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明成 《探求》2002,(Z1):9-10
党的十四大以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反腐败的旗帜 ,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 ,牢牢地掌握着反腐败斗争的主动权 ,反腐败斗争已呈现出从侧重遏制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态势。尽管腐败现象作为社会的一大顽症决不会在短时期内完全根除 ,我们必须作好长期艰苦斗争的思想准备 ,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到位 ,反腐败体制环境和舆论环境的进一步完善 ,党内腐败的蔓延势头一定会得到遏制。首先 ,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反腐败举措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党的十五大刚…  相似文献   

2.
在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 ,我们党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 ,党政齐抓共管 ,纪委组织协调 ,部门各负其责 ,依靠群众的支持与参与”的领导机制。在这种领导机制下 ,使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但是 ,也应该看到 ,对于这一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进行研究。本文仅就纪委在反腐败斗争中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略谈浅见。  一、正确认识纪委的组织协调地位纪委在反腐败斗争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种作用的发挥是与其有效地进行组织协调工作分不开的。因此 ,在党的十五大明确的反腐败斗争的领导机制中 ,肯定了纪委的组织协…  相似文献   

3.
这里所说的腐败仅仅指经济活动领域中以公权谋私利的行为。无须讳言,在这场伟大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一股侵吞公有财产的逆流,对此,党和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探讨产生腐败的各种原因,可以为制定反腐败措施提供理论根据。本文仅就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作些初步的分析。1.政府干预与腐败把腐败定义为经济活动领域中以公权谋私利的行为意味着政府权力进入经济活动是产生腐败的前提条件。我们假定在一个经济体制中,政府的职能只在于提供有限的法律,维持社会市场竞争秩序,经济活动主体都是分散的各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企业的…  相似文献   

4.
当前腐败与社会主义监督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腐败与社会主义监督体制研究孙富海早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就提出过在今后五年内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任务。可十多年过去了,尽管我国为反腐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反而变本加厉。根治我国的腐败现象,必须从...  相似文献   

5.
关于腐败问题的思考侯国林,关凯,侯军驿党中央号召开展反腐败斗争,是顺民心合民意的。但有人认为中国腐败越来越严重,已无法遏制等等。纵观世界,腐败是不亚于癌症的顽症。从有阶级开始,腐败已伴随人类社会走过数千年。当今世界200多个国家,迄今为止,还没一个不...  相似文献   

6.
论反腐败的社会心理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琴 《创新》2009,3(6):57-60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反腐败工作应重视其社会心理环境建设。调查发现,由公众对反腐败的心理满意度、参与度和预期度构成的社会心理环境,目前难以有力支持反腐败工作的深入持续开展。应采取创新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反腐败的意识和能力;完善群众反腐机制,维护公众反腐败积极性;拓宽群众反腐渠道,提升公众反腐败的心理参与度;严厉查处腐败案件,改善公众反腐败心理预期度等策略来优化公众反腐败心态,为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创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7.
刘德萍 《社科纵横》2009,24(10):23-26
胡锦涛从教育、制度、监督、惩处等方面对防治领导干部腐败提出了很多重要论述,形成了防治领导干部腐败的思想。分析、归纳胡总书记关于防治领导干部腐败的思想,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把新形势下的反腐败斗争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8.
闫海燕 《社科纵横》2011,26(1):73-75
腐败有成本和收益,反腐败同样存在成本和收益,腐败与反腐败的博弈,导致了有腐败可能性的人是否选择腐败,以及反腐败的人是否选择反腐败。如果腐败的收益大于腐败成本,则他们会采取腐败的行为,否则,他们不会选择腐败;同时,反腐败的力度决定腐败的成本和收益的对比。如果反腐败收益大于反腐败成本,则政府会加大反腐败的力度,采取积极措施反腐败。本文首先分析了腐败和反腐败的成本效益,接着针对我国反腐败现状,从教育、制度、监督和查办案件几方面分析促进低成本反腐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德国召开反腐败国际研讨会据德国《艾伯特基金会通讯》1995年第2期报道,今年2月16—17日艾伯特基金会在柏林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讨论德国产生腐败的原因、腐败的表现形式和反腐败的斗争策略.对此感兴趣的人很多,大约有300名学者、有关官员、新闻工作者和...  相似文献   

10.
范照明 《探求》2005,(Z1):96
腐败是党执政能力的大敌,甚至是可怕的癌症.一个执政党只有不断清除腐败的根源,构建反腐败的牢固长城,才能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要有效地预防和遏制腐败,就必须实现改革--教育--监督三管齐下.  相似文献   

