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工业文明时代,长期大规模的工业化发展,使工具理性占据了主导地位并进一步膨胀和异化。工具理性的异化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态危机的深层思想根源。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旨在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走出生态危机这一困境,实现真正的生态文明,就必须在意识层面上审视和批判在工业文明占主导地位的工具理性及其异化,保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社会形态中必要的张力,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而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内涵。儒家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荀子也专门写了《天人论》,其中蕴含了“天、地、人相参”等生态伦理意识,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和现代文化转生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然生产力思想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重要内容.重申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要求;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达到社会和谐,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社会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化的发展有自己特有的演替节律,它经历了从人与自然本然一体的古代形态生态文化,到人与自然关系异化二分的近代形态生态文化,再到人与自然融洽和谐的现代形态生态文化三个发展阶段,其发展过程呈现出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求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的操作原则体现了一定的生态伦理意蕴:(1)减量化体现了生态伦理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2)再利用体现了生态伦理的持续生存原则;(3)再循环体现了生态伦理的代际和代内公平理念。它的经济模式与生态伦理思想也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贝娄在其小说中发出了生态批评的声音,其作品呈现了他的和谐生态观以及他对人类生存环境所具有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小说《院长的十二月》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小说不仅表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而且表现了人在与自然的对抗中自我的深刻异化。贝娄在小说中呼唤通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走上良性发展的轨迹,实现人对自然的"浪漫式回归"、人与自然的美好相遇。  相似文献   

7.
贝娄在其小说中发出了生态批评的声音,其作品呈现了他的和谐生态观以及他对人类生存环境所具有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小说《院长的十二月》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小说不仅表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而且表现了人在与自然的对抗中自我的深刻异化。贝娄在小说中呼唤通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走上良性发展的轨迹,实现人对自然的“浪漫式回归”、人与自然的美好相遇。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思想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所论述的重要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的提出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人与自然思想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深化应用与创新发展,集中体现在理论维度上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现实维度上的促进发展与保护协同共生、价值维度上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人与自然思想的指导下,发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体力量,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健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制度体系,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而真正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开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既相互依存又彼此对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的这种辩证关系不但产生了人化自然,同时也导致了自然对人的异化.自然对人异化的最集中表现就是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要消除生态危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使人们开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解决危机的途径。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有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的本质的统一关系,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来自于社会历史领域人与人关系的异化,要从根本上解决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异化。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以来的世界性的生态危机,使人瞩目马克思的生态思想。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经有了生态美学的思想。马克思的生态美学思想揭示了人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与自然的关系,异化劳动摧残人与对自然的压迫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2.
哈尼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创造出了人与自然和谐互利的生态思想,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统一。其生态思想主要体现在哈尼梯田之中,形成了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实现双赢、互利的生态文化本质,以及具有系统性、万物有灵的宗教崇拜和生态自觉下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背景下,对哈尼梯田生态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文中的一个基本理论是异化理论,它是理解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基本出发点.马克思认为,生态问题形式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自然的历史是一个不斯异化与超越异化的过程,即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只有通过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异化的解决而解决.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生态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同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异化超越的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生态和谐视域中的和谐社会研究状况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则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基本特征。解读和谐社会,应着力把握其表征时代精神的理论特质。其中彰显人与自然协调关系的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在生态和谐视域中,和谐社会的研究进展表现为提出背景的宏阔性、思想渊源的厚重性、审视视角的 多维性、发展理念的科学性、思维方式的和谐性和生态和谐的实践性等若干层面。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论证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态思想,指出人与自然和谐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并就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现路径作了理论探讨和科学设想:通过根本的社会制度创新,构建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律制度;通过理论创新揭示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思想指南;通过文化创新,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的自然观;通过自然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采取新的资源利用方式,提高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实践能力。重温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可以为我们今天通过各类创新活动建设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供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过程中,应注重生态价值,以生态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才能形成全面、长期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以生态文学批评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劳伦斯的三部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虹》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进行生态批评解读,读者不难看出这些作品从多层面体现了劳伦斯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劳伦斯认识到工业文明为人类带来的是对自然的破坏和对人性的异化,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要性,表现出自己对生命的关爱,对自然的热爱,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追求,力求能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达到人与自然的交融。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总结现代化规律基础上作出的科学抉择。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节约集约、清洁循环、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等方式;必须协调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主义改革、斗争精神。建设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性、永续性、优越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劳动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端,是研究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异化的一个重要概念,正因为异化劳动使得人类常常无节制的利用自然界这个感性的物质世界来换取自己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失去自然界这一"无机身体"而最终危及人类自身,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发展,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基于目前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对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超越与和谐--老子玄同论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子五千言可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道论 ,另一部分是论述如何消除异化 ,超越现实 ,寻求和谐 ,这就是玄同论。它包括了三个方面的超越和寻求三个方面的和谐 :( 1 )超越现实的社会政治制度 ,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 2 )超越世俗的价值观 ,寻求人自身的和谐 ;( 3)超越世俗的有为 ,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