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长江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虽然没有发现象该地区东部之两湖地区和西部之成都平原地区那样的史前时代城址 ,但其考古资料透露出的与城址相关的信息 ,如文字“刻划符号”、大型聚落址群、贫富分化现象、原始战争形式、原始宗教祭祀的出现 ,等等 ,为我们考察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城址”意识的遗迹线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考古学为基础,结合历史学、民族学、建筑学等有关方面的资料综合研究,认为远古时期三峡地区已有了城市的雏形。上古时期,三峡地区的城市多用“栅栏”来作为防御,从而代替了“城垣”,建筑形式独特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成都平原发掘出一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城址。温江鱼凫古城是其中一座。经对鱼凫古城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石家河古城资料比较分析后,发现鱼凫古城的建筑特点与石家河古城的建筑特点相似,不仅如此,在鱼凫古城遗址中出土了不少陶器,形态、制作风格、镂孔纹饰等都与石家河古城遗址中出土的陶器相似。不过从时代上来讲,江汉平原石家河古城的时代稍早。此外,在长江三峡地区发现的一些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多有江汉平原新石器时代晚期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特征的典型陶器。据这些考古发现的材料,我们认为:当时成都平原原始居民们在筑城时曾受到三峡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筑城的影响,或许是石家河文化时期,生活在江汉平原的部分居民迁徙到成都平原,向他们传授筑城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钱 于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拓建杭州州城筑“新夹城’,景福二年(893年)筑“罗城”。这是杭州自隋朝开皇十一年(591年)建城以来的第一次拓建。钱 拓建的杭州城郭,其北面城垣在今米市巷一带,城门大约在今德胜桥一带;东面城垣北段约在运河(中河北段)以东五里塘一线;南面的城垣,大致东起凤凰山东南隋朝杭州州城垣,绕包家山南而西,经冷水峪,又绕将台山南至西折北,再与隋朝杭州州城垣相接。所谓东面城垣北段在运河(中河北段)以西、西南城垣在六和塔以西等说,均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5.
在逶迤雄峙、依山而筑的南京城垣中.在石头城一段有一大块椭圆形石壁,似有额、眼、口、鼻,凹凸狰狞,状如“鬼脸”。所以南京人又称石头城为“鬼脸城”。民间传说,最先筑城时,这块“鬼脸”石肆无忌惮,越长越大。后来人们在附近掘了一池“镜子塘”.“鬼脸”照了“镜子”。从塘中看到自己尊容的倒影,自觉丑陋,便不再膨胀了。  相似文献   

6.
公元前277年秦军在今常德所筑“张若城”是古代常德建城之滥觞。东汉时“张若城”筑为武陵郡城,有一次重大的修建。此后在东吴、唐朝、五代、北宋、元朝等时期,常德古城均有过不同程度的增修。明代,常德古城始筑为砖城,奠定了此后常德古城的基本规模。抗日战争时期常德古城被毁。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历史上,由石而生成的文化现象丰富多采。本文对发现于三峡地区的“八阵图”、“阴阳石”、“悬棺葬”的本来面貌及文化内蕴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和阐论,认为这三种文化事象,从石崇拜的一隅,体现了三峡文化的某些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8.
