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伦俊 《上海统计》1997,(12):26-27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一九七八年峨嵋会议以来,中国统计界长期被禁锢的思想获得了大解放,关于统计学性质及研究对象等基本理论问题上的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萌发出来.“大统计”学科的设想提出以后,更是受到统计界绝大多数同志的拥护和欢迎,人们似乎感到企盼已久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计学正在向我们走来.但是,有一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自峨嵋会议到现今的大统计讨论,基本上限于社会经济统计学界,绝大多数数理统计学者并未介入这场讨论.这多少使得冠以“中国统计学”的各种说法有点“以偏概全”之遗憾.  相似文献   

2.
在跨入新世纪之际,回顾与认真审视16年来《统计研究》取得的卓有成效的成绩,不难发现,《统计研究》为中国统计学科的建设与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从1984年《统计研究》第一期起,就以戴世光教授《实事求是是研究统计科学问题的指导思想》一文为代表,在中国统计学界掀起了关于统计学科问题的讨论。《统计研究》为中国统计学科问题的讨论提供了论坛,为中国统计学界专家的争鸣提供了舞台,100期的《统计研究》,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统计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84—1992年(《统计研究》第1期至第49期)。这一阶段在早期统计学是“一门”…  相似文献   

3.
同志们:今天我们相聚在春光明媚的西子湖畔共庆我省统计界的盛事。在此,我谨代表浙江省统计局,向出席这次会议的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尤其是各位统计界的老前辈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对我省统计学会成立十五周年致以热烈的祝贺,并预祝这次浙江省统计学会成立十五周年庆祝大会暨浙江省第七次统计科学讨论会圆满成功。刚才,我们听取了叶长法同志关于浙江统计学会十五年发展成就的报告,从而对我省统计学舍十五年来的巨大变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欣喜地看到,十五年来,我省统计学会在省统计局、省社联、中国统计学会的领导和关…  相似文献   

4.
关于统计学科的性质 ,自 70年代就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展开过大讨论。讨论中形成了两个基本的统计学流派 :一个是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又可称政府统计学派 ) ,一个是数理统计学派。前者是基于中国 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统计的特定职能所做出的归纳 ,后者是根据统计学学科的性质和本来面目所做的判断。大家都知道 ,计划经济体制下以随机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数理统计是无大用武之地的 ,反之 ,与计划经济管理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统计却大行其道 ,社会经济统计学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自 80年代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的大变革带来了中国统计职能的大转…  相似文献   

5.
李绍 《上海统计》1997,(11):24-24
自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一日新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将统计学列为一级学科以后.统计学界掀起了一股探讨“大统计”问题的热潮.五年来许多以前不被统计学界注意或注意不够的问题——甚至包括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被统计界人士,尤其是统计学的理论研究者当成了很好的研究素材,统计学研究得以在近几年呈现繁荣景象.这对统计学科的发展以及统计学知识的传播、应用无疑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去年冬天刚刚庆祝了中国统计学会成立十周年,现在又来庆祝《中国统计》复刊一百期。统计界喜事相连,这并不是偶然的。因为这些事物当初都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春雨中诞生的。经过大家十年的辛勤栽培,统计学会壮  相似文献   

7.
在1978年冬峨眉会议解放思想、酝酿准备的基础上,1979年11月成立了中国统计学会。我们二人作为数理统计学界的代表被选入学会领导机构。从此,开始了新中国社会经济统计学界与数理统计学界携手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时期。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统计学界存在一个严重...  相似文献   

8.
突变论与可持续发展统计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统计学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统计量化与控制的方法论科学,突变论是可持续发展统计学建立与发展的重要理论与方法论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统计学的研究任务出发,以突变论为理论与方法论基础,可构造可持续发展统计学方法体系。可持续发展统计方法体系具体应由可持续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评界方法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统计控制方法体系构成  相似文献   

9.
蒋萍  熊友达 《中国统计》2007,(12):57-58
国际统计学会第56届大会于2007年8月下旬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应大会组委会的邀请,以会长李德水为团长的中国统计学会代表团一行29人注册参加了这次大会.北京市统计学会、山东省统计学会以及中国石油统计分会分别组团与会.中国统计界(不含港澳台地区)共有58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  相似文献   

10.
石婷 《统计研究》2009,26(12):100-104
国际统计学会(ISI)第57届大会于2009年8月16~22日在南非德班(DuRBAN)召开.应大会组委会邀请,以中国统计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隋胜利为团长的中国统计学会代表团一行6人参加了会议.黑龙江省统计学会、吉林省统计学会、福建省统计学会、青海省统计学会等分别组团参会,中国统计界(含港澳台)共有55名代表参加了盛会.  相似文献   

