法"的演讲(下称"高洪柱演讲")(2)后,第二位在任美国国务院法律顾问就网络空间国际法问题发表的演讲。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健康传播风险与网络空间安全问题并存的后疫情时代,知识权力、舆论形象、媒介议程深刻影响全球健康传播风险治理。公共健康危机问题与网络安全治理问题的融合迫切需要在全球网络空间中进行知识权力、科技资本和公益伦理的协商对话,通过依托健康知识权力共同体促进东西方国家间良性互动、平等合作,推动全球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结构、治理规制和治理议程从单一的网络空间主权安全治理转向全球健康传播秩序弹性治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际法在网络空间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但国际上对于如何推动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还存在较大分歧。在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其国际规则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2017年出版的《网络行动国际法塔林手册2.0版》,在2013年《网络战国际法塔林手册》的基础上,新增了主权、管辖权、国家责任等有关和平时期网络行动的国际法规则,适用范围大大扩充,但也存在片面注重适用现行国际法等局限。"塔林2.0"规则体系体现了实然法与应然法之间的微妙区分,是一种具有事实上的"专家造法"色彩的学者学说,同时反映了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中西方主导与国际参与之间的艰难平衡。中国政府和学界应当密切关注"塔林2.0"及其背后折射出的网络空间国际法发展态势,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加大这一领域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14.
"非典"事件显示了我国的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行政责任机制还存在法律不完善的地方.同时,这种对我国的公共卫生安全及政府行政的法律责任的挑战引发了对我国如何完善公共卫生安全和政府行政法律责任的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5.
网络空间治理是国内外学术研究热点,但鉴于网络空间治理的复杂性,相关研究均是从不同学科角度进行切入,涉及内容复杂,且所用研究方法与解释理论差异显著。为更好地推进网络空间治理学术研究,有必要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研究脉络、重心以及内容进行评述,从而找到研究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以其作为未来研究的发力点。总体而言,现有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对"互联网治理"与"网络空间治理"概念、内涵及其内在逻辑关联的研究;对网络空间治理机制的研究;对治理背后各方力量及其格局的分析;以及对未来治理发展方向的探讨。目前研究的不足体现为:对于"网络空间治理"及其核心概念的界定仍缺乏共识;对网络空间治理机制的研究还存在诸多空白;尤其是相关研究以西方为主导,缺乏发展中国家视角。  相似文献   

16.
以"QQ相约自杀案"为代表的侵权案件引发广泛关注。对此,不仅司法实践存在如何正确适用法律的问题,理论上对相关法条的解读亦未达成共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将安全保障义务引入网络空间,以安全保障义务构建网络服务提供者不作为侵权责任的基础,从而对"信息审查义务"的承担作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7.
2016年是全球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持续呈现复杂化演进态势的一年。可以被归类为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网络安全重大事件持续高发,国家关键基础设施防护,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数据资源保障,以及如何保障涉及关键国内政治过程的数据基础设施免受威胁,成为考验国家网络安全战略能力的关键。面对威胁,主权国家迅速在网络空间采取行动,通过战略文件、制度设计以及针对性的政策安排,来改善网络安全态势,同时,全球网络空间的主权化、安全化态势,也变得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网络空间治理的问题通常需要国际合作才能得以有效开展。然而,当前网络空间治理的国际合作却面临诸如国家间网络主权是否存在的争议、网络空间治理适用制度的差异以及不同意识形态融合等诸多难题。这些难题制约着网络空间治理国际合作框架和运行机制的建构。事实上,网络空间治理国际合作的缺失导致的结果就是:它不仅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利益,而且也纵容了跨国网络犯罪,妨碍了公民信息自由权利的实现。虽然当前的国际形势决定了网络空间治理国际合作难以在短期内达成,但是以捍卫网络主权、坚持网络合作的国际谈判与网络技术研发等为达成网络空间治理国际合作而创造条件的努力不能停止。这对于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以及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合作治理体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2016年,美国企业研究所(AEI)发表研究报告《美国网络空间战略:促进自由、安全与繁荣》,为第58届美国政府提出了一套网络空间新战略。报告一方面暴露了美国在网络空间推行霸权主义的本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前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难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对全球网络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特别是报告立足于问题导向,不断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与评估,体现出国际一流智库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数据主权是网络主权延伸到数据层面的必然结果,其背后折射的是国家主权利益,但在行使方式上可能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并将深刻影响数据跨境流动的效率和成本.自"棱镜门"等多起网络安全事件爆发后,出于维护国家安全、加强公众个人信息保护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世界各国(地区)政府纷纷采取措施规制数据跨境流动,催生了美国"云法案"等一批将传统管辖权伸及网络空间的制度设计,深刻地挑战了网络空间秩序,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则通过数据本地化措施予以应对.数据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中国应坚持数据安全流动的基本立场,完善数据跨境流动统一立法,在国际治理中主动开展国际合作,以更具建设性的姿态融入数据全球化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