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维诗歌创作受到禅宗思想影响,其诗歌以禅入诗,意境与禅境浑然天成,蕴含着一种禅境的清静空寂之美。本文从“性空”“动静”“体悟”三个侧面分析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通过对比评析不同译本的策略、效果,提出禅诗翻译既要再现诗歌的禅意,也要兼顾意象的传达。  相似文献   

2.
王维是山水诗大家,他的山水诗和婉清雅、意新理惬,超凡脱俗.本文试从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定势、诗人的人生遗际和生存境遇、独特的美感经验和审美哲学三方面探讨王维个性化的创作心理的形成及其对王维山水诗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储光羲、王维诗歌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水诗方面,储光羲、王维都体现出一种阔大开朗,意境雄浑的气象。在田园诗方面,储王都表现出一种安适自得,乐在其中的情趣。贺贻荪说:“储于朴中藏秀,而王于秀中藏朴;储于厚中有细,而王于细中有厚;储于远中含淡,而王于淡中含远。”道出了储王诗歌的本质特征和风格差异。  相似文献   

4.
君诗妙趣我能识 正在山程水驿中——读《桂林山水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山水诗,源远流长,历来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中的很多诗篇以山水起兴,屈原、陶渊明等都吟咏过美丽的山水;尤其是唐宋以来,随着整个诗歌高潮的出现,山水诗空前繁荣.“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以及同时代的杜甫、孟浩然、王维,宋代的苏轼、陆游等,都创作了大量优美的山水诗作.他们留连自然,寄情山水,或歌  相似文献   

5.
“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作为诗人和画家的王维,在他的山水诗中不仅善于“应物象法”、“经营位置”,注意构图的多层次和移步换景,而且也非常讲究“随类赋彩”、选择有色彩的字眼入诗,使“无形画”的诗歌趋于“有形”。同时,王维通过以虚求实、以动求静、物我交融等绘画技法和艺术手段的巧妙运用,创造了诗人和画家所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意境美。由于此,形成了王维独特的诗画混成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6.
在唐代诗人中,王维多才多艺。他在诗歌、绘画、音乐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在诗歌创作上显示出多种文化的修养。王维自称“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他的诗,唐代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指出:“在泉为珠,着壁成绘”。《宣和画谱·王维传》说“观其思致高远,初未见于丹青时、时诗篇中已自有画意”。古人虽道出王维诗中有画意,却不加阐释,今人对王维诗中画意众说纷纭,大多从绘画艺术融于诗这一角度分析。如“‘诗中有画’则是说王维在诗歌创作中借鉴了绘画的技法和原理”。“王维诗歌呈现绘画性的原因在于他能够在诗里借助绘画方法表现外物”。本文拟从王维诗、画表现的情感,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探讨王维山水诗中的画意。  相似文献   

7.
对于王维诗歌特别是山水诗的动静问题,文学界已作了大量的探讨.山水诗中"静中有动"是人们普遍给予的审美评价.而本文则试图从诗中所表现人物主体的行为动作这个角度去分析王维诗中的动静相对的艺术美,即"动中有静","以静衬动"的艺术特点,从而揭示"动态性在王维山水诗中只是一种艺术手段,而表现大自然中田园山林的静美境界,才是他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8.
王维山水诗的最大特点在于把对禅和生命的理解化入对山水的观照之中。诗人抛弃了自我意识达到了一种“无我”的状态,真正地让山水有了自在的生命力,又不着痕迹地把禅的精神融入他的山水诗中,形成了极为优美深邃的意境。作者试图从王维山水诗所体现的“无我”意境,探索解读王维诗中生命与山水合而为一的“禅”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王维创作了一系列终南山诗歌,其中不少篇章体现了王维乃至盛唐山水诗的最高成就。全面考察《诗经》、汉赋、六朝诗歌中歌咏终南山的篇章,以此为基础,对王维的终南山诗从意象、意境及创作思维诸方面进行深入考察和解析,可以较为清晰地勾勒出山水诗产生、发展及嬗变的轨迹,由此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盛唐诗歌独特的美学风格及其典范意义。盛唐诗人将不涉理路、排除知性干扰的纯自然山水诗创作发挥到了极致,为后世提供了一种极具艺术精神的思维方式与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0.
中唐诗人兼画家刘商与王维的家世、身份、经历近似,且审美观念趋同,因而刘商在诗歌艺术上能主动学习王维,二人诗歌的意象、意境、句式与韵律有不少近似之处,均具诗有画境的特点;二人都善于用画家之锐眼“取象”,在诗中以散点透视法“经营位置”,将线条与色彩巧妙搭配,使诗作富有画面感.刘商继承王维的诗歌艺术,并有新的探索,他是王维诗歌接受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