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瓶梅>对于女性的书写,从传统的伦理道德与情爱神话中走出来,关注日常生活,对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女性热衷的生活领域有相当的肯定与赞同,这些甚至与当下社会性别理论不谋而合.同时,又对扭曲的人性与人际关系进行生活化的透视与体察,在女性日常生活描写中展现女性的精彩.  相似文献   

2.
《求是学刊》2014,(4):129-137
以《红楼梦》比较《金瓶梅》,是两部名著间历史与美学联系的探讨与厘清。《金瓶梅》固不必攀附《红楼梦》而自有其价值与地位,但对当下《金瓶梅》文学价值的认可及其社会地位的提高,有学术以外的现实意义。"反模仿"本质上也是一种模仿。《红楼梦》对《金瓶梅》的"反模仿",使其形象体系包括立意、结构、人物等"大处"和总体,"乃《金瓶梅》之倒影":《红楼梦》"谈情",是青春版的《金瓶梅》;《金瓶梅》"戒淫",是成人版的《红楼梦》;《红楼梦》"以情悟道",贾宝玉是迷途知返的西门庆;《金瓶梅》"以淫说法",西门庆是不知改悔的贾宝玉。其他林黛玉与潘金莲、薛宝钗与吴月娘、袭人与春梅等,皆具此等"倒影"关系。这种"反模仿"而成"倒影"关系的过程与机制,有似于生物工程上的"转基因技术",而《红楼梦》实可视为《金瓶梅》的"转基因产品"。在这个意义上,《红楼梦》"深得《金瓶》壸奥","《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在<水浒传>"武松杀嫂"故事基础上创作而成,不具所谓的"原创性".笑笑生之所以要借径<水浒传>,主要是基于题材的特定性质和要求,看到了"武松杀嫂"中英雄、侏儒、泼皮与一个美人故事的潜在审美效应,迎合了人们崇拜英雄的心理,体悟到"武松杀嫂"故事本身所具有的与自己创作主旨相合的深刻蕴涵,以及与施耐庵在<水浒传>中表达的某些思想观念的合榫.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金瓶悔》的主题是揭示性自由的条件、历程和归宿,揭示性自由造成的个人悲剧、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5.
宋运娜 《社科纵横》2007,22(8):125-126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书"的《金瓶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形象,在众多的人物形象中,潘金莲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作品以艺术的手法表现了潘金莲身上所具有的淫荡、妒忌、狠毒、残忍和薄情。本文作者就潘金莲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以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做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杨彬 《求是学刊》2016,(4):116-123
《金瓶梅词话》对于前代以及当代流行的各种文艺作品的仿拟是极其普遍且复杂的,文言中篇传奇小说《贾云华还魂记》就是其仿拟对象之一。在研究者指认出的诗词仿拟的基础上,笔者首次查证了《金瓶梅词话》在小说情节层面对《贾云华还魂记》的仿拟,及其同时对《西厢记》和其他一些文言小说的仿拟,由此揭示了《金瓶梅词话》"多层仿拟"的写作方式,进而发现它在这一写作方式之下形成的文学趣味的转向。追寻《金瓶梅词话》对此类小说的仿拟效果,不仅能呈现出多层仿拟的文学意义,还可为我们深入地理解这部奇书的若干难题提供重新解读的契机和别样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马理 《浙江学刊》2003,(2):214-219
《金瓶梅》在语言上存在着大量抄引前代和同时代各类作品的现象,其中以《水浒传》和《西厢记》最为突出。但是,这种抄引是什么性质,有什么文学意义,在现今的文本艺术研究中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巴赫金对话思想为立足点,借助现代语言学、小说修辞学方法,认为文本内与文本间存在着一个多层次结构的讽刺性语义关系,这种艺术关系可用“讽刺摹拟”术语来描述。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在日本的译介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江户时代的注释、改编阶段;明治时代的节译阶段;二战以后的全译阶段.本文简要介绍了三个阶段中《金瓶梅》各个日译本的特点、流传情况以及产生的影响,同时探讨了《金瓶梅》译本在日本的拒斥与接受、沉寂与流行所受到的日本本国意识形态、文学思潮、赞助人以及译者身份等因素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金瓶梅>是一本政治倾向非常浓厚的小说,书中用大量的笔墨写了以蔡京为首的官员的贪贿、吏治的腐败,甚至直接把矛头了指向皇帝--谩骂皇帝,这一切与晚明万历时期的"非君"思想有关.<金瓶梅>对的政治的书写主要集中在吏治的腐败上,在其中我们看到了官商勾结、买官卖官这类的内容.但是,这类的吏治腐败并不是此书写政治最为主要的内容,还有更为深刻的内容在此书中隐藏而未被揭示,这就是官商勾结在经济上倒买倒卖,而此类勾结对国家的经济基础危害极大,动摇了国之根本.这件事主要表现在<金瓶梅>第48回蔡京所提出的"盐引"之事上,而在54回到57回,理应写的就是西门庆和蔡京的门徒蔡蕴勾结贩卖"私盐",但是这几回却不翼而飞.因这几回的丢失,<金瓶梅>对晚明政治批判的力度没有彻底地显示出来,由此,我们对这部小说的政治目的也感到朦胧.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词话>中介词短语的句法分布情况,无论从介词的数量,还是从用例的数量来看,介词短语的句法位置主要是以前置为主.<金瓶梅词话>中介词短语句法分布是由语义、句法、语用、语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后置介词短语比例逐渐下降,前置介词短语比例将逐渐增加,且有继续前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陈戎女 《求是学刊》2008,35(3):116-120
