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清华简《系年》曰:盍(阖)(庐)卽(世),夫秦(差)王卽立(位夫秦王指夫差,殆无疑义。又清华简第一册《楚居》:至霝(灵)王自为郢(徙)居秦溪之上,以为凥(处)于章[华之台]。竞坪王卽立(位),犹居秦溪之上。至卲王自秦溪之上(徙)居郢,  相似文献   

2.
章先生尝举一二三古文作弌弍弎.从弋何取.以问黄侃。侃曰:“弋者栎弋.古用筹算。凡陈数必以弋计。张良为汉王陈十事,借前箸筹之,故弌弍弎从弋也”,先生为《与刘光汉黄侃问答记》具载其说,编在《文录》,私意未安。年少侍师吴下新居,尝以燕闲质之先生曰:《说文》“长  相似文献   

3.
释“肱”     
“肱”字,在《尚书》、《易经》、《诗经》等先秦经籍中就已有用例。许慎《说文解字·又部》曰:“厷”臂上也。”“臂上”即指胳膊由肘至肩的部分。根据对肱字字形及其用例的分析,《说文》的这个解释恐非肱之本义。肱字尚未见于甲骨文和金文。《说文》对其形体说解为:“厷,臂上也,从又,从古文厷,厶,古文厷,象形。肱,左或从肉”。这里所收的古文厶,原作(?)形,为我们探求肱的本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研究《说文》的学者,从来不曾怀疑过厶是肱的初文,即胳膊的象形字。章炳麟《文始》:“此初文纯象形也”,段玉裁注:  相似文献   

4.
北宋古文运动以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五月为限,可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的情形如《宋史》卷四四二《穆修传》云:自五代文敝,国初柳开始为古文.其后,杨亿、刘筠尚声偶之辞,今下学者靡然从之.修于是时独以古文称,苏舜钦兄弟多从之游.修虽穷死,然一时士大夫能称文者必曰穆参军.但是柳开与穆修等以民间自发的方式从事古文创作,难以对抗“时文”的强大势力.宋仁宗天圣七年五月试图通过科举取士的途径革除文弊,特发布诏令云:  相似文献   

5.
“道”之古义有二:一曰行走的路;一曰人的主张。《说文解字》云:“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古文道从首寸。”“所行道”者,路也。道字“从首寸”者,人的主张之谓也。首,头脑。寸,尺度、准则。头脑中的尺度、准则是为主张。由路引申有方向、规范、规则等义。由主张引申有学说、道路、方法、引导等义。而“道”在儒家、道家和道教那里又具有不同的涵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巫觋之兴,世远源长,莫详其始矣。《甲骨文编》卷五:著录“巫”字、凡十六字。《古籀汇编》五上:著录“巫”字、凡三字。末注〈殷虚书契后编.罗振玉说:“《说文解字》:巫,古文作(?),此从冂象巫在神帐中而两手奉玉以事神。许君谓从巫象两袖舞形,巫与舞形初不类矣。〈说文解字〉:“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袖舞形,与工同意,古者巫咸初作巫”。按:巫,专训女巫。又本部“觋”下曰:“觋,能齐肃事神明者也。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后世男女皆作巫,罕有识觋者。其与工同意者,工尚巧  相似文献   

7.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漓  相似文献   

8.
从汉语史的角度来鉴定古书的真伪是一种科学方法.遗贤、影响、其一曰、昏迷、来世、师古、放牛等词语仅见于《古文尚书》,终周秦之世杳无踪迹,直到汉代以后文献才“重新”出现.《古文尚书》中的这些晚出词,是作伪者“不能完全阻止他所处的时代的语言向笔底侵袭”的明证,藉此可为《古文尚书》的辨伪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9.
“自”字在古今汉语中使用非常广,它兼跨几个词类和几种义训。 (1)名词,训“鼻”。许慎《说文》:“自鼻也,象鼻形。凡自之属皆从自。自古文自。”段玉裁注:“此以鼻训自,而又曰象鼻形。王部曰‘自读若鼻。今俗以作始生子为鼻子是。’然则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  相似文献   

10.
曾子不受赐     
曾子衣敞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脩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相似文献   

