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在电影中叙事因素是构成电影艺术整体的基本因素。2005年电影《如果爱》的上映,在观众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获得了众多的荣誉。该片之所以脱颖而出跟它精巧的叙事艺术密不可分,文章从叙事的角度来探讨影片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2.
李芳 《职业》2012,(27)
中国没有系统的理论的叙事研究,有的只是零星的吉光片羽.当前关于《文心雕龙》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创作论和题材论的角度,而本文主要尝试着从审美功能和审美艺术两方面对《文心雕龙》某些篇章中所包含的叙事思想进行归纳和阐述.  相似文献   

3.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印度的经典励志喜剧电影,主要讲述了印度皇家学院的三个学生,以嬉闹的行为来反抗印度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其中穿插着友情、亲情、爱情,并且针对印度社会的教育体制,等级制度,竞争压力,自杀问题等社会问题作出回应,值得受众深刻反思。影片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不仅得益于其主题的深刻性,在结构的安排上,该片的结构堪称完美精巧,将近三个小时的片长,结构紧凑,一气呵成。  相似文献   

4.
不同于经典好莱坞线性叙事的模式,《阿甘正传》采用了多条情节线贯穿全片的叙事模式,同时还辅之以倒叙、旁白等技巧,令影片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与此同时,这部影片中的次要人物的描写也颇具特色,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5.
赵菲菲 《现代妇女》2014,(7):362-363
影片《搏击俱乐部》作为21世纪新兴的意识流电影,对传统的意识流电影既有继承又有创新。通过对这部影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意识流电影表现手段的多样化并理解其深刻的人文蕴涵。  相似文献   

6.
张璐 《职业》2015,(7):15
《胭脂扣》是香港著名女作家李碧华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其同名电影的上映而名声大噪。叙事结构如同支撑一座高层建筑的主梁,我们看不到它,但它却决定了作品的轮廓和特点,因此研究一部作品的叙事结构,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的了解这部作品。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叙事艺术及电影改编艺术方面的研究,从叙述主体、叙述的时间结构、叙述语言三方面入手,对李碧华的《胭脂扣》及其同名电影的叙事结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威廉姆·福克纳的著名的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以其精湛的叙事技巧广受青睐,关于小说的叙事时间,叙事情境,叙事声音等方面,专家学者多有论述。笔者拟以叙事学有关理论,对该小说的叙事时间错时做一番分析。笔者以为错时手法利在制造悬疑,营造氛围,突出故事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小说《古炉》对这场民族劫难和心灵创伤进行一种个体史、民间史、村落史、心灵史的审美思考,为我们呈现了一份独特而又极为宝贵的"文革"文学叙事。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索《名利场》中的叙事手法,主要从叙事策略、叙事语言和其他叙事技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叙事策略上,萨克雷主要采取了双重叙述角度和介入式叙述,在语言上,主要采用了明喻、隐喻、反讽手法来增强叙事效果,另外还采取了一些技巧使得小说独具吸引力.这些手法的使用都使《名利场》在叙事效果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0.
电影《霸王别姬》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这部影片延续了李碧华小说璀璨华丽、戏梦人生的特点,也继承了陈凯歌电影沉稳大气、追求纯粹的风格。电影和小说都是典型的叙事性艺术,同时二者又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小说到电影,从文字到影像,电影《霸王别姬》是导演在小说基础上的再创造。叙事视角和主题的改变、部分人物和部分情节的调整,以及叙事手段的转换,让这部经典的小说以熟悉而又独特的方式呈现在荧幕上。  相似文献   

11.
时至今日,电影与小说实现跨媒介叙事的作品数不胜数:改编自JK罗琳的同名电影《哈利波特》创造十年奇迹,小说意念取自电影的文体创意也在西西的《东城故事》中略见一斑。而当诗歌遇上电影,两者如何实现跨媒介叙事?不同艺术符号并置时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差异?这种差异带给我们哪些思考?本文将通过分析电影《嚎叫》如何实现与艾伦·金斯伯格的同名长诗间的跨媒介叙事来探索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2.
《山里的日子》是2000年诞生的一部长篇纪录片,在当时可谓是国产纪录片中的佼佼者,同时也是四川纪录片蜚声国内外的肇始之作。该片独特的叙事手法即使放在当今的纪录片潮流中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从叙事方法和叙事结构两个方面对该片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独到之处,与纪录片研究者共享。  相似文献   

13.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著名的"笔记小说",也是我国最早一部文言志人的小说集,由刘义庆等文人所编写的,《世说新语》的叙事是多体性的,有小品性、语录、戏剧性等,并且还具有诗性,其中有许多生动的片段。  相似文献   

14.
《雪落香杉树》是戴维·伽特森的一部著名小说,讲述了圣佩佐小岛上的一场案件审判及小岛居民在二战前后的生活与情感。作品以主题的深刻多样、描写的细腻感人、叙事的碎片化等鲜明特征而著称,结构精巧,内涵丰富。本文将从叙事技巧和主题两方面探讨作品的碎片化叙事,彰显作品的崇高人性主题。  相似文献   

15.
铁凝的中篇小说《午后悬崖》在叙事技巧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多级叙事贯穿于小说的始终,本文旨在对该小说中这一叙事手法的运用进行分析,彰显其在叙事艺术方面的匠心独用。  相似文献   

16.
日本美食电影《南极料理人》讲述了八位身份各异的南极科考队员在极地严寒中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电影的题材和风格往往决定了电影的叙事手法。纵观《南极料理人》这部电影,影片以反差表现的运用、美食主线的贯穿,以及人物困境与自我突破的展现等叙事手法推进故事的展开。这些叙事手法在构成电影独特风格的同时,也起到了增强电影表现力,升华电影主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巴丹 《现代交际》2014,(7):93-94
本文试图对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的故事搭建、主题立意、叙事纹理三个方面进行文本层面的分析,试图找到电影获得票房成功的电影文本层面的内在逻辑和市场动力,以期达到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对后续国产电影文本叙事、主题选择等方面的借鉴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作为美国类型片体系中一个非常成熟的类型,体育电影因其特殊的叙事策略和相对较低的制作成本,具有相当不错的市场潜力.它启发了我国体育电影的类型化创作,美国体育电影成熟的叙事模式可以为我国体育电影的类型化道路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贺岁喜剧曾作为标志性品牌,为冯小刚赢得了巨大的声誉。2009年冯小刚又成功地推出了《非诚勿扰》。该片不仅在票房上超越了此前的冯氏贺岁片,再创新高,而且为他赢得了更大的声誉。究其实质,《非诚勿扰》在情节叙事上的“狂欢化”策略功不可没。苏联美学家巴赫金在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最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之一拉伯雷的创作时提出了“狂欢化”理论。  相似文献   

20.
《在酒楼上》是鲁迅第二部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二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924年5月。作为离去—归来—再离去归乡模式[1]的典型文本,鲁迅的《在酒楼上》可视为启蒙主义知识分子一次深刻的自我剖析。而这向内转的自我解构却最终导向了无路可走的虚无和颓唐——启蒙还未开始就已先自我瓦解。从叙事学视角和文化研究视角入手,跟踪探析《在酒楼上》中的两个知识分子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黑暗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