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汉字异读现象由来已久。产生异读现象的原因大抵有三:一是古今昔变,二是地域之别,三是区别词义的需要。本文试图从分析《广韵》所收的异读汉字话音读的意义联系人手,探索词义发展的轨迹,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积累一些素材。《广韵》这部音韵学上的经典著作,学者们更多地看重它在汉语语音史研究上的价值,而对它的释义往往重视不够,认为它既不如《说文》专说本义以便追本溯源,又不及后代辞书收罗之富以备查考。其实《广韵》一书在释义上也是颇具特色的,尤其在异读字的释义上,不仅比较完整反映了中古时代人们对词义的理解,而且在概括…  相似文献   

2.
刘凡夫 《日本研究》2011,(3):124-128
在近代文化转型过程中,为借助日本学习西方新文化、新知识,汉语从日语中借入了众多的汉字词。这些词在甲午战争之前,多以学者们的客观介绍为主,之后逐渐变为以中国留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使用与传播。大量涌入汉语的日语汉字词,不仅要受到中国社会、文化等语言外部诸要素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语言内部规则的制约。因此,日语汉字词被借入汉语后,尽管对汉语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最终融入到汉语的词汇体系之中,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淘汰与嬗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5,(9):173-175
汉字是习得汉语的基础,对外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由于汉字的特点,对外汉字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本文以五种具有较大影响的汉字教学方法为研究重点,对对外汉字教学方法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4.
韩陈其先生的《汉语羡余现象述略》一文,以汉字、汉语的词汇、语法三个方面讨论了汉语羡余现象的种种问题。读之,开人眼界。笔者以为语言中的羡余现象是确实存在的事实,而就一个汉字本身而言,是否某些构件是羡余?语法方面句子繁化、虚词应用是否是羡余?我以为应该讨论清楚,以正视听。本文拟以《汉字构件的增加不能以羡余现象论》为题讨论就一个汉字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在信息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汉语如何吸收外来词并保持自己的 纯洁性的问题。文章指出,汉语的纯洁性是一个主要针对书面语的动态概念,其核心是保存汉 语所固有的特点与优点,即单音孤立性。文章分析了汉语吸收外来词语以意译为主的传统,批 评了当前在外来词语的运用、书写诸方面的混乱现象,指出应加速汉语汉字的规范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董海樱 《浙江学刊》2003,(6):140-144
历史上 ,中西文化深层交流从语言接触开始。 1 6、1 7世纪之交 ,早期来华传教士和欧洲本土学者在摸索学习汉语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各自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重点。东来传教士注重汉语口语的学习 ,以及对汉语实用技巧的探讨和研究。欧洲本土学者倾向于用西方语言学理论和概念去解读汉字 ,解析汉语。虽然 ,两者从自身观念出发解读汉语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但是 ,他们毕竟开始了西方人进行汉语学习和研究的历程。进入 1 7世纪中期 ,以耶稣会士曾德昭对汉语五个方面的论述作为标志 ,西方人的汉语研究已经超越了朦胧认知的阶段 ,具有了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陈建裕 《社科纵横》2008,23(7):90-92
汉字具有以形示义功能强、历史悠久、适应汉语、字量庞大、字形结构复杂、字音难读等特点.对汉字的特点的评价要全面、客观、科学,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汉字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汉语“多维构成词”的特点及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多维构成词”的特点及文化意义丛长福引言现在地球上常用的文字有几十种.但是能经受沧桑史变的考验,从原始文明开始,至今仍古今一统记载历史。使现代人仍能读得懂并且仍在传承文明与传递信息的文字,非汉字莫属。深究其中的奥秒,是由于汉字是符合人类认识世界规...  相似文献   

9.
日本汉文学研究的现状与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汉文,原本指在接受以汉字汉语为基础的中国学术、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日本人创造的独特的训读表现形式,同时也意味着通过训读法所接受的中国学术、中国文化的内容,进而在许多场合,还意味着将汉字汉语视为自家之物,在日本人手中随意使用的汉字文献.在近代之初,日本汉文具有东亚汉字文化圈中通用语言的特征,是日本所有学术及日本文化之主干.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汉文学,是以整个学术、文化领域的日本汉文为对象的学问.  相似文献   

10.
一、对近年传统文化与语言关系研究的试评 近年随着学术思想的研究,汉语言学领域内掀起从传统文化角度探讨汉语汉字的热浪,无疑是一种喜人的情景。愚以有限的涉及面观察,这种趋势无外乎两种。其一是以西方当代哲学视角解释中国汉语汉字的学派;其一是传统小学空前活跃、现代汉语难见“柳暗花明”,汉语修辞学方兴未艾、而逻辑学队伍急待壮大,四者的共同动向是经常联系到“传统文化”,“传统思维”而加以研讨,但言之不明。以管见言之,以西方哲学导入汉语言文字者如非“小学”根基欠丰,则显得联系实际汉语言文字复杂现象太少;而后者尽管在论中提到“传统文化”、“传统思维”、“民族心理”,但未展开有机的结合论证。所以尽管具备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学者之作,亦时见此憾。传统文化与汉语汉字的缘分究竟如何体现,轨迹若何,人或莫知所明。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及其分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词缀是汉语语言学界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根据汉语的“音节—词素—汉字”三位一体的特点 ,阐释了汉语词缀的性质 ,并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分类研究 ,重新界定了汉语词缀的范畴 ,同时进一步指出了汉语词缀是一个严密性与开放性相互对立而统一的系统  相似文献   

