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楼宇经济是在楼宇内产生、发展,并集聚、衍生、扩散相关产业,带动区域集聚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楼宇经济发展催化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实力持续的提升,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2.
2005年5月,大连市委书记孙春兰同志视察了沙河口区和西岗区的科技孵化器,对城市中心城区加快楼宇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功能转变,发展科技企业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这是中心城区发展经济思路的重大转变。对此,市委政策研究室会同市科技局对我市科技孵化器建设暨楼宇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了联合调研。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聚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正面效应,同时,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对产业集聚具有积极影响。本文借助波特的"钻石模型"进行了创新,建立了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互动模型,以此说明产生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的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作为区域的"中心地",城市通过物流的辐射作用将其集聚经济效应影响到整个"辐射区域",集聚效应与物流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城市"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借助于产业集聚效应为动力的,城市功能则可通过物流的发展而得以体现。本文试图运用一些定量化的指标与数据来研究中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与物流发展之间的联系,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德城区充分发挥城区的比较优势,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纷纷进驻城区,城市建设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不仅为提升德城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还为德城区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同时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有一定差距。要进一步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速度,需要我们认清差距,理清思路,提高发展楼宇经济的重视程度,加大楼宇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提升楼宇经济的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推进楼宇经济发展的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德城区楼宇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6.
使用2009-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静态空间杜宾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考察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韧性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长短期效应差别以及市场化水平作用。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经济韧性之间具有显著“U”型影响关系。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经济韧性均存在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当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尚处于初期阶段,其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效应为主;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市场化水平的交互项并不显著。对此,应推动区域集中布局,实现高新技术企业错位发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改善跨区域负向空间溢出格局;发挥市场主导作用,降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发展战略、产业与贸易政策、市场制度、公共投资建设等政策手段的4个维度研究了"有为政府"对集聚经济圈产业集聚的影响力。研究认为,政府通过政策手段改变了集聚经济圈产业外在的发展环境,从而改变了其要素禀赋的使用与发展方向,发挥了集聚经济圈要素禀赋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促成了集聚经济圈的产业集聚,成为集聚经济圈产业集聚的外部动力。研究丰富了产业集聚理论研究,为分析集聚经济圈产业集聚外部动力问题,提供了一个"有为政府"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
当前,产业集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而产业集聚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已被证明。本文从研究产业集聚的内涵出发,阐述了中国产业集聚的发展现状,并试图在分析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关系的基础上,就如何促进中国区域经济的增长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提高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它是大量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目前。我国处于成熟阶段的典型产业集群尚很少。但许多地区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都出现了类似产业集群的现象,如广东的专业镇、浙江的块状经济等。我们把这种具有集群特征的产业集聚现象称为“准集群”或广义的集群,它们处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初期阶段。从地理分布看,这些集群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江苏等沿海省份,其他省市也有零星分布。  相似文献   

10.
楼宇经济现已成为经济发展热词。在楼宇经济被各发达城区政府高度关注的背后,如何客观、全面反映楼宇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成为摆在统计部门面前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从楼宇经济概念、特征入手,从人们关注点出发,探求楼宇经济统计调查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应用于深圳市福田区楼宇经济统计调查实践。  相似文献   

11.
笔者采用灰色关联度测算方法,研究了"长三角"地区海洋集聚与陆域经济协同演进的状况。发现"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集聚与陆域经济的协同性总体较好,但存在地区差异;海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协同性明显强于第一产业;海洋船舶业和交通业是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联动的关键,与当地经济的协同性最强。并得出:要以海洋集聚的系统性为依托,强化产业间的协同定位;以陆域产业为着眼点,推进海陆联动;以港口经济为核心,促进港城互动;发挥各海洋主导产业优势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做好地区海洋产业分工。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2,(19):14-15
当今世界经济最令人瞩目的特征莫过于生产在空间上的集中。因此,地理临近、集群经济、产业集聚等现象逐渐成为理论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对此,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宗庆教授与张寅在一项关于《产业集聚、知汉溢出与区域增长》的研究中,对长三角区域存在的特定产业集聚组合,以及由此带来的知识溢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长江三角洲区域研发联盟构建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研究”成果之一,该项研究认为,  相似文献   

