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等因素,使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5年存活率低、死亡率高,预后严重不良。随着近年来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心衰的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心衰康复所包含的内容广泛,涉及运动治疗、饮食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下面对近些年国内外慢性心衰康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它的要害是血液中尿酸高,由于尿酸的沉积而累及肾脏、关节等脏器。本病必须综合治疗,合理饮食对防止病情的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患者控制饮食、停止饮酒,肥胖者通过饮食减肥,并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慢性肺心病并发顽固性心衰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均给予氧疗、抗感染、止咳平喘、改善心肺功能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体循环淤血情况的改善,以及动脉血气、肺动脉收缩压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现更快,动脉血气、肺动脉收缩压、心肺功能明显改善,治疗组有效率达90%,对照组有效率66.7%,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顽固性心衰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是可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左西孟旦对顽固性心衰患者脑钠肽前体(pro-BNP)、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室性心律失常、炎症因子的影响,来观察研究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衰患者的效果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出顽固性心衰的患者80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左西孟旦和米力农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pro-BNP,LVEF,LVEDV,室性心律失常的次数及高敏C反映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左西孟旦治疗后患者的pro-BNP水平、室性心律失常的次数显著下降,两组间LVEDV下降值无明显差距,左西孟旦组LVEF显著升高,同时hs-CRP、TNF-a也显著下降。结论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衰优于传统正性肌力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短期使用米力农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难治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短期使用米力农治疗,全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6分钟步行距离、心功能指标。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 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 00%(P 0. 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CO,LVEF,LVEDD及BNP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短期使用米力农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衰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明显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回顾、分析、总结,得出心绞痛患者的护理观察要点。结果 11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过细致的病情观察和临床用药护理、饮食排便护理、生活方式护理、情志护理等护理后,除2例心绞痛患者合并心衰、多脏器衰竭死亡,其余均好转出院。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积极的治疗配和有效的个性化护理可以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及缓解心绞痛发作症状,提高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老年心力衰竭的多病因性及心衰类型、程度进行分析,对临床诊治提高参考。方法将206例老年心衰患者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60~69)岁、(70—79)岁和≥80岁三个年龄段,分析病因构成特点与心衰类型,并根据超声心动图对E/A,EF,LVD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心衰患者中94.7%为多病因,基础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为主,合并疾病以COPD、糖尿病、心律失常为主。老年人心力衰竭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占66.99%。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以舒张性心衰为主,在治疗上应考虑到心衰的多病因性.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RP水平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代谢综合征(MS)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立普妥对CHF代谢综合征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120例CHF代谢综合征患者在常规应用心衰治疗药物的基础上,给予立普妥干预前后血清CRP和LDL-C的变化。另选30例无心衰MS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心衰代谢综合征患者CRP、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心衰代谢综合征患者(P〈0.05)相关分析显示CHF患者的CRP水平和心衰程度呈正相关(r=0.14,0.21,0.32,0.39,P〈0.05)。CHF患者的LDL-C水平和心衰程度亦呈正相关(r=0.21,0.33,0.46,0.50,P〈0.05)。药物干预组立普妥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LDL-C水平有明显降低(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L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药物干预组患者给予立普妥干预治疗4,8周后比较CRP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1),且与应用时间的长短呈正相关(r=0.11,0.34,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CR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RP可以作为CHF代谢综合征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联用地高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慢心衰)合并快室率房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分析慢心衰合并快室率房颤患者加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前后心功能、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率、心功能改善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有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结论小剂量倍他乐克联合地高辛治疗慢心衰并快室率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饮食与运动方式的改变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方法,但糖尿病患者对饮食与运动治疗的依从性差.