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话批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以剑桥大学为中心的人类学说的研究成果的影响而兴起的。神话批评认为,神话的意义不在于起源,而在于后来的文学展开,神话批评有以下特点和需具备的前提:(1)对神话批评有知识体系的认同;(2)神话批评与批评家的象征体系的关系;(3)分类与分类理论的把握;(4)神话的社会及文化现象的特性;(5)神话批评与“目的的原因”;(6)对“原型”的追溯。神话批评的属性与方式。分析和掌握神话历史变化过程,并辨别出神话的原型及文学原型;对神话的种类及作品的结构形式进行具体的分析;把神话研究与社会、伦理价值研究结合在一起;把神话批评与心理学理论及心理学批评方法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海登·怀特对历史文本进行文学式解读,其历史研究是一种基于历史文本的文学批评实践。海登·怀特关于故事解释的模式是诸如原型批评、社会学和意识形态、新批评等多种文学批评理论的移植;话语转移理论则是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因而,尽管都被称为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是对历史进行文学、文化批评的历史诗学,而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则是对文学进行文化研究的文化诗学。  相似文献   

3.
弗莱的原型批评将文学与神话连接起来,使远古的仪式和梦幻成为文学的主要结构和内容:但是,弗莱的原型是西方文学中的一种象征,它与荣格的、基于人类进化而形成的原型不同,从而给原型批评本土化带来许多困惑。解决的办法之一是,将荣格的原型概念融入弗莱的文学原型,从人类的生物与精神进化中寻找到文学原型的本质与本源。只有这样,文学原型才能呈现出人类的普遍意义,原型批评才能真正实现本土化。  相似文献   

4.
原型批评有其局限性,也有为别的批评方法所不及的优越性,它可以使文学经验得到整合和系统化。运用原型批评研究中国古典诗歌,闻一多、郑振铎开了一个很好的头。如何运用原型批评方法研究中国现代诗歌,则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试图以艾青诗歌为突破点,探讨中国现代诗歌的原型意象。  相似文献   

5.
在英美学术界,中西方文学关系的比较研究已经成为新的关注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学渊源和影响。无论作品语言、形式及其产生的时代有何不同,总是能够辨识出渊源的巧变、中介的存在、类型的变异、主题的移植以及神话原型。中西方文学事实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二、影响过程中,翻译的作用和局限。语言障碍和翻译局限造成中西文学相互认知和理解的误差。三、将西方批评概念用于对中国文学的阐释和批评。近几十年,一批新移居西方的中国学者,除了注重传统中国文学研究所强调的文学与社会、哲学和历史的关系外,越来越注重运用“新批评”和语言学批评等形式主义批评来研究中国文学文本。四、其他文学比较领域的探索,如“后形象变形”,即研究神话和历史中人物的文学变形;修辞学批评,尤其关注修辞与智慧之间关系;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比较,如文学与绘画、音乐、宗教之间的比较也是目前欧美中西文学比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王秀臣 《东方论坛》2008,(3):125-126
自从上个世纪荣格提出原型这一概念以来,原型批评理论被广泛运用于文学研究领域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按照原型理论,创作的源头不是单纯生物性的本能冲动,而是远古人类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经过世世代代的历史积累起来的典型的心理经验。由此推论,古代诗学则是对这种典型心理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最原初的理论命名和经验积累与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一样具有原型的意义。十年前,我的导师傅道彬先生出版专著《晚唐钟声》,这是一部运用原型批评方法阐述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象征意蕴的经典学术著作,他把这种批评方法称作“精神考古”。沿着老师的思路,我一直在思考,既然中国古代文学的各种意象都可以在上古文化源流中找到精神的原型,那么中国古代的文艺思想是否也存在某种原型?  相似文献   

7.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2004年由聂珍钊教授针对当下文学批评浮现的诸多问题提出的极具原创性的文学批评方法论,至今已在国内外学界产生广泛影响。文学伦理学批评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具备理论的创新性与统一性,“文学文本论”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础理论之一。在对文学本质的研究中“文学文本论”将文学定义为“文本艺术”,创造性地提出了“脑文本”等文本概念来解决文学形态等基本理论问题。但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文本”主要指狭义上的“文字文本”,忽视了发生学意义上以语言为基础的“口头文本”,限制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同时文学伦理学批评将“脑文本”看作口头文学的文本,一定程度上不完全符合口头文本的产生、传播、接受规律,不能科学全面地描述文学现象、揭示文学本质。利用跨学科方法与视角,运用“口头诗学”等理论分析“文学文本论”对“文学形态”“文本类型”“文学本质”等问题的理解,或许可以弥合文学伦理学批评“文本”和“语言”的断裂,促进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文本论”理论完善,为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人类学、民俗学等领域进行跨学科研究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研究为当前文化、文学热点。本文拟从神话、文人诗、鲁迅小说来对流变中的“嫦娥奔月”故事加以解读,以原型批评,文化批评等方法揭示出中国女性的命运历程及所处窘境,以期对当前研究有所昭示。  相似文献   

