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分养老     
养老问题是所有人都将涉及的问题。养老问题在中国已上升为社会问题。推行积分养老,培养积分观念,养成积分习惯,树立社会正气,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制度需求,明确怎样积分、谁来认可和计算积分、积分到了养老时怎样兑现、积分养老有何意义等问题。积分养老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积分养老一旦形成,将会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促使政府部门不断改进养老服务模式,购买社会养老服务。但政府在购买社会养老服务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支持,才能使问题得以解决。本文将介绍政府购买社会养老服务的概念,分析现阶段政府购买社会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并为如何完善养老服务购买机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失能老人养老问题的日益突出现象,资源整合和养老机构服务转型已是必然趋势,本文从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社会需求研究出发,将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相对比,其在医疗硬件配套和及时救治服务的提供方面存在优势,但也面临着总量供给不足、服务层次待提高和护理人员缺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体制转型、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农村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农民养老日益需要向社会养老模式转变。然而在转型期,关于我国应当建立怎样的养老保险模式,理论界研究还不够深刻。  相似文献   

5.
<正>一、我国面临的养老形势当前,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亿,老龄化率达到17%,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养老需求正在快速释放和稳步增加,养老事业已经成为新热点,无论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还是个人,都日益关注并积极推动着养老事业发展。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提出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9064养老模式,即90%的老龄人口将选择居家养老,6%的老龄人口将选择社区养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们讨论社会养老,要回答一个问题:古人不搞社会养老,是怎么活过来的?答案是:古人依靠储蓄防老、养儿防老解决养老问题。这是私人养老,不是社会养老。对此,有人会产生异议:第一,古代金  相似文献   

7.
李长恒 《经营管理者》2009,(15):115-115
目前吉林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和生育率的下降,老龄化程度还将继续加剧,养老服务问题也将愈加凸现。加快发展城镇养老服务产业将成为解决吉林省城镇养老服务问题有效的市场途径。一、挖掘缺口服务行业的发展空间1.兴办养老型医院。目前,吉林省的各类型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养老提供了多样化选择,但是养老机构中的民营养老机构绝大多数不具备专业的医疗服务功能。因此,养老型医院在这种情况下应适时而生,这样的老年护理院可以从社区医疗机构发展而来,由卫生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养老型医院与其他养老院的最大不同是除了为老年人提供一个适宜的养老场所外,另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提供比一般的养老院更加专业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低廉劳动力为竞争优势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问题。文章以河南省新郑市40岁及以上面临养老压力的人群为调查对象,了解养老现状、养老需求和智慧社区养老推行的可行性,以新郑市推行智慧社区养老建设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其问题成因,针对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社会养老问题逐渐凸现出来,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实施的好坏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社会养老模式上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此来解决中国农村人口存在的养老问题,试图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和相关养老制度。  相似文献   

10.
2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这样的语境之下,农民工--这个从农村走进城市的人群,他们的养老现状究竟是怎样的?他们未来的将要面对的养老局面又该如何改善?  相似文献   

11.
<正>养老事业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国在发展和完善养老事业过程中出现大量的甚至错综复杂的各种问题是不奇怪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必然的。只要我们本着事实求是的态度认识这些问题,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养老事业的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广。广义的老年龄问题应包括养老金(养老保险)和老年(龄)事业两个方面。养老金是养老的物质经济基础,对于养老是十分重要甚至不可或缺的。但是,鉴于本文的题目和篇幅限制,我们将主要对老年(龄)事业的相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正在加速迈入老龄化社会,生育率低、人口结构老化、社保制度滞后已成未来发展的重大隐患。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成都市锦江区建立了一系列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来应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文章将主要从两个方面对锦江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进行探讨。一是是锦江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二是锦江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方针,在家庭养老逐渐式微、社区养老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机构养老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承载中国老龄化重担的养老模式。对于机构养老,我们应针对其问题优化发展,并进一步借鉴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所拥有的优势,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本文通过对我国养老机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发掘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几方面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晟 《经营管理者》2013,(25):290-290
为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国家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农民的土地,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随之而来的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日益严峻,这不仅影响到失地农民的自身利益,还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对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研究不仅有利于维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更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本文在论述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失地农民养老得不到保障的深刻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我国现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开始凸显,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区别了两类不同的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得出目前的家庭养老方式并不能真正满足老年人经济、生活和精神上的需求,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为了改变养老现状,要改变观念、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建立"以老养老"的社区养老模式以及建立完善农村社会养老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雷维维 《经营管理者》2013,(15):59+57-59
在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养老的基础,土地养老又是家庭养老的基础,本文将从土地养老在农村养老中的地位入手,分析传统的土地养老面临的挑战,然后提出在条件允许的农村地区实行土地入股的做法,土地入股不仅能够增强土地的保障功能,还能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城乡社会养老的统筹,不过,土地入股还在探索和试点阶段,其持续和发展还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基于调研,提出了多渠道扶持家庭养老、探索家庭、社区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健全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关注农村老人精神健康的多种养老模式,结合自助养老资金、社会养老保障与商业养老保险等多渠道形成养老资金支持这一系统化解决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本文将从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国外先进经验,为我国加快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地养老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也是当前农村老人安度晚年及支持家庭养老的重要途径。通过农业养老、互惠养老和地租养老等具体表现形式,土地所具有的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得到了极大发挥,但当前土地养老的保障功能却呈现逐渐弱化的趋势,并面临着社会流动增加、市场风险加剧、自然环境限制、生命周期定律以及政策支持不足等多方面的现实压力。对此,只有将土地养老与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农村养老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批农民工以中青年为主,大都没有达到养老年龄。在不久的将来,农民工年老体衰后的养老问题将发展为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本文就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制度缺陷、立法滞后、企业不愿参保、农民工自身缺乏保障意识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