11.
郑京平 《统计研究》2000,17(4):61-62
总结官方统计事业的发展 ,特别是总结近代官方统计事业的发展 ,不包括国际统计事业的发展是不完整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 .配第 (WilliamPetty)16 76年在其《政治算术》(PoliticalArithmetic)中对英、法、荷三国经济实力的比较研究 ;19世纪 50年代 ,由比利时著名统计学家凯特勒 (L .A .J.Quetelet)发起成立的第一个国际统计组织———国际统计大会及相应的活动 ;1885年成立的国际统计学会及其出版物和相应的活动等均属于见诸于文字、形成规模的国际统计开拓性工作。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随…  相似文献   

12.
刘洪  金林 《统计研究》2012,29(10):99-104
本文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对1953-2010年中国GDP数据和劳动投入、资本投入、人力资本等因素建立了半参数回归模型。然后,文章对模型了进行了统计诊断分析,计算了相关统计诊断量,利用统计诊断量得到了模型的异常点,基于此对中国GDP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了讨论:中国GDP数据的异常点主要集中两个时间段1958-1961年和1991-1994年。文章最后对基于半参数回归模型统计诊断的统计数据准确性评估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2010年8月1日新版《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开始在中国正式实施,我国的服务贸易统计框架从制度上得以确定。本文首先对《制度》所构建的服务贸易统计框架进行介绍,然后通过与《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的比较,找出其与《手册》相关建议的差异之处并结合我国服务贸易统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邱东 《统计研究》2001,18(4):16-19
 台湾统计学者谢邦昌教授曾经有过这样的认识:任何领域都有其上中下游,统计也不例外。但统计的上游中,一些功力高强的学者不见得愿意帮助中下游解决问题,而中下游又感觉上游遥不可及,不敢把问题高告诉上游,觉得上游的理论太过高深。于是统计的上中下游出现了断层,影响了统计的发展(参见《统计的出世观与入世观》,《中国统计》1999年第二期)。对此我深有同感。这里先对统计做一个层次划分,然后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促进统计研究中的学科定位和工作定位。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许多新情况,经济社会管理产生了许多新需求,经济社会统计的理论、方法和应用要实现创新与发展,以适应新时代、反映新情况、满足新需求,在服务宏观经济决策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以及促进经济学、社会学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统计理论和方法、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阐述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统计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大发展机遇;从创新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统计如何实现创新与发展,以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助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对接国际前沿研究领域;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统计的若干重点研究领域,包括新经济统计理论和方法研究、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服务业核算问题研究、无形资产测度问题研究、全球价值链研究等。  相似文献   

16.
贾怀勤 《统计研究》2012,29(5):10-15
 本文指出面对全球化挑战,国际贸易统计方法亟待改进,而增加值贸易核算是其中的重大议题。进而提出中国国际贸易统计全面改进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袁卫  李惠 《统计研究》2021,38(7):153-160
民国时期统计留学生主要求学地分布在英美等国,其中既有专门研究数理统计方法的许宝騄等人,也有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生物学、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问题的朱君毅、陈达、吴定良等人。这批统计留学生求学于当时的世界统计中心或顶尖大学,其中不乏令世界统计学界为之瞩目的杰出人才,以相对较小的规模取得了比肩国际一流水平的学术成就,为世界统计学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他们的教育背景和学术水平,奠定了我国近代统计教育的较高起点和坚实基础,值得学术界深入挖掘和研究。其学术报国的家国情怀,至今仍是激励后辈学人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8.
贾峭羽 《统计研究》2016,33(5):104-108
2006年以来,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在扩增量、提质量、优结构、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建立健全统计体系是记录和承载我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足迹与功绩的系统性工程。本文对国际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的定义、统计定义和范围,统计的历史沿革和面临的挑战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新时期统计的改革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泽厚 《统计研究》2012,29(8):24-26
统计学向来被认为是社会科学,是经济学下属的二级学科。对此我国统计学界早有不同认识,但一直未能受到理论界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直到二十年前,由中国统计学会和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发起,组织的“大统计”的大讨论,才受到学界乃至政界的关注,从而推动和促进了社会经济统计学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与数理统计学一起,共同形成独立的统计学一级学科,这是我国统计学科建设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我国统计学界的一件大事。它对我国统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对上述情况作了全面评述,并对统计学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上升为一级学科的来龙去脉,和统计学科类目框架的形成过程作了详细介绍,它有助于读者了解这一重大事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测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研究工作 ,在国外已有 2 0多年的历史 ,这项研究工作对各国制定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 ,应用高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提高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和竞争能力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国家要在 2 1世纪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能力 ,实现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争取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也必须加快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目前 ,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各地区也都把发展高技术产业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大力气来抓 ,但我国尚没有统一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 ,不便于对高技术产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