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学宏 《老年人》2011,(12):53-53
脆性骨折,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骨量减少,骨显微结构异常,骨脆性增加,仅在轻微外伤或无外伤情况下引起的骨折。脆性骨折多发生在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后果,所以又称骨质疏松性骨折。那么,老年人应该如何预防脆性骨折呢?  相似文献   

2.
骨折、疼痛和脊椎变形是骨质疏松症的三大症象。骨质疏松最容易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且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最高,是主要的致残、致死原因之一。因此,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预防及康复治疗具有重大意义。骨质疏松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中医认为本病的形成与肾密切相关,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最主要表现,是腰背部的剧烈疼痛。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意思是说,腰背部是肾脏居住的地方。肾精的缺乏,腰背部的筋骨得不到肾精的濡养,就会出现腰背部筋骨病变,引起腰部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缺钙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据专家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因缺钙造成骨质疏松患病率,女性大约为50%,男性为20%。因此,骨质疏松症被人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老人缺钙如不及时补充,危害极大,容易因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瘫痪,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4.
阿凤 《当代老年》2014,(3):46-46
骨质疏松症严重影响着许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据统计,全球50岁以上人群中,因为骨质疏松症而发生骨折的占1/3,且很容易致残。对此,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推出的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5大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骨质疏松可由多种因素引起,钙沉积不足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治骨质疏松症,需要钙剂、维D、胶原、促进成骨或破骨活动的激素等共同作用才能形成正常骨质。单纯增加钙的供给,到一定程度后就是无效供给。如确诊骨质疏松症,单纯补钙是不够的,应综合治疗,包括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等,患者应到正规医院的骨科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6.
邓博 《老年人》2012,(2):56
人步入老年,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增加了骨折发生的可能性,有时因坐车颠簸发生脊柱压缩性骨折;跌倒则更易在腕部、股骨上端发生骨折,类似情况还很多。骨折既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又耽误子女的学习工作。如何预防骨折,是老年人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谈谈老年人预防骨折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刘姿含 《老年世界》2011,(21):40-40
如今,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居高不下。骨质疏松所呈现出的发病率高、医疗费用高等特点已成为一个不得不引起人们重视的公共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虽然好发于中老年人,但由于人的骨质从30岁左右就会开始流失,医学界已达成共识,即“及早预防胜于治疗”。故人们在中年时就应该重视预防骨质疏松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上年纪的人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骨质疏松,尤其是对中老年女性来说更是如此。骨头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而骨质疏松就像在骨头上开了一个个小孔,让原本坚固的骨头变得脆弱,受到轻微的冲击就会导致骨折。除了在饮食中增加含钙丰富的食物来强壮骨骼之外,足底按摩也能让我们的骨头更坚硬、更强壮。  相似文献   

9.
为民 《女性天地》2011,(6):56-57
骨质疏松指的是,原来致密坚硬的骨骼随着年龄的增长、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变得疏松、脆弱。据统计,约有90.47%的中老年女性患有骨质疏松症。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大意,预防骨质疏松最好从现在开始。你患有骨质疏松症吗?医生常用"沉默病"来形容骨质疏松症,因为该病早期无任何明显的症状。可随着病情的加重,人体就会出现全身无力、腰酸背痛等不适感,接着又会出现骨头疼痛、身高变矮、掉牙、驼背等症状。如果你怀疑自己患了骨质疏松症,不妨先做做下面的测试,检测—下骨骼的健康情况。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严重影响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周身性疾病,人随着年龄的增大,骨量的减少,骨组织结构的破坏,骨脆性相应地增加,人的骨髓已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如同多孔的海绵,稍有不慎就会引发骨折。所以医学专家告诫中老年人,切不可在思想上忽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11,(12):56
常吃鱼鳞汤防骨质疏松营养学家研究发现,鱼鳞其实是种特殊的保健食品,可以预防心血管、骨质疏松症等疾病。此外,鱼鳞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铁、锌、钙和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其中钙、磷的含量很高,能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与骨折。(摘自《成都晚报》)气室朝下鸡蛋不散黄  相似文献   

