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成立与特点共和建设讨论会,1912年2月由孙洪伊、汤化龙等人在上海发起。孙洪伊,字伯兰,天津人,清末立宪政团宪友会发起者与组织者。武昌起义后,他南下上海,以观后变。汤化龙,字济武,湖北蕲水(今浠水县)人,清末立宪派头面人物,宪友会重要成员。武昌起义后,他出任湖北都督府政事部长,后因革命党人排挤,于汉阳失陷后随黄兴到上海。1912年1月,为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局副长,不久即“以不愿食鸡肋”而辞职。2月12日,南北议和告成,清帝退位,孙、汤等认为:“今后之民党,果挟有大党以盾其后,政府将俯就之不暇”,遂联络上海的一批立宪党人发起共和建设讨论会,“集合同志,讨论民国建设诸问题,以为组织政党之备”。经过两个多月的广泛联络,签名入会者已达三百人。计划刊行的会报也筹备就绪。4月13日,在上海老靶子路扆虹园召开成立大会,一致通过刘崇佑提出的共和建设讨论会会章及各省交通处规则、经费出纳规则各草案,并公推汤化龙为主任干事,谢远涵、林  相似文献   

2.
汤化龙是湖北立宪派的头面人物,在武昌首义中,与革命派有过短暂的联合,旋踵又分道扬镳。人们对汤这一时期活动的评价,往往贬多褒微,苛责多于求实。因此,本文拟就几个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3.
汤化龙是晚清时期激进的立宪派人物,在武昌首义前夕毅然转向革命,武昌首义爆发后他立即成为武昌首义的核心领导成员,为维护首义大局甚至委曲求全,在倡导和推动辛亥革命、组织湖北军政府、制订湖北军政府对外政策、策反清廷海军、制订《鄂军政府组织条例》与《鄂州约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全国辛亥革命和此后中国民主革命起到了实际的示范作用,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其历史影响非常深远。  相似文献   

4.
汤化龙不仅是清末民初极具影响的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不容忽视的教育家。他曾担任袁世凯政府教育总长兼学术委员长,一生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在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留学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主张,对推动近代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汤化龙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泰山  李翔 《江汉论坛》2007,(12):134-135
湖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徐旭阳教授所著《湖北国统区和沦陷区社会研究》(以下简称《社会研究》)于2007年5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依据翔实的史料,较为完整地复原了湖北八年抗日战争这段沉重的历史,从社会史的角度探询了抗日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该著的出版不仅填补了湖北抗战史和湖北地方社会史研究的空白,而且对全国抗战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今天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读《社会研究》一书,可以发现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胡承诺(1607-1681年),号石庄,湖北竞陵(今天门)人,明崇祯举人,人清,隐居不仕,著作多种未能传世.《湖北丛书》有胡承诺《绎志》一书,凡六十一篇,商务印书馆1936年排印单行.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初湖北新知识分子的来源之一是新式学堂学生和出国留学生.据估计,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至1911年,湖北中等以上普通、师范及实业学堂造就的知识分子达1万人左右;在各级武备学堂毕业的学生达1千人左右.实际不止这些.癸卯学制颁布后,湖北近代教育从省城逐步向州县发展.光绪三十三年(1907),湖北共有各类新式学堂1504所,学生5万6千余人.1911年增至约2千所,学生估约8万人.湖北为清末派遣留学生较多的省份.1904年,湖北就有留欧学生93人,留日学生  相似文献   

8.
一、湖北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三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的九年来,湖北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总体上看,优势与劣势并存,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并存的局面是湖北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的客观现实.当前,湖北经济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大致可以概括为六点:(一)农业生产有夺取丰收的可能条件,但基础不稳固、抗灾能力不强的矛盾十分突  相似文献   

9.
清朝以前湖北、湖南同为一个地方行政机构管辖.如,在元代设有湖广行省;明朝继承前制,设有湖广布政使司;直至清代才将湖广布政使司分为湖北、湖南两省.但是,湖广分省到底始于何时,至今未有一致意见,主要有两种观点:康熙六年(1664)说与康熙三年(1661)说.康熙六年(1664)说以乾隆时编修的《清通典》(也名《皇朝通典》)为代表.本书卷九十三有云:"康熙六年定湖北、湖南两省","康熙六年分湖南、湖北为两省."该书谈及各府州分属时也都说是康熙六年.后来有人沿用此说.如纂于光绪时的(《皇朝掌故汇编》便是.著名学者赵泉澄、梁方仲等也持这种看法.赵氏在《清代地理沿革表》第  相似文献   

10.
本文拟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探讨张之洞办企业的活动对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所起的客观作用.引进先进机器设备——武汉地区工业生产力的一次飞跃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期间,在武昌和汉阳筹办了十一个近代企业:汉阳铁政局(1890)、湖北枪炮厂(1890)、湖北织布官局(1891)、湖北缫丝局(1894)、湖北制麻局(1898)、湖北纺纱官局(1898)、武昌制革厂(1903)、白沙洲造纸厂  相似文献   

