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传涛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9(5):67-69
梁漱溟是新儒学的开创人物之一。新文化运动之后,儒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值此背景下,梁漱溟借用西方生命科学来改造儒学。作为儒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仁学,也得到了梁氏的重新解读。梁漱溟认为,仁是敏锐的直觉,就是不安,我们要做的就是拒绝麻木、拒绝习惯。 相似文献
2.
吴景键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梁漱溟作为一位近现代著名的思想家,近些年来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然而,现有的相关著作及研究大多把关注点放在了其早期的文化比较思想与乡村建设理论或是其建国后与毛泽东的那场著名争论之上,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梁漱溟后期的政治思想,这无疑是当前梁漱溟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缺陷.阶级理论与人心理论应当说是梁漱溟政治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建国后近四十年里,梁漱溟后期政治思想的实质其实就是一种融通中国的新事实与自己的旧理论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傅江浩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7(4):150-152
作为中世纪著名的教会法学派是由一群共同信仰上帝的教会法学家所组成的。教会法学派对现代民主宪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力,这从教会法学派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教会法学派宪政思想内涵、教会法学派宪政对现代文明的影响中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4.
夏宏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5):110-117
当代西方学术界关于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侧重于从“生活”来对它进行理解的现象学模式,一种是侧重于从“世界”来理解它的社会学模式。两种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但也不是泾渭分明而相互排斥。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存在着维特根斯坦所谓的“家族相似性”:生活世界是人的生活所必须涉及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社会世界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尹华广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9-14
梁漱溟对待中国宪政的态度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从"梦想立宪",即认为宪政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救急仙方"到"不附合、不参加、另探索",再到积极参与宪法的制定、修改,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再三强调宪政限制王权的作用。梁漱溟宪政态度第一次转变的原因,是"由意识到宪政,最后形成事实"转向"由意识到事实,最后形成宪政";第二次转变的原因,是"由意识到事实,最后形成宪政"与"由意识到宪政,最后形成事实"的结合。梁漱溟宪政态度转变及原因,对建设有中国特色宪政的启示是:对宪政内涵有新认识;认识到宪政是"治国之策"而"非强国之策";高度重视宪政建基的"事实";掌握宪政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魏腊云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2):21-24
新宪政论源于传统的政治科学,但又突破了传统的宪政论。具体来说,新宪政论与传统的宪政论相比,在其理论支撑、人类动机理解角度、价值取向、制度范围和宪政目标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拓展。新宪政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并带给我们启迪,对中国的宪政建设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婧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生活世界所独具的基础图式、诉求张力和意义特质,使生活世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存立的唯一实有畛域。其中,鲜活多元的、具体体验的、感性理性共在的日常生活世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性存在———引导人领悟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联,并使人学会合理选择生存态度和行为方式,同样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指向人之生活世界,实现与生活世界的契合。只有择取了生活世界为承载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才为教育对象精神品性的真正趋善找到现实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杨亮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1)
宪政作为西方的舶来品,它是随着列强侵入的加强而被中国有识之士所认识和接受.梁启超作为近代中国著名的政论家和政治活动家.他的宪政理念及其实践模式在当时能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热烈追捧,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以梁启超对社会秩序和国家重构两方面的重视为视角,通过分析其宪法现、政党观及君主立宪观来解读他的宪政理念及其所具有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9.
传统经济法研究在经济学“帝国主义”的阴影之下,其发言权一直由经济学家所主导。但经济学理论中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经济法在追求正义的法治之道上渐行渐远。因此,经济法应当正本清源,从法律规则衍生的线索追溯自己的本源,追溯到宪法乃至更高的自然法则,不失为一种途径。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宪政经济正义,不仅强调对经济法进行宪政上升,而且强调对之进行正义的法理考量。罗尔斯的正义二原则以及布坎南的一致同意原则为我们认识宪政经济正义这一概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康德的哲学包括知识论、道德哲学和美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相比之下,他对政治的思考是零散的,因此,需要把康德的宪政思想放在他的哲学体系的语境中加以研究。康德的宪政思想自有其逻辑,他把宪政建立在普遍的伦理和道德基础上。这正是康德在其道德哲学中体现出的思想。康德以其道德哲学中的"自由"理念为线索来论述他的宪政思想,包括宪政的可能、宪政的必要、宪政的原则和宪政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张敏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6-84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启蒙大师,为解决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期的政治出路问题,康有为"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在学术上首创借用西学因素以"通古今之变"的论证模式;康有为首次提出宪法概念,从"仁"出发,进行了民本-民权-人权的阐释。康氏用西学对儒家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首创儒家宪政思想,即建构对国家权力有所制约的君主立宪制度,体现为传承、西化、实践儒学,给新儒家提供了智识资源,开启了后人建构中国独特的儒家宪政制度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2.