13.
针对"资源诅咒"测度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再剖析,找出学术界对"资源诅咒"的质疑以及质疑中仍未解决的问题,即"资源诅咒"分析中指标选取的科学性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产业空间集聚度可以更好地替代产业依赖度作为自然资源丰裕的测度指标,在此基础上选取我国油气资源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产业空间集聚度的区域经济增长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与假说检验,并萃取显著传导要素,分析其对产业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传导作用。借鉴B-K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构建"资源诅咒"传导机理的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明确"资源诅咒"的测度指标与传导要素变量的具体关系,挖掘油气资源城市"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绘制"资源诅咒"传导机制模型。结果显示:资源产业空间集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而物质资本投资和制造业发展对于上述"促进"关系存在遏抑作用;技术创新投入、人力资本水平和居民储蓄能力对于上述"抑制"关系存在缓释作用;在"资源诅咒"效应的抑制方面,应该着重发挥技术创新、人力资本投资以及居民储蓄能力等要素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聚是产业集聚区持久发展的核心,不少集聚区采用外源型发展模式,但对于促进产业集聚内生的效果并不明显。本文结合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实践,总结出其产业集聚效应发挥的三个步骤方法,即"引入龙头企业,发挥其外源型产业集聚的龙头效应"、"完善产业链条,打造临空高端制造业集聚"、"提高基础配套保障功能,培养根植型产业"等,为其它临空经济区及其产业集聚区的顺利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聚作为构建地方现代产业体系和实现地方经济增长的双载体,在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约集约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洛阳市重点发挥产业集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并取得成效。但产业集聚区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各产业集聚区发展不平衡,差距大,集聚度不高,主导产业带动力不强等问题。本文从产业集聚区理论出发,对洛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体系日臻完善,但发端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环境的理论体系是否适用于处在中国的转轨经济情境仍值得探讨。本文回顾了地理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关于产业集聚形成与演化的理论解释,发现两者对处于经济转轨期中国的产业集聚相关问题的解释能力有局限性。进而,本文梳理依托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的国内外产业集聚前沿文献成果,发现既有研究关于产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等问题存在较大分歧,研究分歧根源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当前的转轨经济情境——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将制度因素视为外生变量或既定条件,从根本上排斥了制度、政策与政府行为在产业集聚中的内生作用——而处于渐进式经济转轨阶段的中国,制度变迁和地方政府间竞争对产业集聚发展实践存在着重要而直接的影响。文章进一步指出,依托新经济地理的理论框架研究中国产业集聚问题,制度环境、公共政策与政府行为等不应该只是独立于经济模型之外的外生参量,有必要内化到理论模型中去。  相似文献   

17.
高技术产业已成为人类经济活动中发展最迅速、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它是我们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缩小与工业化国家差距、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高技术产业以利用智能资源和信息资源为主,对其区位因素布局特点和趋势的研究.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让我们对影响高技术产业区位布局的因素逐一进行分析。1.集聚因素高技术企业往往呈"群落"方式集中布局。如我国北京的中关村高技术区、英国的剑桥高技术区、美国的硅谷等。首先,集聚便于高技术企业获得人才和信息。集聚扩大了人才市场,便于高技术企业寻找各类合适的高技术人才。集聚为人才的高流动创造了条件,人才的高流动性也必然形成信息的高流动,因为科技人员从一个企业到另一个企业,带去了原来企业的重要信息和宝贵经验。这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经济是规模经济,我国突破行政区划的大城市化势不可挡。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区之后,又有西三角经济区之说,即重庆、成都经济区,或三峡库区、四川盆地经济区,或重庆、西安、成都经济区。西三角经济区中,重庆与西安、成都的竞争是中心城区的规模扩张、集聚和辐射能力的竞争。重庆中心城区急需扩张。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是在中国主导下成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CAFTA),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内部成员国的产业集聚与产业发展,并通过经济一体化效应,促进东盟各成员国产业升级和平衡发展,本次研究在空间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应用产业集聚常用的H指数和模型分析,实证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集聚到平衡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协调的一体化机制成为自由贸易区的平衡机制;协调加速产业转移;产业集聚的最终结果将走向产业平衡。  相似文献   

20.
集聚是空间经济学的主线。在传统方式下,上下游企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是一种典型形态。然而,"互联网+"催生了新的形态。本文提出"虚拟集聚"的新概念,研究虚拟集聚的类型和形成机理,阐释虚拟集聚的功能、载体、特征与模式,说明虚拟集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下产业变革的新理念,是"互联网+"下产业组织的新形态,是资源空间配置的新方式,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本文为空间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提出了新的研究领域,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