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田古民居是客家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汇集了明清两代的大量雕刻作品。在科学和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培田民居装饰雕刻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特色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越南传统家具装饰图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南传统家具一般采用贵重的木材,木材构造形式为榫卯结构,造型以曲线和直线线为主。家具装饰喜欢采用雕刻、镶嵌、镀金的手法,其装饰题材非常丰富、很有寓意,工艺有着很高的水平。笔者就越南传统家具的装饰图案的研究表明:主要装饰图案题材有飞禽走兽类、植物花卉类、吉祥类、几何类、风景图案类等;装饰图案主要分布在靠背部、牙子部、腿足部和板面部等。  相似文献   

3.
古田传统民间建筑中的木雕装饰大多出自清朝,与中国其他地区保存下来的清代木雕一样,体现了清朝建筑装饰木雕艺术的成就。这些木雕无论从装饰的部位、装饰的题材以及雕刻的技法等方面都体现了清代建筑装饰木雕的工艺面貌。透过木雕本身的艺术美,我们可以了解到产生木雕的时代背景,了解木雕与古田当地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等方面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中,石刻是占有很重要地位的。比较大型的石刻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期间。分布在南京市郊、句容、丹阳等地区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六朝石刻则是我国雕刻艺术中独放异彩的瑰宝。它们气魄雄伟,姿态生动,雕刻精美,装饰繁  相似文献   