回归生活世界:当代道德教育的呼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慧敏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58-60
道德教育根源于生活,旨在导引并成就一种可能的幸福生活。现实中,道德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背离使回归生活成为教育界日益强烈的呼声。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为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提供了理论基石,而道德教育自身与生活世界相融的特性也使其回归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世界是一个被许多西方哲学家论及的范畴。由于不同的哲学家对生活世界有不同的称谓,对生活世界也存在着积极或消极的迥然不同的价值态度,在将这一概念引入教育领域时,存在着将生活世界概念等同于日常生活的误读。因此本文首先对生活世界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生活世界进行了界定,区分了生活世界的两个层次———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接着作者简单地回顾了教育的发展历程,指出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与生活世界存在多方面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教育实体出现后,教育开始扬弃日常生活的感性直观,呈现出与生活世界割裂的趋向。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为现代教育找回生活世界意义的基础,教育变革才有可能成为实质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胡适的宪政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季萍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4(3):272-277
胡适认为,“宪政”的核心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保障个体权利、限制政府权力,他的宪政思想是对近代以来宪政探索的超越,“理性主义”是胡适宪政思想的重要特征.但这一特征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却注定了它的悲剧命运在那个喧闹的、动荡的时期,以宪政与一个专制的政权对话,只能是一场徒劳.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突破科学世界藩篱,构建制度世界的必经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始之态、科学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之状、制度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之势.当前,科学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占据了主要地位,侵蚀生活世界本应有的发展空间,出现忽视教学对象的主体性、怠慢教学内容的情感性、依赖教学载体的技术性、追求教学评价的数据化等问题.未来,需发挥教学对象的主体性、加添教学内容的情感性、融入教学过程的人文性、丰富教学评价的过程性,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教育研究应超越“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科学世界教育研究站在本质主义立场,运用还原主义思维方式和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致力于理论世界的建构,以绝对的先验原则、客观的真理和至善的道德王国等理想否定现实生活世界的合理性,忽视了教育中的情感、终极关怀、人性等重要内容,导致教育研究与生活世界产生了根本的割裂和对立。着眼于生活世界的教育研究针对的是现实的世界,展示的是直观的、非课题性的天人合一的世界,遵循的是生成性思维,在对教育的“生命叙事”中构架起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桥梁,揭示生活的全部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丁成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3):14-17
胡塞尔从意识哲学和认识论的科学批判立场来引进生活世界的概念,哈贝马斯则进入到社会哲学与批判哲学的视野来阐述生活世界观,同样地,许茨和赫勒从文化批判与社会批判的视角来论述日常生活世界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最后阐述了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特点与其转入现代社会的艰难性。 相似文献
18.
吴凡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5-7
毛泽东的宪政思想对中国宪法的制定和宪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学术价值.通过毛泽东宪政思想的历史发展,探讨毛泽东宪政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有三种宪政理论影响中国:形式宪政论、实质宪政论和程序宪政论。通过比较,程序宪政应当最契合中国法治变革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20.
徐煜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45-47
爱德华·柯克是近代早期英国著名的法学家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议会党的活跃分子。在17世纪前半期议会反对王权的斗争中,他不仅发挥了领袖的作用,而且提出了一整套先进的宪政思想。他把古代宪政学说作为斯图亚特王朝早期议会反对王权和争取独立政治权威的支柱;在早期斯图亚特的议会文件中频繁地援引英格兰的古代宪法,蔑视君主权刺,要求下院的实质性权利,使古代宪法学说贯穿在议会和国王之间不断出现的冲突中。另外,柯克还系统阐述了英格兰是一个政治权力由若干独立的机构分享的多元主义政体的观点,使他的重要贡献还在于促使了英国的司法体系作为既独立于国王又独立于议会的一个特别的政治权力中心地位的确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