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批评是一种文学活动现象,但其价值指向所归位的理论视阈、权利认同、体验方式及功能效应却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体验,因为它需要有宽泛、广博的视域,其社会现实效用更加明显,对人的当代生存状况,对人的未来发展境域的指涉亦更加明确.从学理层面来说,生态批评必然内蕴生态思想,但却不是简单诠释生态学的科学元素,其科学理念表现为向人文学的渗透、延伸、派生及组合,因而其价值指涉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的学科及关注视点也有很宽的辐射领域.  相似文献   

2.
随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深入实施,三江源生态移民基本生活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了更好巩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成果,切实解决三江源生态移民困难群众生活困难问题,本文对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救助机制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本质内涵的中国梦,是由无数中华民族成员个体梦想汇聚而成的国族梦,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与价值追求。国家是政治实体的最高形式、民族精神的政治外壳、民族意志和命运的物质体现。国家认同观照民族特性、民族精神、民族意志与民族愿景,是中国梦认同的价值归旨。依据民族共同社会特征承认中国梦这一族群梦,进而获得国家共同体的认同,是个体民族成员与生俱来的基本认知与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中国梦认同的特定场域与国家认同的现实依托,构成中国梦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结合的实践载体,也是中国梦认同到国家认同价值演进的具体场景。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高度互补,则为中国梦认同归旨于国家认同提供了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4.
三江源藏族生态移民工程自2004年实施以来,已近十四年,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在此背景下,梳理和研究后移民时代移民生活重建的现实困境和解决思路,用系统思维审视问题,使移民生活重建工作建立在合理和接地气的规划和构想之上。通过保障、整合和激励机制引导移民从迁得出稳得住到逐步能致富成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三江源区X村的生态移民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政策落实中还有不少问题。本文运用推拉理论对影响移民迁移的推力和拉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又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将反推拉因素与部分移民出现的返迁现象结合在一起,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应该最大限度地解决好移民就业问题,尽快建立生态移民补偿机制,使移民能够真正"移下来,住下去"。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对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环境和生理适应、日常生活适应、生产适应、人际和风俗习惯适应及其心理适应等社会适应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解释了影响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国际移民的国家认同问题是关乎主权和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课题。国际移民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逻辑关系。国际移民的动因可划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其中非经济因素又包括政治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情感因素。根据国际移民的目的不同可以将其分成改善生活型、寻求发展型、家庭团聚型、寻求庇护型四类,而根据国际移民的生活状况可以将其分成迁移型(其又可分为归化型和断裂型)、跨国型、母居型三类。国际移民的国家认同具有异质性、多元性和可塑性等基本特征。它包括公民身份和国籍的认同、意识形态和宪政的认同、文化和情感的认同三个层次,其中文化和情感的认同包括语言、宗教信仰、民族情感、风俗习惯、领土边界等方面的认同。国际移民国家认同的分层研究可以为国家认同问题研究探索一条新的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8.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保护好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对全省乃至整个江河流域的生态改善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5.23万平方公里,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21%,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42%。行政区域涉及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4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乡;按总体规划布局可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保护区内总人口约为76000人,占三江源地区总人口的13.7%,其中,核心区7222人,缓冲区7998人,实验区6.1万人。对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进行全面封闭,把核…  相似文献   

9.
三江源生态移民社区在“人(”语言文化、生产技能不匹配非农产业)和“地(”迁入区发展水平低,存在环境退化的二次风险)的制约下,移民非农转型的目标实现难度较大,依靠补助的脱贫模式不可持续,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从人地互动视角,以改进后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分析框架,梳理了关于三江源生态移民的历史与现在、所处地理与社会环境、能动性要素和人地关系调节的研究进展,整理移民适应困境的现状,提炼出主体元素“人“”地“”业”互动的核心概念,构建了三江源生态移民研究的跨学科理论框架。目的是从移民适应困境的根本原因(人地互动平衡的打破)和正向人地互动关系的建立两方面出发,为促进三江源113个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后续研究提供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为类似的少数民族移民问题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陈琼 《学术探索》2007,(3):63-66
三峡库区移民工程已经进入到后期扶持阶段,早期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日益成为移民研究的重点。结合实地调查的经验感受,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运用社会认同理论,分析移民妇女这一特殊群体的身份认同,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意义。移民妇女在搬迁地的身份关系及其背后的规则认同已经多元化,妇女身份认同的显著性程度与经济利益、社会关系网络结构、家庭出身等因素相关,这决定了她们是采取参与还是依赖策略,去寻求自己的存在点,筹划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生态移民实践的划时代发展,有关生态移民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空前的进展,尤其在生态移民模式以及相关政策、生态移民权益保护、生态移民的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但也不可否认,目前对生态移民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多有待完善和深化的方面。  相似文献   