5.
关中地区道教建筑的装饰艺术风格独特,有不少异于其他传统建筑之处。文章通过对关中地区道教建筑的实地考察和探索,从绘画、书法、雕塑三个方面分析了关中地区道教建筑的壁画、雕刻、匾额、楹联、塑像等装饰艺术,得出关中地区道教建筑装饰的艺术、文化和历史价值,为以后关中地区道教建筑更为深入的研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康百万庄园的雕刻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百万庄园是中原地区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其木雕、砖雕、石雕工艺颇具独特的艺术价值.庄园木雕注重功能、结构与艺术的统一,雕刻精准细腻,图案繁简适度,画面丰富多彩,且手法不拘成规.庄园砖雕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陶塑品立体感突出,装饰效果极佳.庄园石雕创意独特,雕刻精美,寓意丰富.这些装饰构件在美学、人文、生态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文化及艺术价值,我们应该借鉴其手法和创意,认真思考传统的符号信息和文化内涵,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7.
传统民居宅门往往雕刻精美,设计考究,代表了宅主人的“脸面”。徽州传统民居宅门通过门罩形式和雕刻差异凸显了宅主人不同的身份地位与审美意趣,以门罩为核心的宅门装饰做法与比例关系体现了当地居民对建筑装饰独特的美学理解与营建逻辑。通过对黟县传统村落民居建筑宅门尺寸的测绘,梳理不同类型宅门的尺寸区间,分析宅门立面构图,总结宅门尺度的逻辑关系,最终得出黟县传统村落宅门设计中或在宅门整体构图上或在局部构图中,都借鉴了中国传统的方圆构图比,反映出传统方圆比不仅在官式建筑上有着普遍应用,乡土建筑的设计营造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方圆比在传统民居中的应用对古建修复提供理论支持的同时也给现代建筑的民族性表达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丁村民居柱础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在对丁村民居建筑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丁村柱础进行实地考察,分析了丁村柱础的雕刻手法、造型特征以及丁村柱础装饰题材和内容的选择,并对几种典型柱础式样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进一步了解山西民居特点,促进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论湘南传统民居门窗木雕装饰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南传统民居门窗木雕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日积月累、世代相传的一种建筑装饰艺术表现形式,既有中国传统朴素的审美情趣,又具有实用和理性的价值观,并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艺术风格和特征。从不同层面对其雕刻手法和艺术特征进行描述,可以从中领略传统木雕艺术与地方特色的精彩。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 ,多样化的地域环境创造出了多样化的地域文化 ,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也都蕴涵着大量的传统文化能量。这类建筑凝聚了当地的人们所特有的思想、感情和艺术修养 ,体现了他们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层次的理解。本文通过对世界三大妈祖庙之一的天津天后宫的历史、建筑形制及其引发的民俗风情的考察与分析 ,探讨天后宫的地域性传统文化内涵 ,并试图揭示它作为天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摇篮和天津民俗文化发祥地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现代书法雕刻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融入了多种艺术形式。它集书法、雕刻、装饰为一体,又不失书法神韵,以立体美感诠释艺术的内涵,形成了强烈、质朴、浓重、淡雅、清新的各种观赏情趣和格调。现代刻字与传统刻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强调主题性创作与创意,强调作者深刻的思想追求,审美取向和创作情感,以及通过这种“书法的再创造”所营造的主体书法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2.
闽西汀州客家府第式民居木雕装饰艺术久负盛名,工艺最早来源于广东潮州。客家民居木雕装饰艺术丰富多彩,从大木构架、小木门窗装修到门楼的建造等都很精致。传统木雕工艺是闽西客家府第式民居最主要的装饰手法之一,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审美情趣。汀州客家府第式民居留存有大量的传统建筑装饰木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多用于梁、柱、斗棋、飞檐、栏杆、门楣、画版、匾额、门窗、桶扇等处;工艺技法主要有圆雕、浮雕、镂空雕等;雕刻题材有人物、动物、花草、吉祥图案等,装饰纹样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雕工粗放富有寓意,细致而厚实,刀法流畅。构图饱满,充分达到实用性与装饰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3.
<正>荣昌折扇是我国民族传统美术工艺装饰的独特产品,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其造型轻盈灵巧,线条外圆内方,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品种齐全,花色繁多。因其雕刻制作精细、扇面书画艺术精美,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产品有十大类,计345个品种。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制扇技艺(荣昌折扇)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14.
南阳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冶铁中心之一,两汉时期随着厚葬风俗的兴起,作为墓葬装饰的画像石刻也迅速发展兴盛,汉画像石的雕刻技艺也逐步从朴拙走向成熟。这其中除了工匠艺人对汉画像石雕刻技艺的探索之外,与南阳冶铁业的发展与改进有很大的关系。冶铁工艺的逐步提高推动了各种雕刻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客观上促进了汉画像石的雕刻技艺进一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皖北古建筑砖雕装饰艺术之审美,概述了砖雕装饰艺术创作规律及其审美。在此基础上,对皖北古建筑砖雕装饰艺术的题材、艺术表现形式、砖雕技艺、砖雕造型表达和意境营造等方面进行阐释,砖雕装饰艺术题材由丰富的戏文和人文逸事构成,展现其传统文化的内涵美;采用浅浮雕、深浮雕、圆雕、透雕、减地平雕等塑造艺术形象的方法,体现了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技道融合的雕刻工艺,凸显了技艺美;艺术构思与艺术形象的巧妙契合,创造了富有意味的意象美;按照审美法则对古建筑进行装饰处理,营造了“天人合一”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6.
乔家大院木雕骑马雀替装饰具有典型的清代民居木雕雕刻装饰风格特点.乔家大院木雕骑马雀替装饰艺术与文化价值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题材内容丰富,文化象征含义深刻.乔家大院木雕骑马雀替艺术品在装饰性与写实性,装饰作用与独立欣赏价值的矛盾中求得统一,充分显示了晋商大院独特的建筑装饰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通过代表古徽州文化特色之一的石牌坊以及木雕的装饰风格,探知其雕刻艺术的文化底蕴及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刘托 《山西老年》2014,(11):50-51
中国的传统民居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和展示民间艺术宝藏的智库,这是南于民居建筑虽经千百年的传承演替,但历史的文化脉络从未间断;民居文化记录着社会变迁、家族兴衰、风土习俗,包裹着富有特色的建筑、雕刻、装饰艺术,演绎着活态的市井生活和乡村故事,生动鲜活,扑朔迷离,引世人竞相探寻。  相似文献   

19.
在徽文化中徽州雕刻的艺术美令世人瞩目。徽州雕刻包括徽州地区的木雕、石雕和砖雕等民间工艺,它们广泛应用在徽州地区各村落的门套、屋顶和柱础等古建筑装饰上,使其建筑极具艺术之美。徽州雕刻是明清时期崛起的徽派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地方民间特色。徽州雕刻在艺术风格上注重张力、构图饱满、图像抽象、雍容华丽,焕发出健康向上的气息,表现了徽州人对美好生活向往。  相似文献   

20.
杨帆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6):97-100
朱熹理学在思想领域影响深远,对徽州的影响更"胜于他邑",在徽商作用下"贾而好儒",并具有邹鲁之风;"成教化,助人伦"的理学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徽州装饰雕刻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内容,并且引人注目。从审美角度解读朱熹理学所蕴涵的审美取向对徽州装饰雕刻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思想的影响,以及对批判继承中国民族文化,发扬徽州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