文章从评价、建议、认同、支持和计划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提高糖尿病饮食与运动治疗依从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应用于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对心功能保护及(N末端脑钠素原)BNP、一氧化氮(NO)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接诊的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一组(n=40)和观察二组(n=40),观察一组使用常规治疗+丹参酮ⅡA进行治疗,观察组二组进行常规治疗,另外在相同期间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对心衰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分析心衰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心功能指标、BNP和NO等指标水平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NO、BNP水平明显降低,LVEF水平明显上升,并且观察一组NO、BNP水平更低,LVEF水平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vWF水平明显降低,6-keto-PGF1a水平明显上升,并且观察一组vWF水平更低,6-keto-PGF1a水平更高(P0.05);心衰患者N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越高,指标水平变化越明显(P0.05);心衰患者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6-keto-P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越高,指标水平变化越明显(P0.05);观察一组和观察组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70%,观察一组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vWF、6-keto-PGF1a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患者心衰严重程度相关,临床治疗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使用丹参酮ⅡA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心房颤动的相关基础疾病、临床特点及抗栓治疗现状。方法对黄山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经住院明确诊治的42例80岁以上高龄房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持续性房颤33例(78.6),持续性房颤5例(11.9),阵发性房颤4例(9.5)。患高血压22例、心衰19例、冠心病12例。永久性房颤患者和阵发性、持续性房颤患者LA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大都具有一种以上中危因素和或高危因素,35例患者选择抗血小板治疗,接受华法令治疗为0,4例患者存在抗栓禁忌证,3例患者放弃抗栓治疗。高龄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增高,因心衰致死率增高。结论慢性持续性房颤是高龄老年人房颤的主要特征,老年房颤同时伴有多种相关基础疾病,高血压、心衰、冠心病是高龄老年人房颤的主要因素,老年房颤常有多个卒中危险因素,脑卒中发生率高,但华法令抗凝治疗率低,应针对个体选用合适有效的抗栓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是否存在胆囊运动功能障碍及探讨莫沙比利对胆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实时超声显像法检测3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经莫沙比利治疗前后及20例正常对照组的胆囊容积,同时计算其胆囊排空指数(GBEF)。结果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胆囊容积为(18.64±2.26)ml,老年慢性心衰组为(22.02±3.48)ml,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老年慢性心衰组在脂餐后10、30、60min胆囊排空分数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通过莫沙比利治疗四周后,老年慢性心衰组空腹胆囊容积为(19.86±2.32)ml,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却仍然大于正常组(P〈0.05),而脂餐后10、30、60min胆囊排空分数均显著增大(P〈0.01),但仍然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不仅存在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而且还存在明显的胆囊运动功能障碍;胃肠促动力药莫沙比利能明显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胆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付云霞 《中南论坛》2010,5(2):107-109
目的:探讨强化饮食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其疾病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将283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5例)和对照组(138例),两组同时接受糖尿病常规健康教育,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后延伸护理服务并强化饮食教育;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糖尿病饮食认知评分及饮食治疗依从性评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将强化饮食教育延伸至家庭及社区,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认知水平,以及饮食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房颤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严重的社会负担,心衰和房颤常同时存在并形成恶性循环。BNP/NT-proBNP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心力衰竭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判断血流动力学性心脏应激和心衰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近年来对心衰合并房颤患者血清BNP/NT-proBNP水平变化与患者病情发展、治疗及转归之间相关性研究逐渐增多,本文主要对心衰合并房颤患者中BNP/NT-proBNP的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诊断和预后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心力衰竭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在临床病例中,中老年患者占80%左右。心衰患者最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该病临床发作凶险,发展迅速,死亡率高,需要及时、有效、恰当地抢救治疗,迅速缓解病情,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呼衰、心衰对于老年患者是致死率高的疾病,心梗合并呼衰心衰患者病情复杂,危重,护理难度大,病死率高。我科于2014年1月29日收治1例90岁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导致2型呼衰心衰合并心梗的患者,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抗炎化痰,抗凝扩冠,营养心肌,镇静,调节电解质紊乱等治疗,以及积极的肠内营养支持,有效的心理护理,患者成功拔管,恢复自理能力。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左西孟坦对冠心病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并分析其产生作用的机理.方法:本试验为随机、开放、对照临床研究,选取78例因冠心病而导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Ⅱ至Ⅳ级).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应用常规抗心衰治疗药物)和治疗组(37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应用左西孟坦静脉滴注24 h,剂量为0.1μg/kg*min).追踪观察14 d.全部入选病人在用药前和治疗10 d左右时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脏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1);且FS[(0.24±0.06)%],LVEF[(0.43±0.08)%]显著好于对照组(P分别<0.01,<0.05);对照组FS、SV、LVEF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同时,应用左西孟坦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心衰患者的收缩功能,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治疗的各种并发症。方法将2006年月至2010年12月间透析患者18例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可调钠血液透析(SMHD)在透析期间发生的心衰为1.6%,低血压8%,肌肉痉挛4%,而常规血液透析(RBHD),心衰10.2%,低血压36%,肌肉痉挛24%。结论可调钠血液透析(SWID),大大减少了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透析患者的耐受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不科学的治疗方式是目前诱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论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治疗,都必须与日常饮食相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基石,是最基本的治疗。利用食物交换份法为糖尿病患者设计可行性营养食谱,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饮食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