<伊利亚特>里出现的女性可分为三类:布里塞伊斯代表的"荣誉礼物",安德罗马克代表的妻子和母亲.以海伦为代表的"无耻人".她们命运不同.但全都为男性英雄世界所边缘化,她们是战争的奖赏和原因,背负战争之苦.这些女性出场不多,但足以使<伊利亚特>有一个特定的女性视野:从不同的女性角色,看待这场战争及其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的爆发不仅促进小说的现代转型,而且为女性公共空间的开展带来契机。陆士谔《血泪黄花》最早以小说的形式展现了辛亥革命爆发的全景,对辛亥革命在促进现代小说形式的生成、辛亥革命与新女性尤其是女性公共空间的开展都有所探索。小说对正面人物尤其是新女性的形象塑造、对"革命加恋爱"模式的创造、在描绘家庭与革命之间的关系上,都对此后革命"史诗"小说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佳英 《学术交流》2015,(2):192-195
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是一部跨越时空的女性小说,揭示了三位知识女性积极探寻的精神家园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她们来自20世纪不同年代和不同城市,面对禁锢身体和心灵的"牢笼",却承受着同样的挣扎、困惑、恐惧和绝望的命运。虽然每一位主人公冲破"牢笼"的方式不同,但她们的选择及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苦苦求索都诠释了女性找寻自我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聊斋志异》为我们塑造了一大群五彩斑斓、摇曳生姿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有平凡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女性,但大多数是狐妖狐媚、精灵古怪,她们以内在美著称.而我认为其中三类最为动人:一类是痴情女性,一类是知思必报型,一类是才智型.本文通过这三类女性形象来探讨其背后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仪式具有象征意义和社会功能.仪式书写作为刘醒龙小说《天行者》里的一种重要叙事手段和叙事策略,是文本意义赋予和内涵阐发的途径.小说《天行者》通过相关仪式的书写,在对民办教师的主体地位、人生价值、现实存在、历史境遇以及尴尬身份的探寻中,揭示了作为乡村知识分子的民办教师的边缘身份和失语存在,写出了民办教师生存的沉重与悲凉,表达了作家深切的人文关怀.仪式书写是对社会身份认同的探求,是对民办教师期盼归趋官方体制的表达,成为表达诉求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6.
孙超 《求是学刊》2016,(4):124-131
《金瓶梅词话》的创作、抄刻与晚明江南士风有非常深密的关系,将二者放置在侨易视域中考察会有一些新发现。所谓"侨易"即因"侨"而致"易",强调精神或物质在位移中发生交感、质变。由此观之,《金瓶梅词话》的创作是晚明一个很典型的侨易事件,它侨用《水浒传》、《西厢记》、话本小说、日用类书、史书及其他各种文字材料,交感易变为"通大道"的艺术杰构;抄书—刻书与嗜酒—好色是晚明江南文人生活的重要内容,抄刻《金瓶梅词话》满足了他们的实际生活需要;江南文人在晚明突破"穷"—"达"二元框范形成的求"通"之士风乃是《金瓶梅词话》侨易事件生成的深层原因。因此,《金瓶梅词话》承载着晚明文人趋新求奇、追求自由等与近代接轨的精神密码,而现当代的"金学"热正导源于此。  相似文献   

17.
川端康成是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 ,在他的文学生涯中 ,写了很多有关女性的作品 ,长篇小说《雪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这部作品的创作思想是表现日本的自然美和女性的美 ,通过对其女性情感描写的解析 ,便能捕捉到川端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8.
西北作家徐兆寿创作的《荒原问道》是一部具有深刻哲学意蕴的现实主义小说文本。称其为现实主义小说文本,是基于其浓厚的乡土情怀与沉重的家园意识;至于深刻的哲学意蕴,则是基于其围绕“道”与“存在”等哲学范畴而展开的若干反思,如宇宙、死亡、语言、知识、道德、自由等。传统的观念体系遭遇自由主义、多元主义的挑战,拥有自由意志的个体何以重建自我的精神世界、现代性视域下的社会主体何以实现思想观念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为小说《荒原问道》所关注的根本问题,也是其哲学反思所指向的终极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兰立亮 《日本研究》2012,(2):118-122
在《静静的生活》中,大江健三郎采用从女性视角细腻、感性地讲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同时,小说中大量文本的引用使女性叙事本身也具有了男性叙事的知性化,两种话语风格纠结在一起,形成一种叙述的张力,从而使小说具有了丰富的审美内涵.女性视角的发现和尝试使这部作品在大江健三郎小说形式实验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也标志着大江健三郎小说的女性形象塑造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