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赴韩大学院继续教育的视角出发,对我国韩语教育本科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我国10所高校本科阶段韩语教育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和对在韩大学院留学生以及教师的问卷调查,本文发现我国高校韩语教育课程设置中对学生"说"和"写"能力培养的欠缺导致我国学生在进入韩国大学院继续教育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为了使国内学生更好适应进入韩国大学院后的学习生活,要在大学三、四年级等高年级阶段多开设注重提高学生"说"和"写"能力的课程,同时在授课形式上也要尽量进行创新,引入课题讨论、专业论文写作交流等新的授课形式。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探索高校西班牙语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施路径,提倡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内涵和时事新闻热点相结合,融入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和道德品质,强化课程的育人导向。旨在引起高校外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同时为教师设计课程思政授课方案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立德树人与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创新模式,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包括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政治理念、养成良好道德品格、形成正确行为习惯等。创新思政教育以及教育管理模式,以此更好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要重视创新工作,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实施思政教育管理,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结合课程思政理念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适应时代的新模式,进而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效果。各大高校的思政教育教师和辅导员等,可以结合具体情况予以落实,更好地培育学生。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理念的重要体现,是"隐形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贴近学生专业,更易于学生认同和接受。提升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效果,重点在尊重医学教育和发展规律、落实领导责任、发挥专业课教师的引领作用等几个方面下功夫,同时还应该借鉴同类高校好的做法和经验,善于总结和凝练。  相似文献   

5.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浓厚的政治性、思想性及资政育人的功能,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思想源泉和资源宝库。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对高校思政教育成效的提升、教育内容的丰富、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积极探索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现路径,建立"教学融入、课程融入、实践融入、文化融入"四位一体的融入模式,把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红色资源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全过程,能够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史教育的实际效果,达到对党和社会制度在政治、思想和情感上的统一认同。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工匠精神,能够帮助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新时期高校思政教学需求。通过概述高校思政教育和工匠精神结合的意义,分析二者相融合的原则,围绕组织建设、课程设置、文化建设等方面,探究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的途径,提升学校思政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精益求精、求真务实的精神乃至日后工作中的工匠精神,做到爱岗敬业,提升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7.
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充分运用微媒体新技术的优势,通过合理利用"微思政"教育平台,构建线上交流沟通平台,因势利导,创造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微产品,知行合一,实现思政教育线上线下联动机制等措施,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对高校"课程思政"的教育方针,加强教学改革,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对工程管理概论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与剖析,总结了工程管理概论课程特征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高校"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并将思想政治建设融入工程管理概论课程教学中,分析了"课程思政"教学的新思路,总结了新方法,为工程管理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已越来越受重视,但就目前各高校实际教育状况而言,还存在种种问题,不仅部分教师思政教育理念相对落后,而且很多高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并未紧密关联。在这一背景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学》课程思政教育中德智兼备教学价值的发挥,务必从学生出发,从课程思政教育现状出发,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革新,以此促进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健全。  相似文献   

10.
增强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的基本目标。高校思政课教师实现这一目标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思政课教师从备课到授课过程中始终要围绕"四点目标":在备课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备教材、备学生和备资源等为授课奠定基础;在授课过程中,主要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形式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团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学校供给予学生需求不对称、教育模式落后、教育实施"不精准"、成效不明显等现实障碍。解决高校团员青年思政教育面临的障碍问题,应着重从供给侧改革、教育模式创新、教育载体突破、教育成效评价等方面入手进行创新拓展。现阶段消除高校团员青年思政教育障碍,首先应构建适应从严治团要求的高校团员思政教育体系、提升思政教育精准度、创新思政教育载体,并探索运用PDCA循环,优化高校团员思政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药学类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普遍存在"思政课程地位存在边缘化倾向""思政课教师队伍匮乏""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等问题。本文结合药学类高校专业的特殊性,提出了药学类高校"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同行同向的有效路径,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树立"师生共同体"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建设一支思政课的"人气教师团队"。  相似文献   

13.
青马工程指导下,通过深入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干部各方面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有利于高校师范类学生更加有效掌握最新理论成果,逐渐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本文对青马工程对培养高校学生的重要性作了分析,提出青马工程视域下师范类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对策,为构建更加完善的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机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微博作为一种更加便捷的交流工具,已成为影响大学生行为和思想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应抓住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微博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利用微博开展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利用微博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利用微博开展思政教育的对策研究以期促进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对微博的更好利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激增,用人单位的招聘门槛也随之增高,就业难、难就业就成为社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自2007年共青团中央印发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以来,全国各高校运用青马工程,以各种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本文基于就业视角,以青马工程为依托,探讨高校运用青马工程培养大学生的途径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刘清 《职业》2022,(11):8-10
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下,探索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推动思政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通过鲁班技能节等专业技能比赛、师生作品共建等形式,协同提高学生的思想、技能、品德等综合素质,着力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建筑行业人才。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将学生技术技能培养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实现了职业技术技能教育中的思政教育,同时也实现了思政教育中的技术技能提升,实现了课程思政的转型与技术技能课程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形成课程教育教学方式的思政改革。专业课程是高校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着力点,对教育人、培养人至关重要。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因其理论指导性较强,所以教师容易弱化其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忽略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以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课程为例,在"泛在学习"的教育背景下,以"增强使命担当,培养爱国精神"为课程改革目标,探索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挖掘课程中的隐性思政元素,建立泛在学习资源库,完善课程思政考核机制,形成课程思政改革体系。  相似文献   

18.
思想教育是塑造人灵魂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提升和网络影响的扩大,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开始向着多元化趋势发展,需要坚持科学思想领导地位,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加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水平;创新高校网络思政教学模式,倡导多元化教学;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强化网络宣传力度;贯彻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强化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不仅丰富拓展了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工作内容,而且为培育新时代新人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强大的思想动能。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建设是现阶段高校德育研究的热点,旨在结合通识课、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各类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学生正确的三观.本文通过对宿迁学院课程思政开展情况的调研,提出现阶段课程思政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完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思政课是当前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情感认同的重要程度开始凸显,并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提出了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具体实施策略,旨在丰富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内容,使教学工作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进而提高思政课教书与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