12.
北京积水潭医院在2000年对11000例60岁以上老年骨折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老年人最常见骨折有三种:髋部骨折(占19.8%),胸腰椎骨折(占18.8%),桡骨远端骨折(占17.6%)。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三类骨折病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均不同程度地合并有骨质疏松。据国外资料统计,每年大约有150万人次的骨折是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这和国内情况  相似文献   

13.
老人家摔倒了怎么办,从来都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从春晚小品《扶不扶》中我们就能知道这事得有多麻烦,一旦骨折了,更是烦上加烦。而且年轻人永远也无法想象,为什么上了年纪的人就是这么往地上一坐,都有可能造成骨折的严重后果。很多人会说:“这是因为骨质疏松了。”但是,有多少人会把骨质疏松当作一件严肃的事情来看呢?  相似文献   

14.
40岁后明显变矮:看骨科 从40岁开始,身高每10年大约降低半英寸(约1.27厘米).如果一年内,身高降低超1英寸(合2.54厘米),够东西很费劲,则应到医院检查是否患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的来临是无声无息的,但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可以得知自己是否患上骨质疏松,即测量身高.男性最晚在40岁,女性最晚在45岁时,每半年到一年测一次身高,如果半年或一年内身高降低了3~5厘米就要引起高度关注,就一定要到骨科进行骨密度的检查.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症状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近几年以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不断地探讨和研究造成骨质疏松症状的原因,下面本文通过对骨质疏松症状发病原因进行了解,总结了引起骨质疏松症这种疾病的影响因素,从而探讨钙磷代谢、维生素、镁元素等矿物质对都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作用,研究其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从而认识到这些防治药物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利与弊,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剂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不断地保证其用量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6.
韩咏霞 《老年人》2011,(10):55-55
骨质疏松是一个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问题。一旦老年人发生较为严重的骨质疏松,则可导致患者经常腰酸背痛、身高变矮,发生骨折,甚至致残。因此,人的一生都要把预防及延缓骨质疏松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办,即从儿童时期就开始通过体育锻炼、接受日光浴和多吃含钙食物来进行预防。男性40岁,女性绝经期后,仍要坚持适宜运动,  相似文献   

17.
《老年世界》2010,(3):47-47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尤其在一些发达国家更为常见,如英国,接近90岁的白人妇女中因骨质疏松而髋部骨折的人达1/3。骨质疏松是指骨骼中矿物质和骨基质同时减少,使骨的结构变得松散,严重者常伴有周身骨头疼痛,甚至体态变形,若稍有不慎即可导致骨折。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多有骨质疏松,骨骼韧性不足,脆性增加。加之老年人肌肉力量减弱,反应迟钝,步态不稳。这些都使得老年人极易跌跤,而且一旦跌跤,极易造成骨折。骨折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常见的有:臀部着地时造成的股骨颈骨折和盆骨骨折;用手撑地时造成的腕关节(尺、桡骨下端)...  相似文献   

19.
王振平  程全 《老年人》2004,(2):54-55
中风病人容易发生骨折,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容易摔跤。中风患者常常存在一侧肢体的运动功能障碍,比如一边手、脚没有力气,甚至不能动弹。在起坐、行走过程中,由于动作不协调、身体重心偏移、病侧肢体发软等,极易摔倒而发生骨折。其二,骨质松脆。中风多发生于老年人,本身就存在骨质疏松。中风后,常需卧床相当长时间,又可造成废用性骨质疏松。而偏瘫侧肢体的神经支配减弱或缺如,同样影响骨骼的代谢,使骨量减少,一旦发生磕碰、摔倒,极易发生骨折。中风患者不能因为害怕骨折而静息不动,相反,为了促进康复,还必须主动多做适当、适量的运动。这…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常常静悄悄的发生,一旦骨折容易造成终身残疾或者长期卧床,不分国别,不分种族。很不幸,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多的国家。刘忠厚教授从1986年到1990年,用4年的时间,组织全国4万人群进行了骨密度筛查,这4万人群涉及各个年龄段、各个区域,这些丰富而翔实的数据,让刘忠厚教授总结出中国人群的骨量变化规律:30岁前为骨量上升期:女性30~50岁、男性30~70岁为骨代谢平衡期;在此之后,就进入骨量减少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