9.
文学人类学批评理论及实践的若干问题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文学人类学批评理论研究中,还存在有三个问题:一是一些文学人类学批评的文章,重视寻找作品的原始性、原始意识,归结原型及原型沿袭的动因,而忽视或曲解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二是不少文学人类学批评文章,在分析、整合作品时,强调了连续性,忽视了阶段性即忽视了作品的时代性和审美价值;三是一些文学人类学批评文章将数种相似但并不一定相关的文化形态合成在一起,随意构建模式。我们相信,随着文学人类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建立和规范,文学人类学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集体无意识、种族记忆、原始意象等等成为原型批评大厦的基石。他的原型理论从最深层次上揭示了文学的奥秘、文化的奥秘、人类精神的奥秘。“自我牺牲”原型、现代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原型、“青年——成年(老年)”是众多原型种类中的其中三种原型模式。读者在了解了原型批评方法后,对于文学的鉴赏会有更深一层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二十世纪当代文学研究的四大方法之一、文学批评的五种模式之一,原型批评在当代中西方文论中都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它试图从宏观的、整体的和系统的原则出发,把“单篇诗作放回到作为一个整体的诗歌系统中去”,加以研究,从而构造自己的理论体系。在此,我试图从它的理论中汲取一些合理的因素,来观照《红楼梦》。由此看到:《红楼梦》在爱情文学的这一系统中,创造了一种新的“范式”。“范式”,从理论上讲,是一个具有巨大解释力的词。但在本文中,“范式”只具有原型的意义。原型或原型意象,本是原型批评的重要概念和核心术语,它…  相似文献   

12.
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分三个部分讨论了“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首先揭示新历史主义产生的历史语境,认为诞生于80年代初的这一文化思潮是对“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批评的双重扬弃,强调对文学本文实施政治、经济、社会的综合研究。其次,讨论格林布拉特“文艺复兴研究”的新历史观问题,指出格氏的真实意图在于打破传统的“历史一文学”二元对立,将文学看作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种在历史语境中塑造人性最精妙部分的文化力量和符号系统,而历史与文学共同构成一个“作用力场”,并使那些伸展的自由个性和升华的人格精神在被压制的历史现象中发出新时代的声音。最后,阐释“文化诗学”的基本特征,即“跨学科研究”性质、“文化的政治学”属性和“历史意识形态性”。认为“文化诗学”事实上是延伸发展了一种“历史诗学”的概念,表明文学批评中的历史意识和社会批评方法重新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3.
从中西文学现象的比较看“意识公式”的原型阐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格把从原始人的心理经验的历史“蒸发”中遗传下来的“没有意义的形式”称为原型,并把这种原型所具有的文化遗传影响,形象地概括为群体意识活动所必然要遵循的一种“意识的公式”。本文从文学阐释的角度,通过中西比较的方式,具体分析了由于中西原始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作为一种“意识的公式”的“天人关系”,在中西文化发展中所体现的不同的原型特征,以及由此而对中西文学的发展和文学传统的形成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成名作,自发表以来便受到众多读者、学者的关注,但是鲜有学者从原型批评理论的角度予以研究。“森林之王”作为一个重要原型反反复复出现在巴克这一形象之中,因此笔者拟从费雷泽、荣格、弗菜等文学理论家的原型批评理论的角度,对《野性的呼唤》中的“森林之王”原型作以简析。  相似文献   

15.
荣格对中国的“道”极有兴趣,试图将之纳入到原型批评的理论框架,刘勰“原道”说就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关于文学本原的探究,与荣格着眼于求索人类文化心理大体相似性的原型批评有相通之处。然而,荣格的原型说立足于宗教观念,从神的形象中归纳出原型;而原道说则是在人与自然的诗意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人类精神文化的基本形态。原道说对自然的亲和中所蕴含的生态论美学思想不失为拯救陷入困境的原型批评的良方。  相似文献   

16.
“席勒式”并非一个贬义的美学概念,而是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席勒自己的作品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的诗歌,戏剧等大都具有浓重的主观性,重视中世纪文学传统和追崇自然的浪漫主义色彩。而马克思对“席勒式”的批评是有其特殊历史语境的,从揭露与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的革命需要出发,他对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批评,在运用美学批判标准的同时,也使用了历史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观点,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原型批评等方法,分析了古代埃及文学中攫取权力、制造死亡的恐怖母神,令人疯狂沉迷,导致毁灭的妖女,不守妇道、见异思迁的妻子等“毒美人”形象,解读其复杂性,揭示“毒美人”形象在男权社会中的精神和文化特质,展现其文学与文化意义。并从传统人性中的善恶二分、男权中心社会、男性作家的女性观等方面探讨其成因。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为理论依据,对《格萨尔》史诗典型性文本中所沉潜的文学原型进行较为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其原型具有原始性、英雄崇拜、部族意识等独特内涵。这一独特内涵的深刻开掘凸显了史诗的本真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以斯宾塞《仙后》为例,从“一文多思”法的角度,探讨文学作品中的发散思维的培养。即1.运用新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鉴赏文本,启发学生从文本与社会历史宗教背景的角度来启发思维;2.运用原型批评的研究方法鉴赏文本,从文本与文化传统的角度来启发思维;3.运用阐释学的研究方法鉴赏文本,从文本与寓意和象征意义的角度来启发思维。  相似文献   

20.
伊莱恩·肖沃尔特 伊莱恩·肖沃尔特被认为是美国最重要的女权主义批评家之一,因此,她的理论见解对于我们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下面我想考察一下她关于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两篇论文,《走向女权主义诗学》<1979年)和《荒野中的女权主义批评》(1981年)。 在第一篇论文里,肖沃尔特把女权主义批评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把妇女作为读者来考察,肖沃尔特称之为“女权主义批判”(femi-nist critique);第二种类型是把妇女作为作家来考察,肖沃尔特称之为“女性批评”(gynocritics)。“女权主义批判”探讨男作家的作品,肖沃尔特告诉我们,这种类型的批评“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去探索文学现象的意识形态臆说”。然而,这种批评运用“怀疑论”的方法去研究文学文本,似乎与肖沃尔特第二种类型的批评完全不同,因为在“女性批评”的基本活动中,我们不仅发现了“女性艺术创造的心理动力”和“个别作家作品的研究”,而且还发现了“妇女文学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