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遗址是近年来河南考古重要发现之一。它位于今淮阳县东南4公里的大朱庄西南,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该地高出附近地面3米至5米,所以又称“平粮冢”或“贮粮台”。经考古发掘探明:平粮台古城的平面为正方形,四周用夯土筑起城垣,已找到南、北城门,南门有二个用土坯垒砌的门卫房,中间有可供人们出入的路面,路下面埋设有陶排水管道,成品字形;北门因发掘面积小,仅发现夯土缺口和路土。有无东门和西门,因未发掘和原来破坏较严重,尚不好断定。目前已发现有城墙、城门、门卫房、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在三峡地区共发现地下、地上古文化遗址1300余处。又据现已公布出的部分地下古遗址、古墓葬发掘资料获知,从距今约200多万年前的“巫山人遗址”到明清时代的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遗存都有发现。自1993年以来,在三峡地区共发掘出各类文物达80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7000余件。这些文物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中国人类起源、文明起源、文明形成与发展等提供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四、三峡地区商周时期城址(市)遗迹线索无论是楚国管辖区,还是巴国版图内,至今不见有商周时期城址遗迹资料的信息。那么,在东起宜昌,西到重庆的区域里,究竟有没有商周时期城址遗迹呢?这是我们在研究三峡地区古代城市历史发展时不可回避的问题。自晋以来,历代史学家在著书时都对三峡地区古城遗迹有过记载,最著名且最有影响的城址当属西陵峡地区的秭归鲢鱼山楚国早期的“丹阳城”了。如晋郭璞《山海经注》、《海内南经》中记云:“夏后启之臣曰孟涂,……居山上,在丹山西“文后注称:“今建平郡丹阳城秭归县东七里,即孟涂所居也。”北魏郦道元的…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营销”时代,旅游城市要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必须走品牌化之路。宜昌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城市,如何通过品牌化来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加快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三峡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由此从SWOT分析入手探讨了宜昌旅游城市品牌建设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航道以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景观和重要的交通功能而著称.三峡航道在巴人的生衍和巴渝地区城市的形成方面也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它孕育了巴人,以其丰富的水中资源延续了巴人的生存,以其四通八达的水路,为巴人的传衍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不仅如此,三峡航道还为巴渝地区城市的兴起提供了必要前提,并对这些城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等对三峡库区移民家庭体育消费的态度、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旨在为我国城市变迁的居民体育消费研究以及形成积极健康的体育消费模式提供破解策略;为提高三峡库区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提供一些有利的措施,引导居民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乡村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重庆三峡库区的乡村治理,因其独特的社会和经济背景而具有特殊性,如大量的人口负载,治理主体弱质化以及三峡工程移民是一种由政府主导的非自愿移民等等.当重 庆市在"百万移民"的任务中占85%时,三峡库区"乡村治理的困惑"这一问题,便已经超过了其地域概念.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峡大坝135米蓄水成功后,三峡库区形成。新三峡是容颜不改的雄奇三峡与珠联璧合的数百公里辽阔水面,是三峡湖!发展新三峡旅游,要继续发展三峡游船观光游,开发游船度假休闲游,创新高峡平湖游;构建大三峡旅游圈,发展新三峡分段分片游,带动游船业、湖区特色经济、特色城镇建设、旅游商品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峡江地区出土的陶楼资料表明,汉晋时期三峡地区的建筑成就与周边地区相比,毫不逊色,可以说是齐头并进,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处于领先水平。长期以来,人们一谈到三峡地区就与落后闭塞蛮荒之地划上等号,这是由于对三峡历史知之甚少所产生的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7.
蒋杏的长篇小说《走进夏天》以三峡文化中心城市之一宜昌为背景,以国营企业改革解困为题材,真实展示了时代壮潮对三峡大地的猛烈冲击及其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揭示了僵化守旧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及其形成的社会政治与历史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的兴建,不仅创造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奇迹,也给我国流域经济开发和非自愿工程移民的安置提出了新的课题———三峡库区区域经济社会的开发与发展。经过20年的工程建设和移民开发,库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果,三峡库区的特殊战略地位也日益显现。本文以“大西三角”、“西三角”以及“长江三峡库区”这三个层次的区域合作为背景,提出了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经济区“云开万”区域联合体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9.
推进和谐库区建设实现三峡移民安稳致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迁建区,三峡库区特殊区情决定了构建和谐库区的特别重要性,能否实现库区和谐稳定,能否实现移民安稳致富,事关三峡工程成败,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加档提速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使库区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实现移民安稳致富、构建三峡库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努力实现移民安稳致富和库区经济振兴,发展是解决三峡库区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库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城市形成的年代,学术界争议颇多,关键是对城市内涵的理解不一。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历史时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有机结合体。以文献和考古材料相结合考察,可见发现,商代既有作为阶级对抗的防御设施——城墙或壕沟,又有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市";既有贵族、平民、奴隶的多层次社会结构,又有兴旺发达的工商业,从而使"城"真正成为某一地区某一历史时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准此,中国城市形成于商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