11.
北洋军阀王占元,1914年4月任湖北军务帮办,1916年1月升为湖北督军.湖北人民对王占元的长期残酷统治不堪忍受,于1920年至1921年间发动了驱王运动.这时,全国各地正兴起"自治"运动.湖北人民群众在驱王的同时,进一步要求废除督军,并要求"鄂人治鄂",因而驱王运动和"自治"运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被人们称之为"驱王自治运动".  相似文献   

12.
关于吴禄贞留日毕业回国的时间的认定,一直有分歧,概括起来不过两种:一种是说1901年(《湖北历史人物辞典》第257页).另一种是1902年(《中国历代名人辞典》第598页).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发现,第二种说法比较符合史实.要搞清吴毕业回国的时间,先得确定他出国的时间.关于出国的时间有1898年与1899年两说,吴忠亚在《吴禄贞与辛亥革命》一文中说吴禄贞是1899年东渡日本的(《武汉文史资料》第四辑,第76页);据日本学者夏藤惠秀著《中国人留学日本史》附录三表1知: 1898年中国留日的只有18人,1899年则有207人,而与吴一起出国留日者仅湖北一省就有20人(见《湖北文史资科》第二辑,第60页).据此可确定:吴出国是1899年.吴留日是准备进陆军士官学校,此校学制为三  相似文献   

13.
汤化龙和孙洪伊同为进步党中坚,自1909年清末国会请愿运动相识以后,相交、相知近十年。随着袁世凯集权活动的升级,二人在反袁态度上产生重大分歧。护国战争爆发后,在联合反袁的契机下,孙洪伊与国民党日相接近,政见亦渐趋一致,与汤化龙等人开始貌合神离。战后,孙、汤发表不党宣言,进步党势力一分为三。彼时孙取联合孙中山与直系以制段的策略,汤则取联合梁启超和段祺瑞的路径,政治变革路线的不同选择导致二人在国会重开后变为政敌。嗣后,汤、孙及其追随者因府院之争矛盾和误解加深,间或有意气用事,以至双方在国会中势同水火,既恶化了二人的私交,也影响了国会功能的正常运作,成为研究系日后支持段祺瑞解散国会,成立临时参议院的原因之一。汤、孙分歧、分裂与交恶之历程,反映二人在政治立场上存在稳健与激进之别,而这一分歧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使民初政局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以个人与派系之争为重要变数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全要素生产率(TFP)估算的方法,分离并推算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湖北经济长期增长的贡献,实证的结果表明:资本要素投入是主导湖北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力量,劳动力要素投入对湖北经济增长的作用微弱且呈持续下降趋势,技术进步对湖北经济增长的作用起伏很大,但近年来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增强;而且湖北经济增长主导力量目前正由资本要素投入转向技术进步.因此,要进一步促进湖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提高资本投资效率和人力资源素质.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技术创新的商业化转换,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一、湖北澳新辅导学院2008年招生专业经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批准,湖北澳新辅导学院以华中师范大学自学考试主考专业为招生专业,2008年拟招生专业如下(以学院招生简章或澳新辅导学院网站招生目录为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会计(注册  相似文献   

16.
文化分区与湖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作为一个机能文化区的区域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湖北”之得名,源起宋代。但直到清康熙六年(1667年)湖广分省,湖北成为独立的高层政区,方有真正意义上的“湖北文化”。宋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湖北文化,具有以下值得注意的特点:第一,宋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湖北文化,是对今湖北境内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第二,宋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湖北文化,文化交融性更为鲜明突出;第三,宋以来的湖北文化,有一个起伏跌宕并长期处于中流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鄢郢”解     
楚国是周成王时的封国,西周以后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它始终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大国。在前后长达七、八百年的历史中,据记载,它的国都曾多次迁徙。大多认为文王以前封居丹阳,文王时始都纪郢(今湖北江陵北纪南城),昭王十二年北徙鄀鄀(今湖北宜城东南),不久即还纪郢.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徙鄀(?)阳(今安徽太  相似文献   

18.
湖南建省考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设立行省,湖广省为其中之一,其地包括今湖南全部,湖北、广东、广西各一部。明代湖广省辖地有所变化,大致包括今湖南、湖北二省。清初仍设湖广省,后来湖广分省,湖南、湖北分置,湖南成为一独立省份。关于湖南建省时间,有康熙三年和康熙六年二说。但阅读有关史料,觉得二说,有可怀疑之处。今拟对有关史料进行考察,以期能弄清这个问题。(一)康熙三年湖南建省说是目前国内地理、历史、方志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19.
湖北特色文化是在湖北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湖北特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品种多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优先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是实现湖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荆门矿务总局停办原因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矿业最早采用西方技术的是台湾基隆煤矿,其次为湖北。湖北近代矿业是从一八七五年盛宣怀奉派筹设的官办湖北开采煤铁总局(以下简称鄂局)开始的。一八七九年五月下旬李鸿章决定结束鄂局,“招商试办”。六月,盛宣怀与李金镛着手招集商股,设立荆门矿务总局(亦称湖北矿务总局,以下简称荆局),八月十八日正式在产煤地当阳观音寺开局营业。荆局的性质,史料称之为“商办”,但我们研究其实际内容,可以看到,它不同于纯粹的商办,而是早期的一批宫督商办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