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在传统语音学的基础上,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运用语音格局理论,进一步揭示东乡语单元音的语音特征.作者借助实验仪器设备和语音多功能分析软件3700,着重对有争议的单元音进行研究,分析其语图和元音声学参数,对东乡语单元音音位进行验证;利用元音共振峰F1、F2、F3的频率,按发音人性别不同分别绘制共振峰模式图、元音声位图以及元音格局图;从声学角度对比东乡语、蒙古语以及汉语普通话的元音格局.  相似文献   

2.
东乡民族的交际工具主要是东乡语,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东乡语长期处于汉藏语系语言的包围之中,不仅语言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主要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语言转用就是语言功能变化的一种。据我们调查,在东乡族自治县的24个乡镇中,四分之一的人口已经转用了汉语。主动的文化同化、经济条件等是造成东乡民族语言转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诶话与当地汉语土拐话、壮语、仫佬语在语音上的异同,结果表明:诶话声母与罗城(东门上南岸大银)仫佬语非常相似;韵母和声调与当地汉语土拐话十分近似;诶话在语音上与壮语差异较大。综合这些特征,本文认为诶话在形成的过程中,侗水语言对于诶话的形成是基础性的,韵母和声调趋同说明诶话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当地汉语土拐话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东乡族是甘肃省特有民族之一,有语言无文字。受经济全球化、西部大开发、城镇化建设、人口大规模迁移等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东乡语的语言活力正在逐步降低,已经显露出濒危语言的特征,当前的紧要任务是加强对东乡语的记录与保护,保留东乡语的真实面貌,保存其自然原始语料,加强东乡语的研究工作,为人类留存这一珍贵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壮语的数词“一”有多种语音形式.一般意见认为?it7跟汉语有关系,而?deu1和nш:η6是民族固有词.然根据语音对应规律,?deu1和nш:η6同样跟汉语有关系.特别是?deu1,其语音对应规律显示出壮汉语之间有非常久远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6.
以语言调查所掌握材料和语言接触理论为依据,将分布于百越之地广西宾阳平话和壮语的"吃"类词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者的对应关系和联系。认为,壮语与汉语之间具有同源关系,但在语言分化以后则表现为接触关系;单个词的语音对应现象固然可以证明语言的接触现象,有词族对应的语言现象也并非全然都是同源词。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察"同形"对日汉词汇加工的影响,讨论了初级日语水平中国学生的心理词典结构.实验采用语音判断任务.结果发现:初级水平的日语学习者,对同形词进行语音判断时,同形同义词与同形异义词相比,反应时短,错误率也低;非中文词的反应与同形同义词相比没有差异.实验结果证明被试的语音表征激活受到了语义的影响,实验结果支持了关于词汇表征与加工的简化的词汇表征系统.  相似文献   

8.
东乡族教育状况一直不容乐观,各项教育指标长期处于国内各民族之末。在当代中国,针对有语言无文字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提升,东乡族以东乡语辅助汉语教学,最终达到完全汉语教学的实践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历史文献和田野工作,对东乡地区历史和现实的语言使用情况及学校双语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汉语"民族"一词在我国的最早出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关于汉语“民族”一词的起源 ,学术界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 ,汉语中的“民族”一词是梁启超从日文中借引过来的。梁氏 1 899年所著之《东籍月旦》中 ,出现了“东方民族”、“泰西民族”、“民族变迁”、“民族竞争”等术语 ,这是汉语“民族”一词的最早来源。① 第二种观点认为 ,中国古代虽有“族类”、“邦族”、“国族”、“部族”、“种族”等词语 ,但汉语“民族”一词最早出现于 1 882年王韬所著之《洋务在用其所长》一文中。② 第三种观点认为 ,汉语“民族”一词的出现时间为 1 9世纪后半叶 ,而其普遍使用是 1 90 3年梁启超将瑞…  相似文献   

10.
如何解决乡音对大学生英语语音的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五十位说壮语、粤语和桂柳话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除了一般中国大学生共有的汉语语音负迁移外,乡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英语发音;而96%被调查的大学生认为发音是与外国教师沟通的主要障碍.为此,建议在高校推广双语教学,以帮助大学生克服乡音困扰,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