12.
移民、扶贫与生态文明建设——宁夏生态移民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实施扶贫和生态移民最早的省份,从南部山区向黄河灌区,宁夏对于改善贫困人群的生活和保护山区生态环境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的研究也表明,在新的形势下,宁夏移民面临着许多困难,这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以提供更多非农就业机会,增加移民资产,关注移民的社会管理创新,保护移入地区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价值认同:多元价值语境下的廉政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体制与管理体制的改革,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日益促成了我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催生着新的利益群体的崛起,加之民营和外资企业文化的浸润和西方文化的侵蚀,产生了多元价值观相互纷争和互相排斥的格局.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正视多元价值语境的客观存在,科学剖析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缘由及社会影响,宣传和引导社会成员认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实现价值分歧向价值认同的转向,以营造清正廉洁的社会氛围,为反腐败斗争奠定廉洁政治文化和道德文化的价值观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古老的族类意识和观念在近代民族形成、竞争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中国近代的不同社会群体因其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背景、对政治权力的占有多少及对时势的不同把握等因素 ,对中国传统民族主义有不同摄取 ,从而对民族主义有不同的认知及表达。他们的内在体认和外在表现勾勒出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一种发展轨迹。传统民族主义不断发生嬗变 ,进而向理性民族主义过渡 ,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选择  相似文献   

15.
当代学术语境中的移民内涵与秦朝移民内涵之间有重大差异,与秦朝移民有关的史料中并未使用"移民"一词,其相关性表述是以各种不同动词形式表达,而当前学术界把移民作为名词指称一系列与人口迁移有关的活动。秦王朝对移民身份的确定、移民动机的考量、移民目的的选择和移民方式的采取均具有政治性,总目的是为其疆土扩张与统一、长远而稳定的政治统治服务,移民性质皆属于政治性移民,其移民类型皆是在政治性移民之下的政治军事型移民、政治经济型移民、政治犯罪型移民和为特殊政治目的的移民。由于秦王朝先天存在的政治认同隐患、大规模和高频次移民活动加剧的政治认同危机、移民方式不当引发的政治认同危机等要素,最终秦王朝的移民活动完全政治化,其政治性移民必然招致移民的报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从研究对象及其分类、重要概念、迁移的内在机理几个方面,总结了生态移民理论;其次,提出移民是实现符合青海实际的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内核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认为这是由青海独特的自然状况、不尽合理的人口分布格局、严峻的自然生态形势等因素决定的;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海在移民问题上进行的探索以及在移民思路上经历的重大转变;最后,就如何继续推进生态移民理论与实践创新,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7.
文学批评生态即文学批评的生存状态,主要指涉19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内部机能性失调。就当前文学批评的整体生态而言,视野宏阔、方法多元、媒体便捷是其基本特征,但也存在明显的问题。概而言之,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思想贫乏,言之无物;自说自话,无的放矢;好人主义,廉价吹捧;山头意识,排斥异己;消费趣味,盲从时尚。鉴于此,有必要切实践行以下建设指向:一是关注当下,强化批评的现实性;二是面向文本,增进批评的似真性;三是追求深度,恢复批评的功能性;四是回归理性,倡行批评的包容性;五是尊重个体,张扬批评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批评生态建设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态后现代主义是在对现代性危机的深层根源即二元论和机械唯物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的背景形成的,认为整体有机论和非二元论的生态方法是解决现代性危机的途径,从而消除现代性的危机,重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地方的关系.作为克服现代性的危机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世界观,生态后现代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9.
宁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永恒主题,宁夏生态移民是破解区域生态和生存矛盾、实现双赢的战略性决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通过各种形式的生态移民,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拓宽了农民致富的空间,恢复和保护了迁出地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民族团结。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增收致富问题凸显;劳务移民、自发移民问题亟待解决。完善宁夏移民法规政策体系、强化移民技能教育培训、把产业开发作为宁夏移民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无疑成为宁夏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王妍 《北方论丛》2010,(2):121-124
环境伦理的取向与追求是确立一种境界,其价值意义的哲学指向通过人的精神表达的最高层级的反思方式来不断拓新理解人的本性的境域。实践活动形上关怀指向、关注未来人类生存命运指向、为人与自然和谐提供内在动力指向是对环境伦理价值意义的哲学指向进行探究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