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许德楠 《江淮论坛》2002,(5):101-105
"竹林七贤"是著名的名士群体,但千余年来"七贤"在品格上屡遭物议.因之就有"七贤"到底"贤"也不"贤"的问题.本文认为七贤只存在于一个精彩的历史瞬间;而这种瞬间也是永恒的.文章并分析了"七贤"的时代的、风气的、群体的和个体的存在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中,罗素提出了中国人是世界上"唯一真正笃信智慧比红宝石更宝贵的民族"的观点。他嘲讽西方人不懂得老子的"道",犹如唐诗中所说的"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他论述了老庄道论与西方机械的人生观的根本对立,认为正是道家的"自由的哲学"——一种与尼采哲学完全相反的哲学精神——使中国成为一个非常可爱的国家。他列举了儒学与基督教的八点差异,从人性出发肯定儒家"亲亲互隐"的正当性,从维护人的尊严出发肯定中国人"要面子"的合理性。他主张中西民族相互学习,中国人应重在学习西方的科学方法,而西方人则应学习中国哲学的人生智慧,认为世界的新文化应是西方的科学方法与中国人的深思熟虑的智慧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是欧洲哲学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于欧洲哲学乃至整个文化的发展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以至于人们认为柏拉图是"人类思想的精神领袖",是"一切哲学文化的代言人".他是一个十分博学的人,其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他在文艺理论方面的研究也给后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他的文艺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他的<文艺对话集>中.  相似文献   

4.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爱智慧"不等于"智慧"和"有智慧",也不等于"有知识".然而由于智慧自身自我否定的特性使得哲学在后来的发展中由"爱智慧"滑落为"追求知识".哲学的这种滑落既有其理论上的逻辑必然,又有其现实原因.欲拯救哲学于"追求知识"的危地,恢复其"爱智"本意,必须转变当下哲学视角,把其从日常性的具体问题和专门性领域的科学问题中"凸现"出来,重点审视事关人生和存在的总体性、根本性的问题,同时要"永葆惊异感"和"善于反思".  相似文献   

5.
德国浪漫派的“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刚 《学术月刊》2012,(2):55-62
亚里士多德把哲学理解为"Sophia",它不但是一种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现象的知识(即科学),而且是一种能够贯穿理论和实践的能力(即智慧)。康德为哲学规定的主要任务是"Kri-tik",即借助于理性而对现存一切事物进行审查和反思,而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科学、智慧及其统一则被康德看作是一个只能无限趋近的理想。在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影响下,以施莱格尔和诺瓦利斯为代表的德国浪漫派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哲学观"。德国浪漫派一方面主张哲学应当克服时代精神的分裂状态,回到古典的无所不包的"Sophia",另一方面又把批判的矛盾指向哲学自身。在施莱格尔看来,哲学的任务不在于给出答案,而在于不断提问的过程。这种观点被后来的生命哲学和存在主义继承,在实际上加剧了哲学与科学(智慧)之间的分裂。相比之下,诺瓦利斯并没有把"答案"与"提问"绝对对立起来,他认为,个别哲学遭遇的困境应该在一种"百科全书"的知识体系中遭到扬弃,而这个思想恰恰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谢林和黑格尔)的理想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6.
方东美认为,华严宗以其“理事圆融”的本体论和“内具圣德”的人性论,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大乘佛家的哲学智慧。这种智慧,是来自印度的佛学思想与中国哲学相结合的产物。他肯定了道家哲学和儒家哲学对中国大乘佛学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但他更多地作出论述的,是中国大乘佛学在其形成阶段所受道家哲学的影响。他认为当佛教传人中国之后,正值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导致的儒家思想衰退、道家思想复兴时期,因此外来的佛学主要是在道家思想影响之下而形成高度哲学智慧的。这种对于儒家与道家在魏晋思想界不同地位的看法,再次表明了方东美在学术文化上反对卫儒家之“道统”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7.
武汉大学哲学系教师康宏达同志,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逻辑特殊论"的主张.这种主张可以说是他关于形式逻辑、哲学、数学等最一般的原则性的见解.他认为:搞逻辑脱离哲学无妨,搞数学、物理学等脱离哲学也无妨.他的理由是:一、站在错误的哲学立场上,也未尝不可以在逻辑学的专门内容上作出巨大的贡献,正如列宁说普恩凯莱他们在哲学上是糊涂虫,但在数学、物理学等方面是巨匠一样.二、应该把数学、物理学、形式逻辑等科学中的理论问题与其中的哲学问题分开,这些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不属于这  相似文献   

8.
关于《美学》的答辩——与张法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法先生与我的分歧,首先就体现在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上.第一,我认为实体性的美的本质并不存在,美的本质问题应该转换为审美的本质问题;而张法认为美的本质是存在的,他的美学研究是从美的本质问题出发的;第二,我认为审美的本质问题可以言说,而张法认为美的本质不可以言说.在审美超越性问题上,我认为审美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和体验方式,因此"美"不在现实领域,而在超越现实的领域.而在张法看来,只有现实的才是真实的,而超越现实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真实的.张法批评我的美学体系"无学","无史"、是"后现代间性拼贴",主要是因为我的美学的哲学基础不符合他的观念.而我的美学体系,综合了现代哲学、美学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成果,并且进行了独立的创造.至于它是否合理、是否有价值,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9.
中性智慧是中国哲学智慧的主要形式之一.儒道两家有关中性思维方式和中性智慧皆有丰富的思想资源.儒家的中性智慧主要包括"中庸"的实践智慧、"时中"的大局观和"明礼"的实践标准等内容.道家的中性智慧则体现为"道法自然"的核心理念、"无为而无不为"的行为范式和"与时俱化"的生存智慧等内容.积极发掘和借鉴中国哲学的中性智慧对于克服和纠正对立思维和极端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哲学贫困的原因分析 继前几年对哲学贫困作研究后,哲学界对此又有新论。 一种观点认为,今日哲学的困境在于当前的哲学缺乏智慧。按照哲学的原始定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智慧,哲学的活力也在于此。哲学缺乏智慧首先表现在它不知道自己的真正位置在哪里,不知道自己的根本作用是什么。当代哲学放弃对智慧的追求,热衷于给现实问题提供一些大而无当的结论,哲学应该提供人们思考和理解并解决问题的智慧。 第二种观点分析了哲学贫困和危机的外部和内部原因。关于外部原因,认为有三;一是体制的根本转轨,主要表现在哲学由社会的中心地位走向边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