11.
教育腐败当今社会最可怕的腐败之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令银 《社会》2001,(12):15-18
腐败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 ,社会各界要求反腐败的呼声变得越来越高。教育腐败也是目前中国比较突出的腐败现象之一 ,如高校乱涨学费、高考招生舞弊等。这种腐败从社会文化、心理、道德、心灵上动摇着基本的社会正义或公正价值。因此 ,笔者认为教育腐败已成为当今社会最为可怕的腐败形式之一。一、教育腐败众生相以前有一种误解 ,以为贪污受贿等问题是党政机关和司法部门中容易发生的事 ,学校似乎是名副其实的“清水衙门” ,除了粉笔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贪。但事实并非如此 ,现在社会上可以看到的腐败等丑恶现象 ,在教育界几乎都能看到。教…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腐败观象的滋生蔓延严重地阻碍了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更为严重的,是政府在一再采取一些反腐败措施后,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非但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而且仍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一客观情形不能不在人们的心理上投下阴影。人们对以权谋私者的嫉羡心理,就是在这一条件下形成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心理。 一、何谓“对以权谋私者的嫉羡心理”? 对我国当前社会上出现的种种腐败现象,如:挪用、挥霍公款、索贿受贿、贪污、利用差价倒买倒卖、多占住房、照顾亲属、截留税收等等,按腐败的行为主体,我们可以作出两种基本的分类:一是个人腐败,三是组织或集体腐败,从这两类主体的行为具有主动性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13.
制度建设是搞好反腐保廉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带根本性的工作。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反腐败斗争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应该在坚持现有工作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全局和宏观上加大力度,着力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必须进一步深化。一、党风廉政制度必须法制化反腐保廉工作必须法制化,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一条基本方针,也是全党开展反腐败斗争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明确指出:“廉政建设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再次强调了廉政建设法制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  相似文献   

14.
试谈反腐败斗争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王希谭开展反腐败斗争,目的就是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从而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使我们党更好地担负起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腐败现象和行为不仅侵蚀党的肌体,而且影响执政党的声誉,直接破...  相似文献   

15.
范松青 《探求》2000,(1):13-15
在邓小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理论中,依靠法律和制度遏制腐败的思想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对于当前和今后的反腐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认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各项内容中,抓好法制建设至关重要。 一、依法治腐是反腐倡廉的必然要求和 根本途径 (一)反腐败靠“人治”是靠不住的 当今社会,腐败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在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腐败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甚至是越来越严重。为什么腐…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论中国反腐败斗争黄革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反腐败斗争相互交织向前推进的。近年来种种消极腐败现象的蔓延滋长已对我国的政治建设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腐败与反腐败,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厂“大干部群众议论纷纷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庄严宣告:“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是十五大的主题,是十五大的灵魂。党的十五大的最大贡献就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载入党章,这是我们党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首先,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的革命理论的指导作用。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在党的历史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  相似文献   

18.
吴宏伟 《学术交流》2001,3(3):35-37
腐败从表面上看,多表现为经济方面的问题,但从本质上来看腐败乃是一种权力的异化.防止权力的异化--反腐败--从古至今一直是各国执政党和领导者高度重视的问题.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认为治理腐败有两条途径正面引导人向善--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是反腐败的治本之道;反面防止人从恶--加强法制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反腐败的治标之道.只有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的滋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9.
范松青 《探求》2001,(Z1):89-91
中央纪委提出:“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上抓起”。这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反腐败斗争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经验。反腐败坚持“标本兼治”的方针无疑是正确的。问题在于在实践中如何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如何从“源头”上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发展蔓延?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辉  孟天广 《社会》2017,37(6):194-215
本文采用“列举实验法”来解决测量腐败经历时的社会意愿偏差问题,提出两个核心发现:与没有腐败经历的个体相比,有过腐败经历的个体会更倾向于认为政府是腐败的,同时认为政府的反腐败能力更弱,对政府的反腐败满意度也更低;腐败经历对腐败感知的影响在不同层级的政府中有差异,与中央政府相比,腐败经历对地方政府的腐败感知和反腐败评价影响更强烈。民众可以绕过间接因素直接获得对腐败的认知,因此,要改善民众对政府腐败和反腐败的主观态度,提升获得感,仅仅靠舆论和宣传是不够的,只有切实解决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的腐败问题,才能真正赢得反腐败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