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的研究是近年来关于中国城市化研究的一个新课题,许多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总体上来说,主要有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研究、区域性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研究、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调查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研究以及语言、宗教等与城市化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兰州市少数民族具有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缓慢性、民族人口的流动性、民族风俗习惯的变异性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要从塑造民族居住格局新形象、正确对待流动人口问题、推进法制建设、加强民族宣传等方面做好城市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3.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它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城市要强调民族多元文化存在的不可避免性,采取多种形式构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互相沟通的平台;要落实国家民族平等政策,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区化管理;要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中的难题,保障其合法权益;要培育各民族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以达到各民族之间互相包容、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和城市民族的多元化是我国现代社会进程中的必然现象.随着中国现代社会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伴随着城市化及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频繁,客观上促进了民族问题的重心有向城市移转的趋势,对中国民族问题发展及解决形成了新的挑战.需要着眼于城市、城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状况,对涉及其权益保障中的制度建设、机构设置、财政经费状况、流动人口状况、跨区域合作、创新机制等进行分析,探讨流动人口权益保障中面临的问题,包括基层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充实与完善、财政经费的保障、流动人口自身存在和面临的问题等,并从立法、法律监督、部门合作、跨区域合作、民族文化建设、社区建设等方面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中的排斥与内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地向城市聚集.在社会排斥和社会内卷双重动力的推进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小群体的形式占领特定城市空间,与主流城市文化之间形成了各种空间障碍和心理障碍,阻碍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和谐城市的建设必须逐步消除阻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各种障碍,促进民族关系的融洽.  相似文献   

6.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进入了城市,对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提出了挑战.本文从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民族工作的意义和作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的弊端和我国的城市多民族化的发展情况、城市化进程对社区民族工作的影响与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数量超过了世居少数民族人口,民族成分多但以回、维吾尔和土家族为主,来自全国各地但以西北和鄂西为主,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市场竞争力薄弱,依然与民族地区经济交往密切,对城市的不适应等特点.过去,在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中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手段简单等问题.采取将少数民族进城经商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部门职责、建立预警机制、与民族地区建立协作平台等工作措施,有针对性地健全服务和管理机制,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导致人口流动,更多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到城市就业.作者对成都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现状、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存在的问题,并就与之相关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利用西园、西湖街道派出所的少数民族暂住人口统计数据,辅以288例偶遇式问卷调查,以兰州市为例,对西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西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男性为主,性别比过高;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已婚者较多;有家庭化流动趋向;整体文化程度非常低,女性较男性更低.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以做好他们的服务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选取1997-2009年兰州市工业行业数据,应用卡利诺模型以及地方化与城市化弹性指数对兰州市城市集聚效应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目前兰州市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产业集聚趋势明显,同时兰州市存在工业集聚效应且其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1.
以兰州市为代表,西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流动类型上以经济型为主,并有基于伊斯兰教形成的宗教型流动人口;就业方式上,既有利用民族文化实现的清真行业集中就业,又有文化程度低下导致的底层就业;居住状况上。整体保持了小聚居、大分散的居住格局,个体则以个人租房居住方式为主;在滞留时间上,留城时间较长,长期居留趋势出现。  相似文献   

12.
论城市民族通婚与城市民族关系——以兰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兰州市为例,通过人口普查数据与田野调查资料分析城市民族通婚的现状,认为兰州市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民族通婚,且回族散杂居区民族通婚的发生相比回族相对聚居区要容易.总结出城市民族通婚的影响因素即宗教因素、居住格局、群体态度及群体规模、教育水平、工作单位以及城市民族通婚的发生条件即文化交融与结构交融的程度.笔者认定,较低的民族通婚率不能说明城市民族关系不融洽,需要其他变量来互证;由结婚反映出的民族关系多为夫妻、家庭、亲戚等关系掩盖,民族离婚现象则会对局部民族关系带来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给城市民族关系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和特点。本研究通过对来自全国不同省区务工人员基本情况及对关涉民族关系的各类认识和自身的介入式行为的调研,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了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得出了一些初步的调查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性认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运用综合评价法和资源压力指数法对兰州市1999-2009年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各相关因子与兰州市城市资源压力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城市资源压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城市资源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的少数民族人口迅速增长,城市民族的管理协调机制也应该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情况和新的发展。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社区,社区应该对少数民族实行人性化管理。同时,建立起政府与少数民族的联系机制,实现民族管理的社会化,以促进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人口的迁入对东部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少数民族为摆脱封闭和贫困,向城市特别是向东部城市流动的趋势逐年增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东部城市的多民族化日趋明显,城市民族关系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由此对城市民族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特点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流动人口规模增大、流动原因的经济性强、流动的季节性和无序性明显、流动人口劳动适龄人口居多但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从事职业具有民族经济文化特点且以体力劳动为主、居住大分散小聚居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存在及其变化,对城市民族关系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了解、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城市和谐民族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民族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和特点,并产生了影响城市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文章从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民族关系的现状入手,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和目标,并提出构建和谐城市民族关系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流动人口特征与城市化政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国正在进入移民时期,流动人口呈现出如下特征:规模大、增长快、发达地区和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是流动人口的主要吸收区域、经济落后的人口大省是流动人口的主要输送地、流动人口在距离上以近邻流动和中程流动为主、在空间分布上建制镇多于城市、流动人口的文化差异大。为了消减城市化的不稳定因素,急需根据中国流动人口的特征,建立稳定、公平、开放的城市化政策体系,特别是要建立公平的迁徙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发展公共住宅,改革城市设置标准,建立人口大省基础教育基金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使更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断进入城市,如何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彰显城市多民族社会的活力与魅力,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繁荣,是当前我国民族关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以贵阳市为调查对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思考,提出了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构建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城市社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