11.
陈才训 《南都学坛》2008,28(2):51-54
有着深厚古文功底的蒲松龄对作为先秦古文代表作之一的《左传》涉猎颇深,因此,其《聊斋志异》中许多古文笔法即导源于《左传》。首先,以古文笔法从事小说创作,使《聊斋志异》中某些情节对《左传》多所借鉴和模仿。其次,蒲松龄还从《左传》中汲取了许多古文笔法以资其小说创作,如他以隐晦曲折的"春秋笔法"寄寓满腔"孤愤"、表情达意;他对"层叠"、虚实相生的古文笔法也多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前传世最早的《古文孝经》是北宋司马光《古文孝经指解》本。南宋以来凡谈《古文孝经》者都依本于此。清鲍廷博甚至将"指解本"经文提出来,冠以《宋本古文孝经》之名以与日本传《古文孝经孔传》一并行世,《四库全书》也照此收录。今人还用传世"指解本"与日本传《古文孝经》相比较,从而得出"日本传本比'指解本'时代更早、内容也更可靠"的结论。本文历考司马光《指解》的经本渊源及其流传、演变等情况,并证以大足石刻《古文孝经》,认为司马光《指解》传至南宋宁宗时,被人与范祖禹《古文孝经说》、唐玄宗《今文孝经注》合并,合编时对《古文孝经》进行大肆改篡,使"古文"原貌尽失,并造成误注为经(《谏诤》章"言之不通也")的现象。后人用传世"指解本"作今、古文《孝经》比较、特别是用来进行后出《古文孝经孔传》真伪研究,是非常靠不住的。  相似文献   

13.
韩愈的复古主义运动,是以孔孟正宗的儒家思想为内容、以三代两汉的"古文"为形式的文化运动.他的复古主义思想是通过"古文"来表现的,所以李汉说:"文者,贯道之器也."因此,大力提倡"古文",坚决反对"俗下文字"即沿用已久的骈文,成为韩愈的复古主义运动的中心任务.因此,他的复古主义运动,也可以说,就是"古文"运动."古文"运  相似文献   

14.
(客)曰:“白马非马”,可乎? (主)曰:可。 (客)曰:何哉? (主)曰: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相似文献   

15.
六朝以来骈俪的片面发展,中唐以来藩镇割据、佛道盛行固然是理解韩柳古文运动重要背景与角度,然而,科举的兴起以及士子们的坎坷仕途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背景与角度。科举的兴起,使得读书人有了接近文章、以道自任、壮大自我的愿望与机会,仕途的坎坷又使他们得以回到文章当中,使自我与道理与文章融合在一起,这便有了古文。这不仅为理解古文运动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由此还发现古文一项新的重要特质。  相似文献   

16.
中唐古文大家韩愈提倡古文的语言要力求做到:陈言务去,言必己出。其实,这种推陈出新的精神,也同样适合于诗歌创作;而咏史题材的诗歌也应该力求自出新意,别具机杼。  相似文献   

17.
僖公二十五年:秦晋战于韩、晋惠公战败被俘。史载: “晋侯使邰乞告瑕吕饴生,且召之。子金教之言日:‘朝国人而以君命赏’。且告之曰:‘孤虽归,辱社稷矣,其卜贰圉也’。众皆哭。晋于是乎作爰田。吕甥曰:‘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将若君何?’众曰:‘何为而可?’对曰:‘征缮以辅孺子。诸侯闻之,丧君有君,群臣辑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第三小题选自《世说新语·方正》,是一篇103个字的古文,要求将这篇古文加上标点符号並翻译成现代汉语。这里有两个需要研究的问题:第一,关于标点符号的划分,第二,关于如何科学地评分。 先谈第一个问题。为了表述清楚,可将试题答案要求的标点符号与可以变通的地方的标点符号对照来看。 试题答案要求的标点符号是: (1)过中不至, (2)去后乃至。 (3)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4)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5)下车引之, (6)元方入门不顾。  相似文献   

19.
关于《吕氏春秋·高义》所记楚子囊避敌全楚之事,其原文如下: 荆人与吴人将战。荆师寡,吴师众。荆将军子囊曰:“我与吴人战,必败。败主师,辱王名,亏壤土,忠臣不忍为也”。不复于王而遁。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王曰:“将军之遁也,以其为利也;今诚利,将军何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王臣者,皆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挠。”遂  相似文献   

20.
[原文] (客曰:)坚白石三,可乎? (主)曰:不可。 (客)曰:二,可乎? (主)曰:可。 (客)曰;何哉? (主)曰:无坚得白,其举也二;无白得坚,其举也二。 (客)曰:得其所白,不可谓无白;得其所坚,不可谓无坚。而之石也之于然也,非三也? (主)曰: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 ① 之石;犹此石。 ② 拊:抚摸。此句旧本作“拊不得其 所白而得其所坚者得其坚也”,这里据子汇本删“得其坚也”四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