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技术进步偏向、要素配置偏向与我国TFP的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的假定下,分析了技术进步偏向、要素投入偏向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978-2012年期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增加约2.10%,技术进步总体上呈现偏向资本的趋势,要素配置总体上也同样呈现出偏向资本的趋势,两者的方向基本一致。技术进步偏向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由期初的促进转变为抑制,要素配置偏向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在2004年以前为正值,2004年以后变为负值,即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是技术进步偏向与要素投入偏向两者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交互效应却由抑制逐渐转变为促进,表明我国技术进步与要素配置慢慢由不匹配转为匹配,我国的技术进步正朝着适宜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振兵 《统计研究》2016,33(1):26-34
现有研究对创新技术进步要素偏向关注甚少。本文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中国制造业部门创新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指数,进而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了创新要素结构、科研人员工资扭曲等因素对创新技术进步资本偏向的影响效果,我们发现:创新资本的产出弹性远远大于科研人员的产出弹性,制造业创新技术进步整体偏向于资本,且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创新投入要素结构的资本化程度、政府资助行为削弱了创新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科研人员工资扭曲、企业自有资金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强化了资本偏向。优化创新方向、提高科研人员工资待遇对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左晖  艾丹祥 《统计研究》2021,38(9):19-33
本文从偏向性技术变化视角出发,建立包含ICT资本、非ICT资本和劳动的平行三要素供给面方程系统模型,在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模式可变的条件下,分析我国工业ICT资本偏向性技术变化、ICT资本和非ICT资本偏向性技术变化一致性、ICT 资本偏向性技术变化和ICT资本深化一致性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6年,在我国ICT投资快速增长的背景下,ICT 资本对非ICT资本和劳动反而出现双重偏向性技术下滑,且ICT资本偏向性技术变化和ICT资本深化方向不一致,二者共同抑制了TFP提升;而ICT资本和非ICT资本偏向性技术变化一致性促进了TFP提升。据此,我国工业数字化转型中,应当通过提高ICT投资与数字技术发展路线的匹配度来扭转ICT资本偏向性技术下滑,并进一步提高偏向性技术变化一致性,同时增强ICT投资的技术适宜性,从而改善ICT资本偏向性技术变化与ICT资本深化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构建了CES生产函数形式下的内生增长框架,研究了技术进步的来源和方向对工业节能减排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后危机时代技术投入增长,如果没有政策干预,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引进技术支出使技术进步更偏向于资本增强和能源使用;而能源价格降低激励市场主体更多地投入研发于非能源要素使用,在替代弹性小于1的条件下,非能源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反而增加了能源消耗。因此,不仅要发挥市场在要素结构调整中的决定性作用,而且要通过政策干预,增加能源增强型科技投入的补贴力度,扩大能源增强型技术设备进口关税优惠,寻求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文章构建两部门模型诠释技术进步偏向下家庭债务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在测算1997—2017年中国技术进步偏向的基础上,考察家庭债务规模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中国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当资本偏向型特征很强时,家庭债务扩张导致自身的劳资议价能力降低,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放大作用更加显著。因此,政府在鼓励技术进步的同时,应加大劳动收入保障力度和培训投入,提高劳动要素收入占比,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偏向性技术进步代表技术进步的一般形态,然而,鲜有文献从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分析全要素生产率(TFP)演变的特征及其来源。本文基于标准化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使用跨国层面的数据系统考察了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下TFP增长的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国家间技术进步表现出明显的要素偏向,不同类型国家间偏向性技术进步情境下,TFP增长大致以1999年为界,其平均离散程度呈现先缩小后扩大趋势。第二,不同类型国家皆表现出明显的绝对β收敛,发达国家在整个样本期间始终保持条件β收敛态势,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国家的TFP增长经历了先发散后向自身稳态水平靠近的演变阶段,而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国家的TFP演变趋势与之相反,这与长期依赖资本投入驱动产生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有关。与同比增长率法相比,本文使用几何平均增长率法计算的TFP增长率降低了生产率波动对收敛检验结果的影响,其条件β收敛检验模型结果更为可靠。第三,教育水平提升、产业结构转变、要素禀赋结构优化、经济自由度提升等都有利于促进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下TFP增长,而政府规模过度扩张引起生产率损失,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因变量选择性偏差和删除样本离群值后亦...  相似文献   

7.
雷钦礼 《统计研究》2013,30(4):83-91
 本文构建了一套系统测算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方法,不仅可以计算出每年资本增强型和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各自的速率和技术进步的整体偏向性,而且还深化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使用这一方法对我国1991-2011年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测算表明,这一时期我国劳动的生产效率逐年提升,而资本的生产效率却在1995年以后逐年下降,技术进步表现为资本使用和劳动节约型;相对于经济增长率,我国1995年以后大部分年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都很低,凸现了我国技术创新的能力不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推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包含两类增强型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为要素投入结构变化效应、技术进步偏向变化效应、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变化效应和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变化效应。在此基础上,利用1978—2020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各要素之间呈互补关系,技术进步大致偏向资本,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明显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分解效应上,全国技术进步偏向变化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走势大致一致,但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变化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最大;在收敛性上,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不存在σ收敛,但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BM-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FGLS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探究了自然资源禀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且技术进步贡献率较大;人力资本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相比低、中水平的人力资本,高水平人力资本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会弱化人力资本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绿色建筑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大方向,有利于促进我国资源集约利用和自然环境的改善.文章梳理了产业发展要素体系,分析了各要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并运用调查问卷和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市场环境显著正向影响市场渗透程度及资源利用程度;政府作用显著正向影响市场渗透程度、资源利用程度以及阶段成熟程度;技术环境显著正向影响资源利用程度及阶段成熟程度.  相似文献   

11.
享誉天下的苏州是一座既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建设中的苏州工业园区,更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所催生的全新发展模式。五月的苏州,春风拂面,细雨绵绵。中加统计政策会议之所以选择在苏州召开,正如国家统计局局长朱之鑫所言,不但合适,而且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因为把现代统计理论引入我国的先行者,著名统计学家——金国宝先生就诞生于苏州。无庸多言,我们的前辈也非常愿意看到一个现代高效率的国家统计体系早日在中国建立。 中加统计政策会议是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和加拿大统计局统计信息管理合作项目安排的。加方出席会议的除统计局…  相似文献   

12.
This collection presents memorial statements by Theodore W. Anderson, George G. Judge, S. James Press, Dennis J. Aigner, Greg M. Allenby, and Franz C. Palm.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Peter Armitage has enjoyed a long and distinguished career in biostatistics, and has also given considerable thought to the way in which statistics is taught to non-mathematicians, perhaps because, he says jokingly, he always found maths a bit difficult himself. Now in retirement, he is still communicating statistical ideas in his rôle as Editor of the Encyclopedia of Biostatistics .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