12.
王汉生 《社科纵横》2010,25(1):96-99
中国早期一个音节一般表示一个概念,也即表示一个词,后用一个字加以记录,于是形成了一字一词的格局。声韵调高度融合的汉语音节对记录自己的文字具有特殊的要求:一个汉字最好纪录一个完整的音节,汉字满足了这样的特殊要求。形声造字解决了象形字等难以尽相尽意的问题以及书面语中同音词难以区分的问题,并使汉字发展成一个严谨而庞大的系统,具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和抗干扰能力。古代汉语一字一词、现代汉语一字一素,这是汉语与汉字和谐共振、同步发展的必然结果,也说明汉字一直是记录汉语有声语言的最优秀、最精干的助手。汉字与汉语一起,只应渐变不能突变。  相似文献   

13.
处于信息时代的中国汉语 ,有着自身的优势与不利因素。为了提高汉语的功能与地位 ,加速汉语的传播 ,应做好推广普通话、汉语汉字规范化等六个方面的汉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已知汉语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等。最早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其内容主要是中国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研究商周时期社  相似文献   

15.
外国语言学家曾对“汉语是智慧语言”有过论 述。今年年初巴黎世界语言比较交流会上,许多语 言学家对汉语言文字的智慧性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中华民族在使用汉语的漫长实践中,更是早已体 味到自己母语的智慧性。那么,汉语方块字是否也 是智慧的文字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汉语方块宇是人类文字史上历史最长、始终生 机勃勃的活的文字。所以如此者,是与汉字造字人 的智慧与包含在方块字中的意蕴密不可分 的。原始汉字,从图画表意到符号表意,再到 “形、意、音三元有序统一的表意文字”的历史发 展过程,完全符合认识论的客观规律性。根据比…  相似文献   

16.
关于“汉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5月1~2日在美国宾州大学举行。研讨会由世界著名汉学家,宾州大学亚洲和中东研究系的汉语和中国文学教授VictorMair(中文名“梅维恒”)主持。来自美国各地和中国的汉学家50多人参加了会议。梅维恒教授致开幕词以后,学者们登台发言,按发言先后顺序为:1、耶鲁大学经济系教授RickHarbaugh:《使用汉字的经济性》;2、曾任联合国英文翻译、现任高威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汉字的著名美籍华裔学者吴文超:《以汉语拼音为基础的汉字输入法和内码》;3…  相似文献   

17.
中日近代汉字改革运动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日近代汉字改革运动对比研究中山大学日本研究中心肖平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就某种意义而言,正因有了汉字,中国人才得以创造出如此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不仅如此,自汉字产生之日起,它也以强大的力量不断地影响着其周围的国家和民族,进而形成了以汉字为纽带的...  相似文献   

18.
汉语诗性并不只是从大量汉语材料中概括出来的一个概念,而是汉语与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相互适合"的必然产物,有其现实的心理生成机制,是中国人的语言-思维活动的一种鲜活特性.大量有关汉语加工特性的实验结论可以证明:首先,语言特性不同,对脑区功能进行"争夺"的"登陆"点也就不同.表音文字加工因其听觉特性而出现左半球优势,表意的汉字加工则以其视觉特性而形成右半球优势.其次,这是因为,汉语加工中汉字的"形义联结"最为巩固,因此来自字形激活的直接通道起决定作用,但也不能忽视语音作用的存在.最后,汉字"形义联结"所呈现的视觉特性是与右脑思维的心理特性"相互适合"的,因此汉语加工呈现出鲜明的右脑效应,但语音作用的存在和大脑活动的整体性都决定了左脑思维功能也必然积极参与,共同构成汉语诗性的心理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9.
“说文解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字学家安子介先生曾说,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似的领域,每一段的转弯抹角,就有一个故事。能掌握它的内涵和外延,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一些汉字引起笔者的联想和感悟,由此阐发出智慧,咀嚼出鲜活,解析出科学,洞彻出理性,凸现出警喻。废废者,广发也。先人造“废”字,本有警示后人之意。睁眼看现实,“广发为废”何其多也:其一,广发财者为废。有人以为钱越多越好,于是全力以赴赚钱,不择手段发财。于是钱就多起来了,于是腰里有钱就“老子天下第一”了,就要玩得心跳了,就没道德良心了,就目无党纪国法了。于是有人便奢侈、…  相似文献   

20.
刘笑宇 《生存》2020,(9):0185-018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与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随之就有许多外国人想要对中国文化进行了解,便开始对汉语进行学习。而对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来说,象形字在教学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如果教师想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那么主要途径就是对象形字进行生动有趣的教学,以便学习者可以更为容易地理解汉字含义。而下文就将对象形字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